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还是杜撰:学生创业成为千万富翁?
2013年,又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年?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是一年就业季。
当那些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满怀憧憬的准备其大学生活的时候,他们是否知道四年后的他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就业环境?
近几个月,各大电视媒体里面不约而同的报道着与2013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话题,2013年,又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年”诞生了。
2013年,又一个创业高峰年?
然而令我倍感奇怪的是,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难从何来”的问题上集体失声。与之对应是,以央视为首的媒体大肆的宣扬和鼓励让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信,2013年又将成为一个创业的高峰年。
大学生就业难从何来?
针对“难从何来”的问题,乐蕃想简单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1. 大学无用的课程太多。
中国的大学课程设置真的存在很多不理的地方。乐蕃在中国和欧洲的大学都读过书,可以将中、欧的大学教育进行一下简单的对比。
我在的欧洲大学没有公共课。
直到现在我也无法理解诸如:马列、毛概、邓论等公共课对于理科和工科学生有什么意义?
与其让学生们在考试前浪费几天的时间去背书,考试后内忘记全部内容;还不如让他们多画画图、多编编程。
当然了,这事不能说的太细。大家自己体会。
我在的欧洲大学没有体育课。
体育课的设置更加让我不可理解。我在欧洲读书的时候,大学的体育馆都是24小时为学生
而中国的体育课完全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产物,我清楚的记得我大三的时候被迫修的篮球(其实我喜欢游泳和乒乓球,但当时名额已满)。让我哭笑不得是,篮球课的考试项目是投篮,考核方法是:10中10=100分,10中9=90分,以此类推。
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我想不出和投篮中率有一毛钱的关系,更重要的是,NBA的明星也不见得能拿100分吧?
2. 该抓的不抓,不该抓的乱抓。
中国很多大学,一般都会反对两件事情:一、谈恋爱;二、校内商业活动。
先说谈恋爱。
我 觉得校园恋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乐蕃我现在的老婆就是我的大学同学。那时乐蕃我还兼着院里的一些学生干部职位,为了谈恋爱的事情,院方领导不止一次的 和我谈话。而我的回答也很坚决,我可以不承担任何职位,但要我不谈恋爱不可能。最终院里也拿我没辙,只能妥协。每当校庆、院庆的时候,我都会和我的老婆携 手参加,现在的我们反而成了院里的夫妻楷模。
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大龄剩男剩女这么多?这和大学里面反对学生谈恋爱有很大的关系。明明能够收获 一段纯美的感情,甚婚姻,而中间偏有很多人打着高雅的旗号硬生生的把人家拆散,这就是中国大学的“功力”!更加让我哭笑不得是国内某些大学还专门派学生 扮演法海的角色,看见校内有情侣牵手都要上去制止。我借用郭德纲的一句大实话:“去你奶奶个抓吧!”
再说说校内商业活动。
少我在的大学及周边的很多大学里面都令禁止学生在校内开展商业活动。即使是学生会或者社团,开展任何和钱相关的活动都要经过校团委和学生处的重重审批。
这时问题就来了,一方面学校不让在校生从事商业活动,另一方面又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试问这些连钱都没看清长什么样的傻学生拿什么创业?这不是让毕业生自己往火坑里面跳吗。
学校天天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学生玩网游,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学生们玩网游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很“无聊”。试问一下,学生们有钱赚还会无聊吗?
3. 毕业时学校为了就业率牺牲学生利益。
中国大学最可恶的东西就是“就业率”。
很多学生的一生就葬送在就业率这个校方领导用来自己政绩的东西上。
记 得我本科临将毕业的时候,我们专业有好多人还没有签三方。这时院系的老师可坐不住了,挨个把这些学生叫来谈话。我真奇怪了,四年的时间你都没和人家说过一 句话,现在看到就业率不行了才和人家谈话,你知道人家名字是什么吗?更恶心的是,某些没有良知的“老师”为了就业率,硬逼着学生找些类似廉价劳动力的工 作。
这点我不得不说说我在欧洲读研时候的大学导师。研二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我找到了一家网络公司愿意接收我当实习生,同时网 络公司允许我将所从事的项目作为我的毕业论文内容。当我把这一喜讯告诉我的导师的时候,我的导师却没有像我一样高兴,而是坚持要和我去那家公司实地看看, 并准确了解了我所从事的项目后才肯在相关文件上签字。他的理由很简单:确保我去的公司没有拿我当cheap labor。
好吧,外国导师对中国学生和中国导师对中国学生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回到鼓励创业的问题上,为了提高就业率,学校乃整个中国社会自欺欺人的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大学期间不给学生自主创业的机会、不给学生创业的辅导、不给学生创业支持;另一方面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不停鼓吹那些刚毕业的学生创业变大款的话。
我请问,中国的教育还有最基本的良知吗?
