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现场十问火币李林:选择好资产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没有之一!
声明:本文由站长之家内容作 火星财经授权发布。
文 | 王峰十问
出品 | 火星财经(ID:hxcj24h)
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一线报道, 3 月 28 日,由火星财经主办、共识实验室与VBLOCK联主办的“POW'ER中国区块链贡献者年度峰会”在重庆举行,「王峰十问」也在峰会现场同步进行。王峰对话火币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兼CEO李林,热议火币化和生态化布局、如何筛选好项目、火币系创业者、三大交易所竞争、火币上市、交易所为项目背书等热议话题。此次对话不仅是 2019 年首场「王峰十问」,也是现场版「王峰十问」。
犀利观点如下:
1.我的分工更多是给公司制定战略,选择人才,眼下主要就是为公司选择项目。
2.现在所谓的竞争,还是低维度的竞争,新的技术形态或者商业形态的变局,以及真正正规军的入场将会极大的改变行业。
3.在选择项目上,其实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这里面有深刻的教训,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选择好的资产,没有之一。
4.关于区块链经济的部分和传统经济的部分,我们更多地希望和传统金融体系有一个窗口,包括在海外的业务规。
5.公司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业务线,坚持正确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关重要。
以下为对话原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王峰:很多人都蛮期待做“王峰十问”的线下版。说句真心话,去年 3 月份以后,我进入到区块链服务领域,做了火星财经以及投资机构共识实验室,我们陆续与产业中最头部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意见领袖进行了深入沟通,我大概用了一个月时间去理解区块链,去尝试认识区块链的牛人,后来发现很多人在关注“王峰十问”,自己开始有了压力,因为做不好会被别人嘲笑,而且如果瞎问就更不对,影响了产业的调子也不好。
“王峰十问”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找到大家愿意听的、讲话有意思的、被广泛关注的人对话,所以今天和李林的对话很重要,王峰十问李林很重要。
问:去年一年你忙的最主要的事是什么,现在忙什么?
王峰:我感觉火币这家公司挺高调的,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火币的信息,而且火币做的事很多,每件事都在点上,甚央视都报道过火币入驻海南的消息,所以在我眼里,火币是一个高调的公司。但是李林低调,低调得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所以想问李林,去年一年你忙的最主要的事是什么?现在忙什么?
李林:其实我自己也在思考去年到底在做什么,可能一直在想公司要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干得最多的事情,所以我很少参加外面的聚会或者活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思考。于为什么高调和低调,首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没有毛病;其次是公司内部有分工,并不是所有的会议、官宣都需要我出面。我们火币中国有负责市场的,火币的LOGO,也代表我们各个业务线,我的分工更多是给公司制定战略,选择人才,这是我做的两个主要事情。
王峰:眼下忙的什么事?
李林:眼下就是为公司选择项目。
王峰:李林给我的印象是他们做项目特别认真,不是什么项目都会上所。
第二问:火币一方面做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做国内生态,是不是挑战很大?
王峰:第二问,我自己观察,火币在区块链行业的影响力非常大,我关注到去年火币公司的业务发展主要有两个维度:个维度是火币在做化。这完全能理解,区块链尤其是加密货币以及从事交易的业务,确实在每个国家政策落地不是特别一样,有的地方特别热,有的地方特别凉,我感觉火币在拼地做全局化布局,我直觉更像在交易上做全局化布局。第二个纬度,火币做很多生态性业务,在我眼里,这些业务是一个核心业务非常强大之后才能够做起来的,甚是有了垄断型业务以后,要做的新的业务方向。我感觉,像腾讯、阿里他们在国内擅长的领域做得很大以后,才进行扩张并做了很多生态业务,再比如华为手机、苹果手机,他们在制造业领域做全球化,也不会太早做生态。火币一方面做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做国内生态,这两个维度同时做,是不是对火币的挑战很大?打比方,CZ集中精力做全球化交易,你怎么看?
