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重点难点”归纳!

1年前 (2024-04-22)
初二物理上册“重点难点”归纳!立学教育 物理是很多初中孩子头疼的科目,这是因为物理学习的知识点多,掌握全面难度大,为了帮助大家学好物理,我们来归纳初二物理上册的重点难点,希望能帮助我们有效学习,提高成绩。
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 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Pgt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初二物理上学期重点难点归纳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抓住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复习! 孩子学习或教育问题,欢迎咨询!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