质疑:19岁大一学生成千万富翁?
下面是乐蕃我从国内某知名网站上看到一篇介绍大学生创业成为富翁的文章。从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是标准的标题。我用红色字体标注出其中的各种漏洞,文章原文如下:
初三开始独自摆地摊挣钱;高中继续尝试各种生意……如今,年仅19岁的罗敬宇,走过了4年大起大落的创业历程,已经是4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资产过千万。
这个年纪轻轻的富翁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大一学生。
初三少年独自摆摊
罗敬宇是十堰人,父亲下海经商,母亲在一所小学工作,并非豪门子弟。“爸妈从小教育我要独立,想要什么都要靠自己争取,有时想要点生活费都得做家务‘挣’。”罗敬宇说,受这种教育影响,他从小就有创业的梦想,“我想成为马云、俞敏洪那样的创业名流,想干点事业。”
初三那年,他在广场散步时,发现很多人放孔明灯,赚钱的想法从此萌生。“我一个人到一家批发市场进货,然后摆地摊,2元一个进货,8元一个出售,一个晚上卖了十几个,又累又不挣钱。”罗敬宇感叹道。
后来他学会从网上进货,每个进价才5毛钱,发动全班同学帮忙卖,卖价5元,每卖出一个给同学提成2元,自己挣2.5元,仅两天他就赚了5000多元。
乐 蕃疑问:两天赚5000元,2500元,自己每个挣2.5元,也就是说之内他的同学帮他卖了1000个孔明灯。按照全班50人计算,每个人之 内就帮他卖20个孔明灯。上面已经说了他一晚上在广场才能卖十几个,他的同学怎么可能卖这么多。更重要的,他们班的同学都是他的小弟吗?凭什么每个人都听 他使唤?
开服装店亏光积蓄
尝 到赚钱甜头的罗敬宇,上高中后继续大胆尝试,筹借12万元租门面开服装店。“当时父母不支持我创业,我只好借贷。”罗敬宇说,他觉得卖服装利润空间很大, 于是去了广州、义乌、汉正街调查市场行情,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扫货。不过,因为服装定位太前卫,他的门店少有人问津,只撑了半年就倒闭了。
乐蕃疑问:12万是哪来的?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也没法轻易贷到12万,更何况是个高中生。
备战高考不忘经营
罗敬宇是美术班的学生,利用自己所了解的行情,他决定卖画材。他找到一位熟人,说服他投资100万,在十堰开办了一家文化用品商行,主营画材,准备东山再起。
当时,他和几个同事跑遍了十堰的所有的美术班和画室发,一次两次被赶出来,就跑第三次、第四次,慢慢的,校方与学生都慢慢接受了他们。不到1年时间,店里的销售额达到600万元。
高三备战高考时,他也没将创业甩一边,反而进一步扩大业务,在武汉开办画材店和服装店。尽管罗敬宇创业已经小有成就,但还是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他的母亲黄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还是希望他以学业为重。”
乐蕃疑问:这下子改为投资100万了。我很想知道有谁会给一个美术班的学生投资100万。即使真有人投了,这个人或者亲戚或者挚友,请问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人有这种人脉资源?
学业创业二者兼得
4年多时间,罗敬宇与伙人入股创办了4家公司,分别占股份40%、25%、50%、40%,还开了8个实体店、3家网店。他的伙人之一、武汉融艺100美术培训学校校长田凯杰说:“小罗不仅是我们学校的股东,还担任副校长,这个小伙子很有闯劲。”
不过,这位19岁的千万富翁生活很低调用的是价格499元的手机,从不玩网游,穿的衣服都是从自己的服装店里选的便宜货。他说:“赚钱不容易,要花到点子上才值得。”
目前他的目标是学业与创业两手一起抓。“鱼与熊掌要想兼得,高效是王道。”罗敬宇说,他将来希望设立一个创业基金,帮助更多的人创业成功。
乐蕃疑问:学业创业两不误的人我今仍未真正的见过。即使罗敬宇其人其事是真实的,也很少有大学毕业生有他这样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受益于他父母带给他的良好的人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