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当年送给阿訇(马德海)的眼镜出现兴隆镇:拜访红军遗物收藏者马林祥

1年前 (2024-04-22)
毛主席当年送给阿訇(马德海)的眼镜出现兴隆镇:拜访红军遗物收藏者马林祥hnnyhcj 旭日东升万里红,主席率军到兴隆。
厚赠情义重,长征轶事万古荣。
本视频由西吉万象采编”西吉麦田摄影制作”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率领红一方面军进驻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当时在单家集单义堂开学的马德海阿訇,带领全村群众对红军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当天晚上,马德海阿訇摆上了一桌果茶和毛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
第二天早上,马德海阿訇早已摆好的“九碗席”招待毛主席,毛主席按照的习惯,用铜壶洗了手,和阿訇一同进餐。
用完早餐后,毛主席吩咐陈昌奉按照“老陕”的礼节办了四份礼(四十块银元)和六份礼(六个葫芦娃),一同装在一个皮箱里,赠给了马德海阿訇。
10月6日,毛主席离开时,马德海阿訇拿出一副祖上传下的“墨墨眼镜”镜片直径为7厘米,厚度为4厘米,送给毛主席。
毛主席送给马德海阿訇的眼镜随即,毛主席也拿出自己的一副小眼镜送给马德海阿訇作为交换(眼镜长12厘米,厚3.5厘米,眼镜梁子中间有一个“寿”字,寿字的两边各有一个中国历史吉祥图,左镜片上还有一轮圆圆的红日。
同时还送给马德海阿訇一块玉壁,正面刻有“军委主席毛泽东1934年”几个大字,背面是“中共苏维埃政府”。
(长10公分,宽6.5公分,厚5厘米)。
魏一五、山娃子(习仲勋)送给马占荣的铜币和用过的铜币马德海阿訇的儿子马占荣青年时期积极配父亲带领同胞支持革事业,他家里有一个油坊,由他负责为延安榨油,为延安收粮,他是通过延安派来的地下工作者魏一五、山娃子(习仲勋)联系。
这两人当时一直住在兴隆刘世英家的客店里,马占荣把收来的粮油交给这两个人,由他们负责送往延安。
有一次,魏一五、山娃子(习仲勋)每人拿出一枚铜币送给马占荣,铜币的背面写着“川陕省苏维埃造,500文”背面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起来,一九三四年”,中间是镰刀和锤子拼成的徽,背景是五角星和麦穗。
这两枚铜币今保存着。
师长陈赓骑过的马鞍1936年9月15日,红军西征部队西方野战军(5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已改编为西方野战军)一军团,由代军团长左权、聂荣臻率领一师(师长陈赓、杨勇)、三团(团长黄寿发、肖锋)驻扎单家集、兴隆镇一带长达44天。
开展了发动群众、清匪开道、准备会师地及安全保卫、为红二方面军筹备军需等工作。
阿訇马德海父子又把他们用过的马鞍,和桌椅全部保留了下来。
后来,马德海阿訇把毛主席赠送的东西和用过的家具非常珍惜,先是传给儿子马占荣,马占荣又传给其子马林祥。
时今日80多年过去了,这些珍品都保存完好,完整无损。
见到马林祥(马德海阿訇的孙子)时,他说:“继承先辈遗志,弘扬长征精,启迪教育后代,共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马林祥,现年68岁,1972年10月参加工作,1978年入,工作33年一直从事乡镇工作,1989年参加三西地区乡镇干部培训,回来后一直在为发展兴隆经济做工作,2015年退休,其子一个去了新疆打工,一个在家务农。
为了更好的保留和传承革遗志,马林祥和老伴以每年8000元的价钱,在兴隆街道租了一间房子,作为“红军遗物收藏室”。
,马林祥说:他现在年龄大了,前年又生了一场大病,身体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作为一名老员,他现在的心愿就是想在兴隆建一所”红军遗物展览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弘扬红军长征精,激励后辈牢记革历史”。
以上资料均有马林祥供述整理相关资料:1935 年8 月1936 年10 月,红军三过单家集。
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向陕北转移途中,由军长程子华,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的3000多名红军将士,从甘肃省静宁县方向开来,驻单家集3天。
红军指战员露宿村外,尊重风俗,买卖公平,宣传的民族平等政策,热情为群众送医送药。
军领导召集当地阿訇和知名人士开座谈会。
群众由衷地称红军为“仁义之师”,并与红军举行了隆重的拜访仪式,红二十五军回赠寺一面锦匾:“回汉兄弟亲如一家”(锦匾现存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并送上了6个大元宝和6只肥羊。
第二天,阿訇也带领群众,拿着礼品回拜。
红二十五军于8月17日离开此地向隆德县好水川方向进发。
第二支红军部队驻扎——1935年10月5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右路(一纵队)由甘肃静宁县、西吉县的玉桥乡一线过葫芦河进驻单家集,因为红二十五军先前出色的民族工作,群众听说红军又来了,在街上摆了桌子,放满茶水、水果、油果、香糕,热烈欢迎红军。
几位老者引路,以最高规格的民族礼节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到大寺拜访阿訇,阿訇连说:“色俩目!色俩目!”(问候语)。
中央领导人被礼让进寺参观,并在寺内北厢房和阿訇亲切交谈。
群众知道来的是是北上抗日的毛、朱红军,更加好奇,男女老幼都跑到街上来看,他们像欢迎熟客一样地热情招呼红军。
阿訇招呼大家腾出房子给红军住,粮食也照市价卖给红军,并请毛泽东在寺吃饭。
当晚,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宿营于单家集。
由于部队人多,不愿扰民,则大多在村外、屋外宿营。
西北高原的秋夜格外寒冷,战士们衣服单薄冻得直打哆嗦,群众见状,纷纷腾出房子,请红军到家里去住。
6日拂晓,战士们把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数归还所借物品,损坏了的按价赔偿。
当部队离开村子时,群众又陈设了茶水、糕饼、水果,鞠躬拱手为礼,老人们热泪盈眶,难分难舍。
红军与他们依依惜别。
红军离开单家集,向六盘山进发。
第三支红军部队驻扎——1936年9月15日,红军西征部队西方野战军(5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已改编为西方野战军)一军团,由代军团长左权、聂荣臻率领一师(师长陈赓、杨勇)、三团(团长黄寿发、肖锋)驻扎单家集、兴隆镇一带长达44天。
开展了发动群众、清匪开道、准备会师地及安全保卫、为红二方面军筹备军需等工作。
当月,单家集成立了苏维埃自治政府,选举农民马云清为政府主席,这是西吉县境内的个红色政权。
来自:西吉万象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