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一中副校长陈友宝:智学网教学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1年前 (2024-04-22)

从 1907 年成立今,江阴市中学走过了一条困难和信念相伴、坎坷与希望同在、艰辛与喜悦并存的拓荒之路、改革之路、发展之路。作为江苏省所创立生涯发展课程指导基地的中学,近年来江阴一中更是依托智学网和个性化学习手册,探索学生的未来成长之路。那么,江阴市中学如何与智学网结缘的呢?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江阴一中副校长陈友宝。

江阴市中学副校长陈友宝

问题:您能和我们谈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了智学网吗?

我校在 2016 年引入智学网, 2017 年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其实早在 2013 年,我们就已经和科大讯飞有了初步接触。彼时科大讯飞和蚌埠二中建立作,聚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并随后在全国范围内 推广。在教学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科大讯飞能够帮助学生和家长在学习上形成高相关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可,我们选择和智学网作,在教学改革层面有更多的探究。而在如今复杂的教育市场中,智学网也以自己的品质和优势,在校园里面获得认可。

问题: 在您看来,智学网的优势是什么?

智学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为教师的实操性带来了便捷,相比于以往只能在电脑上操作,智学网充分利用了手机APP的优势,老师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进行阅卷、评卷、信息交流、反馈、评价和措施跟进等一系列工作。

第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出的个性化学习手册,已经成为学校靶向的关键点。从教学管理层面来说,利用大数据进行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的差异化比较,在扬长避短当中,思考如何构建专题来进行靶向;对家长而言,个性化学习手册保留阅卷痕迹和学生做题情况的比较,帮助家长更加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于考生而言,个性化学习手册生成学生所需要的典型题目,如果学生将来想要在学科方向上有更多探究的话,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推进。

问题:您认为智学网对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老师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发展带来了哪些帮助?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积极响应江苏省提出的高品质高中的战略,通过大数据梳理出教学背后需要关注的空间,实现靶向,极大地助力智慧校园的建设。

对于学生而言,智学网带来的大数据可视化,把数据变成愿景和抓手,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待自己的成长,遇见自己的未来。

问题:对于您个人来说,您是如何看待个性化学习的?当前学校实现个性化学习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个性化学习手册不等同于错题本。个性化学习的优点是把学习路径化、可视化,个性化学习手册的核心概念建立在智能的方向上,它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次,之所以叫个性化,每一个个体都会因为这个产品而见证或者记录他的成长,个性化、选择化、多样化实际上是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前提就是个体化,个体化即每一个个体得到了关注,也就必须要有对个体的记录。而个性化学习手册已经实现了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让老师和家长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学习走势。

学校为什么要关注个性化学习?,错题的概念从 80 年代开始就一直被提及,而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是由错题造成的,当科大讯飞为学校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时,就为一些不太爱动手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形成了很好的平台保障。第二,个性化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针对学困生,也不只是关注题目“错在哪里”。我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扬长挖潜”,而在个性化学习手册当中,用三种题型或者更多的题型,告诉学生你的潜力在哪里,甚可以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性化学习手册相结,立足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

问题:您对于学校和科大讯飞未来的作有何展望?

我校和科大讯飞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点,即职业生涯规划。江阴一中是江苏省家生涯发展课程指导基地,但是我国的生涯发展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相关的探索在国内依然相当缺乏,那么现在是谁在填补这个空白?是科大讯飞在做。

科大讯飞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式,创造了“专业星空图”,将国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 92 个专业类分成了九大专业群,这直接影响到新高考的分科指导、选科指导。

以物理学科来说,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规避难点、寻找捷径是人的本能,那么在进行物理学科的选科指导时,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将来社会最重要的前景之一呢?这要基于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判断认知,基于对该学科、该专业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关的测试所带来的自我判断的依据,这些我们都希望能够和科大讯飞作进行探讨和推动。

通过此次专访让我们对江阴一中和智学网作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智学网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每一位学生不同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不仅有效帮助老师减负,也带来了学生学习上的增效,助力“因材施教”得到了更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