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与转型,从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说起|青腾汇全球私访八回顾
即将进入 2020 年,在面对国内市场增长饱和,性价比竞赛进入红海的困局,中国企业如何实现成功升级转型?
想寻找这个答案,先从史上一则最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说起。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熵增的过程不可逆,最终系统会陷入混沌无序。宇宙正是一个封闭系统。因此,熵增定律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类似思考:他在《创新与企业家精》一书中说,企业一旦到了成熟阶段,盈利模式达到稳定状态,就会出现很多新问题,认为企业面对组织僵化、效率下降,创新能力减弱等,可以对抗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交换的开放系统,不断从外部世界吸取能量,进而实现“反熵增”。
一直以来,德国、意大利的企业发展策略都让中国企业家很感兴趣:德国的精益工业,极强的产品品质和高品牌溢价冠绝全球,怎么做到的?意大利的品巨头们,是如何将“美”打造成支柱产业?
2019 年末,与青腾汇走进德国和意大利,去探索国内企业“反熵增”的解题方法,去寻找欧洲企业转型的成功经验和策略,从外部世界借鉴企业发展策略,逐渐打破中国企业及市场“日渐成熟”带来的熵增,带着以下四个问题踏上行程:,德国品质为何深得人心?
第二,如何从粗放野蛮生长走向高质量增长?
第三,性价比之外,还有什么卓有成效的竞争策略?
第四,意大利始终全球时尚消费潮流的动能是什么?
德国国家名片——精益制造
“德国制造”的核心是“精益品质”,这个几乎被话了的概念已经深入全球人心。此次私访,聚焦探寻德国精益生产背后的商业逻辑、人才管理乃设计思维,从底层认知角度带探寻启发。
德国工业为何能做到“精益”?以前只是停留在概念,经过私访的深入实践和面对面与提问,探索到原因有二:
原因一:德国民族精,从政府国策到社会共识,制造立国是德国民族的灵魂精。德国政府一直强调“制造业立国”方针,即在英、美、法等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大量外迁、转向第三服务产业的时候,德国政府反而更加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并不断通过“工业4.0”、《国家工业战略2030》强化制造业在德国的地位,这也让制造业成为备受推崇的行业。
原因二:德国教育传统,双轨制教育,为德国制造业持续性输送人才。每一年的适龄人群中,大学毕业生只占到20%,而接受职业教育则占到80%。正是全球有名的德国“双轨制”教育,为德国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对于公司而言,在工厂技术人才成长的早期阶段,就介入其培养,搭建工人人才梯队,保证稳定、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读懂了“精益制造”的源头,那么精益制造究竟在德国有哪些具体体现?
德企竞争策略——标准化作业+科技领先
慕尼黑工大创新中心
在此次私访德国的行程,的感受就是,德国人真的把“标准”和“工作”划了等号。业务从粗放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增长,是需要这般耐心和恒心的。
标准化和流程化拆分,每一步为品质保障打下基础。相较于人,德国人更愿意相信机器。核心理念就是不断把人做的标准化流程的事情,逐步过渡到机器。
用机器替代人,这里指的是不具有创新力的重复人力劳动。因此,标准化、流程化的制定就是德国工业生产的最核心环节。
制定标准研究所协会(德国权威的官方标准制定委员会)会对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细到A4 纸张的大小、螺丝钉的拆解步骤,都有极为清晰的、可参考的标准,确保工厂制作的每一步都可控和。
柏林包豪斯艺术设计中心
校友们来到德国德绍包豪斯建筑研究院,教授彼得.鲁格 给校友们介绍说:包豪斯的设计的核心是去除繁复设计,追求的几何、简洁设计,更加突出的是标准、可复用的设计,这与二战之后工业化大规模普及,全球节奏加快,追求效率的国家意识有关。”
所以在德国,标准化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工业领域,就连艺术领域也同样适用。改变世界 100 年设计准则的包豪斯设计,某种程度上也是德国标准化、流程化精的进一步延伸。
