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年前 (2024-04-22)
盘点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王育才 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简称PHEIC)是指通过的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公共卫生风险,并有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PHEIC是为了面对公共卫生风险时,既能防止或减少的跨国传播,又不对贸易和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使相关国家地区遭受经济损失。
根据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
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
自2007年颁布了管理全球卫生应急措施的《卫生条例》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仅宣布了6次PHEIC,前5次分别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2018-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1)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 甲型H1N1流感病毒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墨西哥爆发。
随后,该疫情迅速蔓延中国乃全球。
2010年5月,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0 万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总死亡人数约为1.8万人,患者平均死亡率为1.3%。
截2009年12月31日,中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0498例,死亡648例。
截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结束。
(2) 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疫情 脊髓灰质炎病毒 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行动自1988年开展以来,1988 年 2013 年期间该病发病率下降了 99% 之多。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停止了脊髓灰质炎传播。
但是,2013 年 -2014 年期间,全球范围内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WPV)感染病例激增达 86%。
据报道,2012 年期间,全球有 5 个国家上报了 223 例野生型脊髓灰质炎感染病例。
2013 年该数据上升 8 个国家 416 例。
2014年,8个国家又新发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82例。
截2014年5月20日,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上跨国传播:中亚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中东从叙利亚到伊拉克,中非从喀麦隆到赤道几内亚。
2016年8月,非洲一例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出现在尼日利亚。
(3)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毒 2014年2月,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于几内亚境内。
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等国确诊、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累计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截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
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洲西部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
但在几个小时后,塞拉利昂的卫生官员证实,塞拉利昂又有人因埃博拉病毒而死亡。
(4) 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 寨卡病毒 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疫情在 34 个国家境内有确诊病例,其中 27 个国家在拉丁美洲。
以巴西最为严重,短短8个月内有150万人感染。
2016年1月1日WHO宣布巴西儿出生缺陷的激增可能与寨卡病毒相关。
2016年2月15日,中国国家卫计委官网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是中国发现的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2016年2月9日,一名在广东工作的江西籍男子被确诊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5) 2018年-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毒 2019年7月17日,世卫组织将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定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当时总病例2532例,死亡1705例,每周新发80例。
3个月后再次评估决定延续。
截2020年1月20日,总病例已达3416例,死亡2237例。
(6) 2020年1月,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0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截1月3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791例,现有重症病例1795例,累计死亡病例259例,累计出院病例243例,共有疑似病例17988例。
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6987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6509人,共有11847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0例:特别行政区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10例。
注:上述资料源自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PHEIC是为了面对公共卫生风险时,既能防止或减少的跨国传播,又不对贸易和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使相关国家地区遭受经济损失。
根据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
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
自2007年颁布了管理全球卫生应急措施的《卫生条例》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仅宣布了6次PHEIC,前5次分别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2018-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1)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 甲型H1N1流感病毒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墨西哥爆发。
随后,该疫情迅速蔓延中国乃全球。
2010年5月,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0 万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总死亡人数约为1.8万人,患者平均死亡率为1.3%。
截2009年12月31日,中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0498例,死亡648例。
截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结束。
(2) 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疫情 脊髓灰质炎病毒 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行动自1988年开展以来,1988 年 2013 年期间该病发病率下降了 99% 之多。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停止了脊髓灰质炎传播。
但是,2013 年 -2014 年期间,全球范围内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WPV)感染病例激增达 86%。
据报道,2012 年期间,全球有 5 个国家上报了 223 例野生型脊髓灰质炎感染病例。
2013 年该数据上升 8 个国家 416 例。
2014年,8个国家又新发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82例。
截2014年5月20日,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上跨国传播:中亚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中东从叙利亚到伊拉克,中非从喀麦隆到赤道几内亚。
2016年8月,非洲一例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出现在尼日利亚。
(3)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毒 2014年2月,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于几内亚境内。
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美国以及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等国确诊、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累计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截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
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洲西部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
但在几个小时后,塞拉利昂的卫生官员证实,塞拉利昂又有人因埃博拉病毒而死亡。
(4) 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 寨卡病毒 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疫情在 34 个国家境内有确诊病例,其中 27 个国家在拉丁美洲。
以巴西最为严重,短短8个月内有150万人感染。
2016年1月1日WHO宣布巴西儿出生缺陷的激增可能与寨卡病毒相关。
2016年2月15日,中国国家卫计委官网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是中国发现的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2016年2月9日,一名在广东工作的江西籍男子被确诊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5) 2018年-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毒 2019年7月17日,世卫组织将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定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当时总病例2532例,死亡1705例,每周新发80例。
3个月后再次评估决定延续。
截2020年1月20日,总病例已达3416例,死亡2237例。
(6) 2020年1月,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0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截1月3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791例,现有重症病例1795例,累计死亡病例259例,累计出院病例243例,共有疑似病例17988例。
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6987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6509人,共有11847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0例:特别行政区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10例。
注:上述资料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