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之雁湖

1年前 (2024-04-22)
雁荡山之雁湖刀锋 雁湖景区,古称西外谷。
它东起东岭,西小舟山,南本觉寺,北雁湖冈,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7.8公里,面积约57平方公里。
全区景物有12峰、6岩、8瀑、6洞、2门、2谷等50余个。
并以湖、瀑、峰、谷等取胜。
雁湖是雁荡山一名的出处,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登冈可览云海,日出奇观。
烟雨飘散的梅雨瀑,似绸带下垂的罗带瀑,瀑形幽奇的西大瀑和伏物象形的含珠峰、石表峰、玉兔峰以及奇险幽遂的梯云谷,皆为胜景。
荡顶 薛嵎高平余十里,湖澍落中间。
此地可耕凿,长年迷单菅。
一庵犹有路,四望忽无山。
道者了经课,慰余登陟艰。
望雁山 谢铎雁湖高处不胜舟,见说诸天在上头。
定有琼台非世界,更无花木亦春秋。
谈空漫忆三生在,飞锡终谁一到休。
不识阆宫蓬岛外,几人曾伴赤松游。
咏雁山 高宾试将山水论奇绝,雁宕应为天下宗。
横跨海门三百里,直蟠鳌背五千峰。
青岩丹壑飞灵鸟,紫草元云秘石淙。
日暮犹缘藤起处,强登绝巘两三重。
雁山 章九思雁荡山中百二峰,青回面面削芙蓉。
迎眸不尽烟岚趣,入望何当紫翠重。
湫水晴空飞雨雪,松涛风冷撼虬龙。
一时未极登临兴,奇秀犹将梦里逢。
在海拔1040多米的高山岗行,一名雁荡,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
古时”。
徐霞客在游记中说:“雁湖顶上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芙,青青弥望。
”清人方尚惠咏雁湖诗云:“一望连天海,湖寒长似秋。
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
”时变景迁,雁湖早已淤积干涸,雁湖冈上仅残留数处浅水塘。
清人程浩在《雁湖》诗中已有“人间此景应无二,欲请山灵觅水源”的浩叹。
民国初期,潘耀庭等人曾于雁湖种茶2万株。
1956年,在湖上建立了茶场,广种云雾茶。
湖上土壤肥沃,又终年云雾缭绕,所产茶叶,为雁茗上品。
昔日的“鸿雁之家”,如今又成了“雁茗之乡”。
为了恢复昔日雁湖面貌,1986年将北湖开挖复原,面积达10余亩。
雁湖不再,但“雁湖日出”和“雁湖云海”依旧。
在明朗的黎明,登雁顶石遥望,旭日从水天一色,茫无边际的东海冉冉升起,海面泛金流赤,绚丽多彩,蔚为奇观;环顾四周,云海苍茫。
清代僧人卧云要说:“登雁湖绝顶,以概大观,为游程课。
”此外,还有雁湖沉钟一说,据《东瓯遗事》中所载:“雁湖上,旧有比丘塔院,钟声闻百里,一夕方鸣钟,忽隐于湖。
”元代李五峰说过:“去其时五百余岁。
”按时间推算,沉钟的时间是在唐朝。
雁湖古刹 章九仪面水临山古寺幽,钟声和雨下芦洲。
夜深惊起沙头雁,叫破江南一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