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天才少年Nick与他的手机阅读器Summly
《Wired》访问Summly App的创办人Nick D‘Aloisio时,他年仅16岁,等到了Summly App正式发表当天,他也才刚满17岁。由Nick D’Aloisio所研发的Summly App,是一个新闻汇整应用程序,很少有应用程序能像Summly受到这么多热情的关注,背后甚有明星的投资。
Summly在搜寻引擎和使用者之间加了一层“滤网”,把搜寻到的文章浓缩成400字大纲,设计简单又精致,还可以让使用者追踪最感兴趣的时事。
Summly会如此火红,主要还是因为D‘Aloisio的年龄。不过虽然科技界有许多非常年轻的人才,但很少有人可以吸引到这么多大咖的投资者与指导顾问,包括Troy Carter、Ashton Kutcher、Yoko Ono、Mark Pincus、Brian Chesky和Stephen Fry。这些大明星的支持,让Summly的发表受到疯狂瞩目。
《Wired》在Summly App伦敦发表会后的几天,访问到D’Aloisio。虽然经常搭旧金山飞纽约、纽约飞伦敦的夜班飞机,D‘Aloisio还是采奕奕地向我们介绍他的产品。D’Aloisio表示,对使用者来说,在手机上阅读新闻是很糟的体验,不管是多重要的新闻,通常使用者都不会想在手机上阅读这些长篇文章,因为那样的体验并不舒服,而一切都归咎于屏幕太小,以及下载完整新闻所需的时间过长。
D‘Aloisio指出,其他类似的新闻汇整应用程序总是显示出文章全文,但根本没有人会去读它们,大家顶多看看标题和引言。
“我们创造的是一种新的媒介:大纲。这听起来或许没什么,不过幕后工程相当浩大。程序会根据许多不同新闻与Bing新闻的API(不选Google新闻的原因是它的API已经被淘汰了)来分析各个新闻内容,利用机器学习与语言处理器决定内容中最重要的部份。决定的过程是先把文章抓出来、分解每个句子、找出最常出现的关键字,算出这些关键字在文章中的分布与出现频率;经过这样的分析过程,Summly就会自动整理出文章大纲,让读者可以在几秒内决定要不要阅读全文。”
D’Aloisio承认,目前Summly的计算逻辑只对某类型文章可以做出较好的分析,他说:“那些清楚交代人物、事件、发生时间以及如何发生的文章,比散文、个人意见或部落格文章容易分析。”为了保持这些大纲的品质,D‘Aloisio会先判断每篇大纲是否连贯通顺,如果没达到应有水准,就不会传送应用程式中,那些没通过标准的文章,会再度被分析以改善系统的品质。
这款应用程序也很强调设计感,连公司商标用的都是Arne Jacobsen知名的“蛋椅”。
一进入应用程序首页,使用者首先会看到共有几篇未读大纲(unread Summlys),再触碰屏幕一下,就会看到不同主题以砖块方式呈现,包括首页与其他传统新闻类型,例如商业、科技、运动、艺术及娱乐类。如果对某个主题、公司或人物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加到主题区块里。
每个区块中会显示新增的新闻,每天每个主题最多会增加20则新闻,系统设定主题区每半小时更新一次,个人兴趣主题区则是每三小时更新一次。新闻狂热分子或习惯用推特的人,可能会觉得更新频率不够,根据Summly的研究,测试期间某些使用者会使用Summly五到六次。
若想更深入阅读不同主题,有两个方式:
轻触主题砖块的右侧,可以看到最近新闻的清单列表;轻触主题砖块的左侧,就会立刻看到的大纲。大纲包含一张照片、标题、新闻来源与一段摘要。如果觉得摘要太短,只要按屏幕两次,就可以阅读750字的版本,或是手指往下滑以阅读全文。如果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还可以将手指持续按在萤幕上,借此叫出社交分享工具(它会分享大纲,而不是用Summly的网址分享全文),或是存下来供离线时阅读。如果对文章没兴趣,则可以用手指“滑”到下一篇,想回主选单,只要手指往上滑即可。整体而言,使用起来又快又酷。
如果不喜欢某个新闻来源,只要将选项中的勾勾移除,就不会再收到同一个新闻来源的更新。目前Summly还没有让使用者加入自己新闻来源的功能,但网络出版社可以寄电子邮件给Summly,申请被列入新闻来源选项之一。当我们见到D’Aloisio时,Summly的新闻来源只有美国版的《Wired》,当我们之后进入Beta版时, 英国版的《Wired》也被加进去了。
于要如何获利,Summly接受各种可能。他们已经和News Corporation签了约,让应用程序能够汇整《Wall Street Journal》、《The Times》等刊物的付费内容,读者可以在App里面阅读这些文章的大纲,但如果想观看全文,就得付费订阅这些刊物。Summly也在考虑采每则文章付费制(Pay-Per-Story),让出版社可以藉由Summly赚钱或在上面刊登赞助广告。
D‘Aloisio认为,传统的新闻商业模式已经不适用,因为手机广告是无效的。他觉得Summly并不会对出版社造成威胁,他说:“我们不认为人们会在Summly阅读全文,相反的,我们鼓励人们点击到新闻来源网站阅读全文,如此一来,流量还是回到出版社,这也是公平的做法。”
Summly未来的规划还包括:让使用者把脸书或推特的帐号资料加入应用程序中,这样Summly就会自动分析大家Facebook状态更新所出现的文章。Summly也会分析整理法律文件、科学论文与的文章。未来,Summly也许会提供它们的API给出版社,以便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大纲,并发布到其他的应用程式或网站上。短期内,Summly会专心扩充到其他平台,主要是Android和Windows 8。
很难想像D’Aloisio怎么会有时间完成他在Kings College School两年的学业,他坚持自己可以同时成立公司、将其规模化,并继续念完高中,他说他的学校非常支持并体谅他。
当问到他对学校的资讯科技课程有何感想时,他说:“我从12岁就开始写程式了,所以这些课对我来说⋯⋯”,他没说完,但可以理解的是,一个13、14岁就写了好几个应用程序,15岁就得到亿万富翁李嘉诚投资的人,难免对公立学校的课程感到无趣。我们问他是否被政府邀请参与改善资讯科技课程的计划,他说应该快了,并表示他和政府很熟。
目前他完全专注于产品本身和背后的科技,D‘Aloisio说:“这个计划终于快大功告成了,现在重点在于如何发表并宣传Summly 。”
总结来说,Summly的功能介于新闻阅读器(feedreader)和推特之间,专门为不想、不喜欢、也不愿意学推特的人而设计。它的呈现方式让新闻比较容易阅读,内容则比一般的推特文长一点,介面设计非常漂亮,再加上专为手机屏幕设计的手动控制(gesture-controlled)界面。
Summly让你追踪你所感兴趣的主题,类似推特的Tweetdeck或主题标签(hashtag)搜寻功能,但又去除过于混乱、节奏过快的推特更新。对于新闻重度使用者、习惯接受大量推特或新闻更新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用Summly,因为它的新闻更新不够频繁;但对于非新闻业者以及不须随时追踪时事的人来说,Summly是阅读手机新闻的选择。快去iTunes下载Summly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