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
1年前 (2024-04-22)
黑热病蓝天 黑热病不遥远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因其表现有发热,到病程晚期可出现皮肤粗糙、皮肤颜色加深故而称之为黑热病。
该病分布广泛,遍及亚、非、欧、美各洲。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主要在长江以北16个省、自治区、市的广大农村流行。
1958年基本消灭。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如甘肃、四川、新疆、山西、陕西、内蒙古及山东等地区,又有新感染病例出现。
我省2014年以前每年报告病例数不超过4例。
自2016年开始,我省报告病例数迅速上升,2018年疫情越居全国第二。
在流行区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近两年我省除晋中市、吕梁市外,其余各市均有病例报告。
省疾控中心根据近5年黑热病上报病例情况,已选定阳泉市郊区、长治市武乡县、临汾市乡宁县为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传播媒介:白蛉。
雄蛉不吸血,以植物汁液为食。
雌蛉因蛉种不同,吸血对象可有差别,有的蛉种嗜吸人及哺乳动物血,有的蛉种嗜吸鸟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血。
我国主要以中华白蛉为媒介导致黑热病的传播。
5-9月份为白蛉成虫活动季节。
白蛉大小是蚊子的13-15 传染源:我国黑热病根据流行特点,传染源分为三种类型: 平原型(人源型):多见于平原地区 山丘型(犬源型):多见于山丘地区 荒漠型(野生动物源型):主要分布在荒漠边缘地带 我省传染源以病犬或化验阳性犬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白蛉叮咬传播。
白蛉吸允患者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
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临床表现:潜伏期—般为3~6个月,最短仅10天左右,最长的达9年之久。
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发热、畏寒、盗汗、食欲下降、乏力、头晕。
肝脾、淋巴结肿大。
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尤其以贫血最为常见。
2、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3、腹部彩超:肝、脾增大,以脾脏增大明显。
如果在白蛉活动季节(5-9月),有在流行区居住或逗留史,结上述表现及初步的检查,怀疑黑热病,需到疾控中心进行初步筛查,进一步确诊需进行骨髓或脾脏穿刺行病原学检查。
预防: 1、消灭传播媒介:灭蛉 防蛉。
疫区每年5-9月白蛉活动季节,要在住室、圈厕等附近采取灭蛉措施。
2、流行季节搞好住室卫生,保持通风透光和地面干燥,防止成蛉躲藏和幼蛉孽生。
野外工作人员部分涂擦驱虫剂。
夜间睡眠可用细纱蚊帐防止白蛉叮咬,做好个人防护。
3、积极治疗患者和捕杀病犬。
黑热病不再是遥远的话,它就在我们身边。
引起重视,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愿你我他携起手来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运城市第二医院 陈红英
因其表现有发热,到病程晚期可出现皮肤粗糙、皮肤颜色加深故而称之为黑热病。
该病分布广泛,遍及亚、非、欧、美各洲。
新中国成立前,该病主要在长江以北16个省、自治区、市的广大农村流行。
1958年基本消灭。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如甘肃、四川、新疆、山西、陕西、内蒙古及山东等地区,又有新感染病例出现。
我省2014年以前每年报告病例数不超过4例。
自2016年开始,我省报告病例数迅速上升,2018年疫情越居全国第二。
在流行区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近两年我省除晋中市、吕梁市外,其余各市均有病例报告。
省疾控中心根据近5年黑热病上报病例情况,已选定阳泉市郊区、长治市武乡县、临汾市乡宁县为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传播媒介:白蛉。
雄蛉不吸血,以植物汁液为食。
雌蛉因蛉种不同,吸血对象可有差别,有的蛉种嗜吸人及哺乳动物血,有的蛉种嗜吸鸟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血。
我国主要以中华白蛉为媒介导致黑热病的传播。
5-9月份为白蛉成虫活动季节。
白蛉大小是蚊子的13-15 传染源:我国黑热病根据流行特点,传染源分为三种类型: 平原型(人源型):多见于平原地区 山丘型(犬源型):多见于山丘地区 荒漠型(野生动物源型):主要分布在荒漠边缘地带 我省传染源以病犬或化验阳性犬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白蛉叮咬传播。
白蛉吸允患者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
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临床表现:潜伏期—般为3~6个月,最短仅10天左右,最长的达9年之久。
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发热、畏寒、盗汗、食欲下降、乏力、头晕。
肝脾、淋巴结肿大。
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尤其以贫血最为常见。
2、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3、腹部彩超:肝、脾增大,以脾脏增大明显。
如果在白蛉活动季节(5-9月),有在流行区居住或逗留史,结上述表现及初步的检查,怀疑黑热病,需到疾控中心进行初步筛查,进一步确诊需进行骨髓或脾脏穿刺行病原学检查。
预防: 1、消灭传播媒介:灭蛉 防蛉。
疫区每年5-9月白蛉活动季节,要在住室、圈厕等附近采取灭蛉措施。
2、流行季节搞好住室卫生,保持通风透光和地面干燥,防止成蛉躲藏和幼蛉孽生。
野外工作人员部分涂擦驱虫剂。
夜间睡眠可用细纱蚊帐防止白蛉叮咬,做好个人防护。
3、积极治疗患者和捕杀病犬。
黑热病不再是遥远的话,它就在我们身边。
引起重视,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愿你我他携起手来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运城市第二医院 陈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