中国企业家面临产业转型,从粗放到精益,从“性价比”大战一片红海,到探索新的增长点。我们都懂“技术”的重要性,但面对市场的高速竞争,究竟又有几个中国企业家拥有“十年”,乃“百年磨一剑”的沉稳心态呢?技术不是从天而降的,德国工业也并非在二战之后就始终傲视全球,他的工业地位历史上也曾遇到过非常严重的挑战。对新技术的拥抱和谦虚,不断适应外部变化,汲取外部营养。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每年会开设超过 1000 次的创业相关讲座、研讨班和项目分析会,成为欧洲的校级创新创业中心。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也会与谷歌、Facebook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作,探讨前沿的技术。
德企转型之恒心——百年磨一剑
此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来为校友们分享自己多年的从政观点。从德国当代政治家的角度解读德国工业转型。
年轻企业家除了创造经济价值之外,我们同时需要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的社区、整个社会更加的宜居,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这包括了艺术。这是作为今天的年轻人值得思考的。
从长远看,一个公司其实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只有整体大环境和土壤变好了,一个个小细胞才会健康成长。每一个企业家,除了关注我们自己的细胞之外,也应关注整个社会的土壤。 青腾汇的校友们还走入了人类工业制造的企业,宝马BMW的制造车间,校友们聆听了来自华晨宝马前CEO的德国工业4. 0 的解读,同时还实际观察到的就是德国工业内核中的精益+科技。
在柏林,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大学教务长杨国安先生还邀请了校友们参与他在柏林的学术演讲,分享他基于当今全球市场变化观察到的企业组织革新的战略理论。企业战略能在市场中取胜,核心就是要改进组织能力:改进平台,作补位导向——基于外部变化,团队成员之间灵活补位和支持;改进人才,结果能力导向——人才判断标准是能力结果,绝不是年资、关系;改进财务,薪酬差异导向——以外部市场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考量,而非内部平衡。记住一句话,we are team,not family.
通过私访,校友们收获到: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标准、流程,但本质仍然是围绕“人才教育、人才组织”所展开的。同时德国政府给全社会不断强化“制造业立国”的定位,每一个德国人尊重并热爱制造业,偏好接受工业职业教育、并且持续性将精力投入在制造业。这也是德国能够经历数次产业升级,保持领先的根本原因。
艺术——你的生活常态
艺术和“美”的天然尊重,打造了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对“美”的看重,对艺术的尊重,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到千年水上商都威尼斯,除了领略这座城市俊美与沧桑,更令我们兴奋的是可以私访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先生,他讲到:威尼斯双年展从一开始就不是朝着商业化的角度去发展的。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观众都能自由地、新鲜地、无中介地与艺术家进行对话。展览对我而言不是宁静安详的,我更愿意将艺术品视作一场击剑比赛中的对手,我承认他给我的挑战,我愿意敏锐捕捉这种严肃的、凝固般的气息,这才能让我对艺术品本身足够尊重。
我们来到佛罗伦萨,这里是文艺复兴的主要策源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无数伟大灵魂走过,达芬奇、伽利略、米开朗琪罗……这里流过太多血与泪,代表着人类独立的尊严与自省后的孤高。希腊的科学之路像孩童,天真而纯粹,意大利的科学之路,因为有过幻想,有过,更有过漫长的苦难岁月,则更像一名中年男人,冷峻坚毅,沉稳深刻。
在佛罗伦萨,意大利国宝级钢琴家吉达·布塔女士为青腾汇成员专属演奏了巴赫、肖邦等经典曲目。我们听的如痴如醉的同时,更加好奇古典音乐的创作源泉来自何处?
