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技巧三(写景散文)

8个月前 (04-22)
散文写作技巧三(写景散文)一缕春风 三、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古文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1.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是写景作文。
注意:观察要确立好立足点(空间方位或移步换景):层次清楚——文章思路也就清楚了。
2. 抓住特征:代表性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和变化等特征都是不一样的。
不能生搬硬套,如:花一定是红的,叶一定是绿的,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冬天是寒冷的等等。
3. 层次分明:层次即文章内容的表达顺序,写作顺序——清晰:①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② 时间顺序:季节时令,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中晚)③ 地点转换顺序(移步换景):参观,游览顺序。
④ 逻辑顺序:因果,层次,主次,总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具体到抽象等等。
4. 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和静态等(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等等)5. 抒感:(借景抒情)主观感受(喜欢,热爱等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6. 语言: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形象,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等)的运用。
小结:写景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然后抓住景物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生动形象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的结构图盼春、绘春、赞春绘春👉1.春草图、2.春花图、3.春雨图、4、春风图。
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么点儿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几句,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之间。
春草一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是无意是有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是一个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树叶儿却绿的发亮,灰尘没有了,又沾了雨水,所以不仅绿而且绿的发亮,这是正面描写,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树叶和小草后面都加了个儿化音,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柔和,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也含蓄地写出了春风柔和温暖的特点。
春花图: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
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
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
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的活泼与自由。
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
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也变得如此美好。
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春雨图。
最寻常和一下就是三两天,先总写江南春雨之多,“可别恼”一句亲切而有情趣,作者用一个看字领取,接着状写春雨的可爱。
“看”引导人们的视线,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特点,但各有各的个性特征,牛毛多而细腻化,针亮而闪烁,细思,柔而绵长。
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亮泽绵长的特点。
密密地斜织着。
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以含蓄的。
写了春风。
只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层薄,因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细密迷茫的景状,一个冷字,准确的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一个权字,意境展现的。
相当开阔,雨中的自然景物,止血树叶儿和小草,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去照应,前文一层薄烟儿转折。
树叶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雨水。
所以不仅绿而且绿的发亮,这是正面描写,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树叶儿和小草后面又加了个儿化音,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柔和,也照样上去的,绿的发亮,逼你的眼说明了清的程度,这是侧面烘托。
一点点与下文,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暗,撑起伞,慢慢的走走着,慢慢显得十分宁静,披蓑戴笠很有江南的地方色彩,房屋稀稀疏疏的又是当时村落的特点,静默,两个字用的最妙。
用拟人比法传达出春雨中安静。
春风图: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
但却可以感觉到他的强弱,因此要写风就要借助其他事物。
课文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在春风图中。
作者描绘了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却有情有感,作者首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既写了春风的温柔,温暖。
又写了春风的柔和,接着用一个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抚摸就是轻轻的摸,而且是母亲的手,抚摸,这就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然后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春风本身是无味的。
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在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这就是春风中带着一种特有的芳香了,,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春风轻悄悄的。
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但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婉转的鸟鸣声,清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应和”和“也”这两个词是四种声音,浑然一体,组成的一支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
朱自清春的语言注满诗意,作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使文章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儿,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使语言虽精确,简练却清动。
谢谢老师们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