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为:怎么发现下一个2001年的腾讯
钛媒体:回到生态的问题,我现在看到一个现象,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同样的观察——那就是在生态内部的连接,变得越来越密切,但生态和生态之间,我觉得变得越来越割裂。全球也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美国几个大的巨头,中国也是几个大的巨头。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吗?
网大为:中国的互联网生态跟美国的互联网生态,好像两个生态越来越大。
我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考虑这个生态的问题,可能没有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确实很少考虑腾讯怎么跟阿里或者百度作——其实也不是很容易。有时候,我们的投资企业跟我们的作也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关心的是另一个生态方面的问题:我希望让中国的高科技生态还有硅谷的高科技生态,怎么可以更直接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你刚刚提中国的生态,很多VC、很多创始人,但他们都是在一个小生态里,你知道怎么找一个中国的VC,他给你钱了,你就在中国市场里发财。
但我看地球级的挑战越来越大,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常需要下一代的技术,解决它们的问题。我在思考,怎么可以让更多中国创始人,还有硅谷的创始人更好的了解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怎么可以加快科技在这些领域的融。有多少中国的创始人说我的公司个市场是非洲?我相信可能没有。有很多很好的技术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但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国家谁愿意跟我们接触。我发现这些生态都没有沟通,所以我现在要花很多时间,比如我今年在联国做过两个发言,还组织了一个活动,跟各种组织不断沟通。他们可以帮我们跨越边界,可以跟相关的组织有更直接的沟通。我们可以更加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介绍我们投资过的公司的先进技术。我最怕的是十多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会增加大概十个亿的人口,他们的情况会比今天更危险。
钛媒体:我们一直在谈地球的问题,你觉得地球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网大为:地球上的化学污染,和人类行为的方式。我们为了满足日常需求,需要很多老的方法,比如说过滤水,污水处理。
一个城市的设计都是用比较老的方法:农业,我们用什么样的肥料,处理废物的方式是大概一百年前发现的。用很多能源,效率很低。用肥料,氮会影响很多生态,很多是化学问题,生态里不好的化学生态领,化学物处理问题,做事情的方法。我觉得整个人类,要升级整个做事情的方式。
比如我们不想开车,就想从A跑到B。但怎么从A跑到B?现在用一个大概一百年前的技术(汽车),效率很低。确实可以用更好的。我们很喜欢特斯拉,最近我们也投资过一个飞机的电动垂直起降技术,你也可以飞,从A到B,不一定要坐车。这个技术应该在几年内就可以实现,问题是人类愿不愿意关注这个问题,愿不愿意思考怎么做得更好。
我觉得很多人的想法比较保守,不愿意探索新的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十九世纪,人类有 20 亿人口,现在人口剧增,产生了很多矛盾,我们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来发展农业。如果我们没有一百年前的架构(更新),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粮食和蔬菜给老百姓。但现在,我们更应该去不断改善,我们要切换这个架构,切换我们做事情的方式。
钛媒体:怎么切换这个架构?这会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
网大为:有的事情很复杂,有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复杂。有的政府跟老百姓说没有问题,你不用考虑这些。那就没会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你不会鼓励全球人做这个领域的发明。有的问题很简单,你一定要认可、要忠实科学。科学当然会有它的问题,但你必须要了解它,思考怎么用它。
例如如果一个城市的水特别干净,就可以不用塑料,用一个杯子直接打开水龙头喝就可以。只要做好,而且让老百姓信任,这个水肯定没有任何问题,这样我们就不用买这些瓶装水了。我觉得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昨天坐国航飞机,我看《中国日报》,看到一大堆跟环保相关的消息。美国媒体里没有多少环保的消息。
所以中国对科技领域特别好奇,是一个很大的需求。长期这样肯定会影响两个国家之间的真正情况,因为中国人基本上了解所有美国的情况,美国人只了解硅谷的情况或者美国国内情况就得了。那十年二十年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就有点担心这个情况。
钛媒体:对于这种技术的发展,你觉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网大为:每一个技术,长期来看都有它的风险。我刚才提到肥料,没有肥料的话,就不能喂 75 亿人吃饭。但肥料对环境也有比较负面的影响,科学家还在研究。这就是一个很基本的发明。更复杂的,比如基因工程、AI未来能做到什么都有它的风险。一开始我们觉得互联网就是小孩子玩的一个可爱的道具。后来发现,特别是在美国,不好好管互联网,也会影响选举的情况。我所有的行为,在工作中,我们都对AI非常好奇,对下一代技术很好奇,但我们要保证我们是用这个技术为了很好的解决人类的应用。很有钱的人,很穷的人,都会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来。我真的希望更多的AI专家,下一代技术的专家,会重视地球级的问题。
我觉得关键点不是怕技术,是怕人类。因为是人类来控制怎么利用技术。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型或者全球型的思维视角——如果不重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没有足够的人才来解决。(注:在WE大会的演讲中,网大为重点提出了“放眼全球的视角(Planetary Scale Perspective)”的概念)
钛媒体:CXO主导的投资方向是什么?
网大为:我在WE大会里会讲四个领域。个,了解地球很重要,所以我们投资一些卫星技术,可以让你比较实时的看到一个现象,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可以看到它在怎么变化。行业可以用这个数据,政府可以用这个数据,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个数据,这可以让你做更好的模拟。
第二,我们要学会积极的改变。我刚才提过电动垂直起降技术我觉得一个很大的机会,但挑战是整个地球的城市化过程。现在大概57%的人口住在城市里,而且不断在升级,人口也不断在提高。我们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现在地球大概有50%我们能利用的人类土地,还有所有人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可能我们可以考虑新的方式,设计一个城市中心。比如说有一个城市,可以有你的商业,在核心区域,但可以住在很多附近的城市。比如天津、河北、石家庄,你可能需要坐飞机,电动垂直起降技术 20 分钟,从天津到北京花 20 分钟时间,可以飞到这里楼上。这肯定不会堵,肯定能 20 分钟内到。这样可以更灵活的设计一个城市中心,比如天津也可以变成北京的一部分,河北也可以变成北京的一部分。你可以鼓励很多人住在河北,你可能住在一个农家的地方,自己可以种菜,爱吃肉可以养自己的动物。早上起个床上班, 20 分钟到这里。给人很多灵活的选择,给人类一个机会。
第三个,跟人的健康有关系。我们对健康管理设备特别感兴趣。下一代基因学,会让我们检查一个身体的情况检查得很细。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可以根据DNA的程度查到你有没有癌症,以后我希望每个人每年测试一次,最早期就发现。但是会有变异,跟别的不一样,这属于一个很大的AI,就可以看得出来有没有癌症。这都是给人更灵活的机会,可以在家里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不一定要去医院排队几个小时。而且我觉得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也特别有用,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验室,没有这么好的医院体系。
第四个,我们做农业领域的投资。有一家是生物感应器挂在植物上,一个植物也会呼吸。他个应用程序是保证你给植物最适量的水,不要给太多,也不能给太少。他怎么样知道它是否呼吸得好,它缺乏水也会有别的模式检测,按照这个就可以调水。调之后可以省水的应用20%左右,它的生产力也会提高20%。下一代的智能水系加在一起,可能会以后改变农民怎么做农业的模式。(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刘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