app开发的方向,森哥聊个人app开发
app开发的方向,森哥聊个人app开发
开始之前,我先来讲个小故事
有一个村庄由于水资源匮乏,这里的村民每天要去很远的湖里打水。有两个年轻人小王和小李都发现了商机。于是他们各自开始行动,小王拿上两个水桶,每天从远处的湖里打水运回来卖给需要的人,一桶可以卖1块钱,他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可以来回10趟赚20块钱。而小李每天大家也见他带着工具往远处的湖边去,一直忙到晚上才灰头土脸地回来,但是却不见他带水回来。
几年之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小李在湖和村庄中间修好了一条水渠,源源不断的水从湖里被引到村庄,小李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而小王每天依然起早贪黑,一周干6天休息,由于长期干体力活,身体累坏了,现在只能来回8趟赚16块了。
我是一个安卓开发,虽然还没到35岁;但是我很早就开始思考:35岁之后我该何去何从?并且我探索出了一条适我自己的路线:从工具人到产品人,说不定也适你。
什么是工具人?什么又是产品人?公司花钱雇佣我们,就类似他花钱租用了一件工具,对于公司来讲我们就是工具人,我们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来赚钱。而如果是我们花时间将我们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通过这个产品来赚钱,那么我们就算是产品人。
工具人和产品人的差异是工具人的收入有上限,而产品人没有。就像故事里的小王和小李,小王的收入受到时间和自身身体状况的制约,而小李挖好水渠后什么都不用做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35岁,我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讲,内卷严重,公司更愿意雇佣年轻肯干的程序员。所以35岁后摆在我们面前通常就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你继续做开发,但是必须走技术专家路线;不然没有竞争力。另一条路是走管理路线,带团队。
但是这两条路都不好走,一方面对于像我这种技术钻研不深的开发,很难达到技术专家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没那么多管理岗位,不可能谁都能当上管理。
不过无论是技术专家、普通码农还是做管理,其实依然是工具人。
我本身不想一辈子打工,所以我就探索出了这条路线:从工具人到产品人。我所做的产品就是我的app。
我已经在这条路上探索了8年时间了,2013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在业余时间做自己的App。现在我自己的app收入已经超过了我之前的工资。
其实这条从工具人到产品人的路线,非常适我们程序员,特别是我这种本身就是做app开发的程序员。因为我们很容易用我们的技术将自己想法转化为app。
前期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做自己的app。你完全可以在依靠正职工作带来的现金流养活自己的同时,去创立自己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工作中学不到的技能:包括像应用如何发布到应用市场?应用如何盈利?应用如何推广?等等
最终等到你所创造的产品给你带来的收入,远超你的工资之后,你就可以彻底摆脱工具人的身份,成为一个百分之百的产品人。
如果你还没想清楚35岁后要何去何从,或许我说的这条:从工具人到产品人的路,是一条适你的路。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