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金融行业你需要知道

10个月前 (04-22)
想进金融行业你需要知道心若浅秋 1.金融的概念很宽泛,但也很具体这个一点都不矛盾。
宽泛的意思是说,金融会细分很多子行业,比如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融资租赁、期货、保理、PE、VC、三方财富、货币经纪等等,以及当下比较时髦的互联网金融。
说它具体,主要是所有的金融业务都有牌照限制。
主流的牌照有多少家公司,有多少业务人员,开展什么业务类型都有明确的规定。
每个牌照即使做类似的业务也会受限于不一样的监管层,流程上进入的门槛以及开展的工作都会有差异性。
这个维度是告诉大家,金融不是简单地等于投资,也不是简单地等于销售理财产品。
所以,进入金融行业,准确来说,是进入你想进入的适你的那些金融子行业。
2.金融有前中后台的岗位设置 一般跟客户或产品直接对接的是前台业务,比如投资经理、基金经理、信托经理、理财经理等等;中后台主要负责流程和支持,比如风控、法律规、审计稽核以及人事财务行政等。
不同的岗位特性对人的素质、专业隶属、性格特征、资源选择等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进入金融行业,详细来说,是你想从事的金融某一块的具体职能。
3.金融行业的薪水特别两极化 一提到金融,圈外的人往往视那个券商发了24个月奖金,动辄上百万乃千万的年收入,为印象。
其实金融行业的薪酬,差距很明显。
一般来讲,前台的平均薪酬会更高一些,中后台略低,比如去年信托行业,业务口的平均薪酬在88万左右,中后台的在前台的一半多一些的水平徘徊。
还有一个就是看行情。
股市行情好的年份证券投资人就赚得盆满钵满,行情不好的时候甚只苦逼地拿个底薪。
中后台相对而言,旱涝保收一些。
但最根本的决定薪酬的因素,还是企业文化和上司。
文化的意思是公司的薪酬提成制度,一般民营的更激进一些,当然也不排除更多的国企在加大响应调整幅度后有了股权激励;另一个就是上司或团队的负责人,因为奖金分配的最终决策权都在上司手里。
所谓找工作就是找自己,就是说要找个跟自己文化特质或诉求相似的公司。
你求稳,就去稳健性的公司,但就不要太期望薪水或激励会有多大的改善;你求钱或升迁,就去快速发展或激励更Open的公司。
所谓找工作就是找上司,就是说,在金融圈,选对一个适的上司对自己能力和赚到钱,都很重要。
4.金融是受高监管的行业,很多业务的开展受政策影响层面很大 金融因为涉及到国计民生,监管一直都很严格,特别是针对当下的创新和混业经营。
早些时候,坊间多讲:一管就死,一放就活。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早些时候,各类金融牌照因为有一些政策利好的因素,纷纷做通道业务,规模越做越大,那拨人才挣到钱不说,而且通过跟着政策的信息走,2年3跳槽,薪水翻倍,职位跳2级,比如早些年从信托跳到基金子公司,从公募跳到私募基金等等。
但当下,监管的态度很明确。
主动管理能力,回归主业,加强注册资本金的限制,很多过去理直气壮的业务,渐渐开始有的已经玩不转了。
这些对金融从业者不能不说。
职场的跃升和迁移都需要时时关心政策的走向和波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
5.所有行业都有贵族和民工,金融行业也不例外贵族,就是这个行业的光环和形象;民工,就是这个行业的现实和真相。
出差、加班、各种数据的准确无误,前中后台都不可避免;高节奏、高效率、高压力,谁也躲不过去这些门槛。
加上竞争激烈的催化剂,苦逼的金融人一直都在路上。
总有一些很优秀的代表走在台前,但大多数人肯定是操着白粉的心,挣着白菜的钱。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说法有一些矫情,金融行业的平均薪酬的确要比其他行业高很多。
6.说下所谓的金融行业的门槛因为选择的行业和岗位不同,门槛高低也不一样,通常来说,拥有一个211或985,,硕士学历,会帮您更好的敲门。
这个圈子,虽注重出身,但也讲资源,只要你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进去问题不是很大。
总体来说,金融行业,这些专业比较多见:投资,金融,经济,金融工程,会计,法律等如果拥有这些认证,你会比较受欢迎:CFA 、CPAACCA、FRM、CIIA、保险精算师FIA、北美精算师FSA、金融理财师AFP、金融理财师CFP等,当然啦,证券从业、基金从业这些是必须的门槛证书。
抗压,快节奏,严谨,务实,快速学习,灵活等等,拥有这些特质,会较快适应金融节奏金融+ ,跨行的特质越来越明显。
其他行业的优秀人员,都可以进入金融。
比如制药的专家,可以转型做医药行业投资,学数学或IT的的可以转型做量化投资,环保行业从业人员可以专区做行业研究,再比如会计师或律师可转中后台或前台等等。
总之,一句话,金融拥有的特质,你都可以在其他行业找到,只是因为金融业的特殊性,它把这些因素都扩大化了,不论是薪酬,压力还是付出等等。
金融只是一个普通行业,走近看它,也许就会知道它是否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