李林:包括我们公司内部的同事,我们的股东,当然也包括一部分非常关心我们的用户经常问这个问题。,每个创始人需要管理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在顺境中大家会过于的乐观,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有一部分火币的业务是在牛市的过程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觉得我们无所不能,疯狂的布局了很多。第二,火币布局会更多思考需求的问题。什么时间点、有没有这个需求,我们能力能否匹配。
所以刚才提到的两个方向, 2017 年 9 月 4 日以前,火币在中国大陆市场取得非常领先的市场和优势,所以认为站在中国大陆市场领先位置,可以尝试在这个市场里面扩散;而全球化的问题,因为这个行业有特殊性,特殊性在于与传统行业不太一样,所以化还是在对核心业务进行深化。刚刚王峰提到的生态布局,确实有一部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我们疯狂的布局,比如资讯,避免和火星直接竞争,所以后来我把资讯关了。但是更多来说,这个布局还是围绕用户的需求,用户是否有需求,尤其是火币的交易用户,是否能够为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总结一下,,看用户需求、市场需求、自身能力以及匹配程度;第二,交易所天然就是化的,我们确实在法律规市场,包括美国、日本、进行布局;,确实有一部分属于牛市时的冲动,同行竞争非常多,我们也主动作了调整。
王峰:数字货币市场去年下半年进入了“寒冬”,步入了一个熊市,对你还是有影响,可否这样理解呢?
李林:火币广放的生态布局,本质上是给业务加了杠杆,但是整个行业寒冬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冲击。对交易所来说,坊间传交易所是旱涝保收,不像挖矿,跟价格没有直接的资产损益,更多可能从这个时候用户少,收入会越低一点,对我们有冲击,但是冲击有限。我们做了一些业务和战略的调整,在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开始做了很多管理上的优化。
火币从 2017 年 10 月份进入海外,一年的时间长期在大牛市里面,公司呈大跃进状态,没有像样的管理,甚都没有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等等,所以在去年年底,一是对业务进行了调整,缩减了一些和交易所业务关联比较差的业务,二是对管理进行了优化,并将会在 2019 年继续持续,需要把火币打造成行业里非常有竞争力的高效团队。
第三问:未来交易所业务竞争会一家独大,三足鼎立,还是百花齐放?
王峰:提到交易所,在中国会想到三个人,李林、长鹏、明星三人名气,给我们感觉在中国的交易所里面,他们的声音比较大,名声也比较大。第三个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未来交易业的竞争真的会出现什么?一家独大、三足鼎立、百花齐放或者居中运行,你觉得接下来是什么情况?因为这是你的主战场。
李林:首先声明一下或者纠正一下,刚才说火币老板很低调,火币很高调,其实中币很低调,不能说国内是三大平台,有很多平台很难用表面的数据去看谁大。从不同的维度看到不同的公司的阳台,比如(员工)人数最多火币最多,但交易所收入、交易量、用户量、品牌影响力等等都不是很清楚。此外,这之间其实有分歧,不同的交易所有不同的特点,每个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而刚提到的三个交易所,可能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品牌知名度比较大的三家。
关于交易所未来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交易所未来的发展有两个非常大的变局,现在交易所的格局可能还只是上半场,还没有到中场,远没有到下半场。是新的技术形态或者商业形态的变局。无论现在大家讨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效率、节点数量、新形态出现,还是去年的交易挖矿,都属于新的交易模式,这些新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都会带来整个行业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未来这三个交易所可能不是前三大,能够打破现在格局的,99.9%不是在现在的模式产生的,就像打败柯达不是另外一个更好的胶卷厂商,而是数码相机。所以大家在积极布局自己的供应链,积极的布局自己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等等。
第二,真正正规军的入场,将对行业改变。比如美国一个公司天使估值几亿美金,一出生就有各种牌照了;包括日本SBI、雅虎、乐天这种巨型的企业,一旦市场规,市场将会被巨型规的企业争夺,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现在所谓的竞争,还是低维度的竞争。高纬度的竞争有两个:有传统市场的竞争巨头进来,二是有新的商业模式,这会带来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商业模式,能够出现新的更好专业机构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这是我的观点。
王峰:补一个问题,去年不知道是哪一个媒体报道,你在海南讲火币今天在这个领域好像就是一个大公司了,即使互联网业务巨头进来也没那么容易在这件事情上有类似的成绩。
李林:在区块链这个行业里面BAT现在不算大公司,这是事实。火币在区块链投入这么多, 1 千多人在区块链行业里面深耕,腾讯或者阿里不能说一两百人就宣布进入区块链了。而且在体量上,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去年火币的营收大概 5 亿美金级别,如果再成长 10 倍达到 50 亿美金级别,我们和几个大巨头又会拉近一点。
就像现在巨头可以用滴滴市场、美团市场或者别的市场,体量足够的时候,更多不是消灭你,而是跟你作,或者别的作模式。所以对我们来说需要迅速自己的量级,进入可以跟巨头PK的量级,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做生态?我认为做单一的业务很容易被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