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被倒闭”疑云

1年前 (2024-04-22)

近日,一则赶集网即将倒闭的消息甚嚣尘上。(TechWeb配图)

【TechWeb报道】近日,一则赶集网即将倒闭的消息甚嚣尘上,令为人低调、甚少发言的赶集网CEO杨浩涌有些恼火。这已经不是次,在此之前,有关赶集放弃团购业务、大规模裁员600人的传言,他都没有直接回应。

然而这次,事关赶集网生死,杨浩涌不得不亲自出来澄清:“想不到一个简单的控制团购成本,提高运营效能的动作,惹来这么多造谣。一个自主流量占总流量85%,每月带宽费不到三百万,没任何版权成本的网站,一个运营七年,人员成本是同行三分之一的网站,怎么个倒闭法?请同学们多做一些理性的分析,我们看看明天公司下班后,是不是大规模裁员了,是不是倒闭了。”

赶集网市场总监白如冰介绍,事实上,自2011年春节赶集网大规模投放广告之后,对赶集网的攻讦就没有停止过,主要集中在两点,赶集网烧钱和不专注,伴随而来的还有其他流言。

白如冰:“比如这次‘赶集网倒闭门’,是怎么传出来的呢?这个信息源头是一个新注册的新浪博客(注:qiba1234567的博客),这明显一看就是水军。他杜撰了一篇稿子,说赶集网高管离职,运营资金紧张;然后是业内人士跟进,说我们挣一块花两块五,烧投资人的钱;第三个阶段就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不经核实就散布消息,有些还是知名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直接把标题改为“倒闭在即”。谣言就此产生。谣言传播开来很容易,但我们的辟谣信息却很难传播出去。在微博时代,对企业的伤害太容易了。”

既然是谣言,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烧钱、不专注、不盈利、大规模裁员……种种流言,是凭空而生的吗?

烧投资人的钱吗?

回顾赶集网发展历程。分类信息网站热就如今日的团购热,最红火时国内有过两千多家分类信息网站,到,仅剩三家,赶集网是其中之一。

杨浩涌对TechWeb讲述,赶集网真正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是在2009年资本进入之后。紧接而来的两轮融资,几乎都不超过一年。借力资本,赶集网发展很快。2009年到2010年,两年时间,业绩增长了十几倍。

到了2010年12月,由于不管是流量还是销售数据,赶集网在2010年前11个月的成绩单都非常好,赶集网在投资圈颇受欢迎,杨浩涌拿到的投资意向书最少有八九个,而且后面还有不少投资意向要进来。

但杨浩涌选择了红杉资本和今日资本,选择红杉资本是因为品牌,选择今日资本是因为被徐新的信任打动了。徐新对杨浩涌说,价格由你说,反正我们想投。加上后来为了保证投资进来签署的一些信任条款,种种信任一下子打动了杨浩涌。于是,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就进来了。

颇具意味的是,今日外界所质疑的,所谓赶集网烧投资人的钱做线下广告等一系列大动作,恰恰是在徐新等投资人的指导帮助下做的。

杨浩涌:“当时我们哪敢做线下广告啊,赶集网仅有的经验都是在互联网上,但徐新不同,线上线下她都投过很多公司。姚晨骑着小毛驴的广告就是徐新带着我们做的。”

2010年12月,正式的投资作还没签,徐新就弄了一辆车,带着杨浩涌去见广告公司、电视台。从12月22日拍板,到次年的2月2日春晚前播出小毛驴的广告,这期间的仓促可想而知。

杨浩涌:“我们制作广告的时间仅仅一个月,按央视的要求,1月22日必须见到样片,否则春节期间就没法播出。这么快的决策,如果没有徐新的经验,我不敢拍板。”

事实上证明赶集网此次的投放没错。投放广告之前,赶集网委托第三方做过一个调研,发现很多用户没有上赶集网的原因是不知道赶集网。投放广告之后,赶集网的流量增长了3倍以上。依靠电视广告就把流量翻倍,赶集网的这个广告被业内誉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品牌营销”。

这期间还发生了“赶驴门”事件,成为业界趣话。实际上,整个2011年互联网电商(包括团购网站)疯狂砸钱投线下广告,正是由赶集网引发的。小毛驴广告之后,58同城也跟着,找杨幂做代言人,做了“这是一个奇的网站”,但因在地铁公交上播放频次太密招致受众反感而效果打折。

赶集网市场总监白如冰:“今天我们说在线下广告上没有烧钱,基于几点:其一,我们的广告效果对我们的品牌认知度、流量方面很大,这种效果不能用花几块钱才挣1块钱的简单数字类比来衡量;其二,我们的投放策略是波段式操作,节奏性投广告,比之同行从去年5月份一直平投到现在,他们的市场费用少是我们的两倍以上,对方完全模仿我们的投放策略,包括媒体组、甚广告片,但花费规模和时间要远长于我们。从这个角度上讲,赶集网的运营是整个分类信息行业里最健康的;其三,外界传说我们在线下广告的投放有4个亿,也成为质疑我们烧钱的一个数据。我们实际上的花费要低于这个数字,一切都在我们资本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盲目扩张不专注主业吗?

在赶集网倒闭的质疑中,不专注是第二大的指责。

赶集网副总裁、电商平台总经理王连涛最为无奈,因为目前外界对赶集网的业务质疑,主要就是集中在王连涛直接负责的电商业务上。

王连涛介绍,从跟去年开始,赶集网就试着做一些电商化的尝试。

2011年3月份,赶集网推出赶集团购;7月份,赶集网推出婚恋;11月份,赶集网推出赶集悬赏和蚂蚁短租;12月份,赶集网内测试验性质的社交产品瓜子网——一年之中,推出如此多的产品,赶集网想做什么?

王连涛:“说我们偏离主业是可笑的。无论是婚恋、赶集悬赏、蚂蚁短租、赶集团购,甚试验产品瓜子网,这些外界看起来新的项目,都没有偏离过我们本地和生活的概念。”

王连涛解释,比如赶集婚恋,原来是赶集网的频道;比如蚂蚁短租,原来就是赶集网的日租/短租房频道;其他的项目也是如此,都是基于赶集网巨大的用户群,并且围绕着本地和生活的概念。另外,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电子商务、社区、无线,都是发展的趋势,赶集网只是适应这种趋势,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去做尝试。团购就是O2O模式的尝试和延伸。

杨浩涌在今年1月份接受TechWeb专访时,谈到赶集网的专注:“专注不是说你只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好,那样的话你就是墨守成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就要让公司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往前走。在你专注业务的基础上,总有一些新兴的机会你要抓住的,你需要不断地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