布塔说:所有音乐家都是孤独的,所有的音乐家都是,但孤独是一种美,我们能从孤独中找到人群彼此的交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种孤独,在音乐创作的时候,我不能太顾及别人的感受,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想要什么样的音乐,这种自知力也正来源于孤独本身。
品牌革新与忠诚的平衡艺术
意大利的这些被百年不衰热捧的潮牌,我们究竟是爱他经典的一面?还是新潮的一面?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时尚品牌菲拉格慕总部,我找到了答案:除了销售商品,菲拉格慕更在意的是如何把意大利的文化传递给消费者,产品背后的巨大价值来自于品牌赋予的文化内涵。百年不衰的品牌背后是从未停止的品牌革新与忠于经典二者之间的平衡。在谈到品转型的时候,著名品牌菲拉格慕的CEO,Micaela Le Divelee Lemmi 说到对于Ferragamo的品牌思路,是把意大利传统的文化遗产以鞋和服装的形式表达出来。
部分私访校友心得:
吴伯凡,著名学者、商业思想家:艺术就是你的常态,让你感慨人就是要这样活着。
陈海波,深兰科技创始人CEO: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和梳理四次工业革的革对象是什么?次解决的是物质层面;第二次解决的是能量层面;第三次是信息的自由度和速度,自此前三次工业革的对象,凑齐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公式里的各个函数,即E=MC2;第四次解决的完全不同,是涉及算法、数据、算力,是前三次革的升级。 数据是粮食,算法是工具,算力是基础。
曾轶可,歌手、创作人:艺术无用,却能震撼思维,感受自由。
曹启泰,知名主持人、艺高高创始人: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年少成名也好,中年投资失败债台高筑也罢,每个人的一生一定会经历起起落落。
面对生活,一定要有自己的“乐商”,培养自己的乐商,培养寻找快乐的能力,保持开心,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部分私访金句:德国慕尼黑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魏德曼
历史上欧洲工业经历过哪三次浪潮冲击?
次,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的创新制造,日本车开进欧洲市场,拉低了全球40%的汽车售价。使得欧洲企业重视“创新制造”的必要性;
第二次, 2008 年金融次贷危机,部分欧洲企业甚解雇30%的员工。使得欧洲企业重新评估人力成本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第三次, 2016 年以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使得欧洲人必须重视传统制造方式向数字化制造方式转型。
德国慕尼黑管理学院院长:君特·富理德
德国初创企业想要成长为规模企业, 需面临三大挑战:
,利益短期不可见,要有百年磨一剑的恒心;
第二,员工管理和培训的巨大成本,要有向传统生产方式开刀的决心;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要有企业利益与社会价值达成平衡的信心。
BMW华晨宝马前CEO:康思远
德国工业4. 0 其本质是工厂自动化 ,价值链自动化,直最终互联网生态自动化。
但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企业家往往沉迷于技术,却忽略了的挑战其实是“找到关键人才”!
吉达·布塔,意大利国宝级钢琴 :
意大利为什么是个艺术家辈出的国度?
整个意大利国家就是一个博物馆。不用买门票,就在街上走吧,每个建筑都可以通过油画、壁画的艺术角度去欣赏。意大利的孩子们从小在这样美的环境里面长大,耳濡目染,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吸收的就是精上的审美养料。
Micaela Le Divelec Lemmi 菲拉格慕 CEO:
意大利时尚艺术家族代代相传的是三个要素,是创造力、和韧性
青腾汇德意跨界私访,校友们打开了“外部世界”,走了一条“反熵增”的企业转型探索之路:德国的精益工艺,意大利的品牌思考,背后是欧洲人对于组织能力、科技研发投入的认知度,对于作业流程标准化,以及对于品牌定位的坚守与突破
关于青腾
青腾大学创办于 2015 年 7 月,作为腾讯官方面向创始人和企业家生态的公司级大学,旨在整全球质的产学研资源,与数字生态企业家共创认知,业务成长和社群共赢,成为影响力的终身学习平台。青腾大学设有商业、科技、文创三大学院,专注在互联网+ 、AI +、未来科技、文创产业等前沿产业领域,并先后携手长江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高校作。截止目前,青腾大学已办学八期、学员 393 名,学员企业总估值超 17700 亿。
青腾大学校友圈“青腾汇”,旨在打造活力、实战、高端的创始人社群,为会员提供从社交到实战参访,再到高端资源对接等一系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