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平凡岗位 奉献无悔青春 ——记市外校爱岗敬业好青年谢晓丹老师

1年前 (2024-04-22)
立足平凡岗位 奉献无悔青春 ——记市外校爱岗敬业好青年谢晓丹老师且随风吟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
爱岗敬业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它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青年是整个社会的新鲜血液,充满着朝气和力量,肩负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感。
在市外校已工作15年的谢晓丹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她时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的重任,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用行动诠释人生和真理。
一、用责任之心铸就学生未来。
人生时刻面临着选择,而她的每次选择,都诠释了“责任”二字。
2003年大学毕业,她来到了偏居江南的宜昌外国语学校做了一名英语教师。
刚参加工作,她就带了三个班的英语教学,每周3个早辅,3个晚辅,21节课。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她毫无怨言,反而为了全身心陪伴学生,工作日她选择住在学校门口破旧的门面房里。
冬天,寒风凛冽,宿舍阴暗潮湿,还没有开水。
为了能烫个热水脚,她每天和学生一样,抽吃晚饭的空,去食堂打水,只有把脚烫热乎了,晚上才能勉强睡个安稳觉。
不管任何困难,她都初心不改,坚守阵地,而这一住就是两年。
2009年5月底刚生完孩子的她,一边是襁褓中孩子嗷嗷待哺的眼,一边是九年级孩子们期盼的眼,两难之中,她还是选择提前一个半月结束产假回到了毕业班教学的线。
2016年元旦,时任903班班主任的她,怀上了二胎,学校体谅她教育教学任务过重,考虑不再让她担任班主任。
但当学校征求她意见,她想到家长的殷切希望与学生的不舍时,便再次毅然决定坚守班主任岗位,并继续承担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
每天清晨,同事、孩子都能在校园里看到肚子日渐凸起的她的身影,虽然缓慢地挪动着脚步,但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清晨,她依旧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检查班级卫生、纪律、学习等情况;中午,她又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督促孩子们一个个听写订正过关,并陪伴孩子们午休;晚上,她总是解答完学生的疑惑才伴着月色离开学校。
临近中考,她的产假越来越近,但她拖着笨重的身躯出色完成了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
2018年2月,原807班班主任因高龄有孕,辞去了班主任工作。
她虽然刚过哺乳期,二孩年纪尚幼,家中父亲即刻需要做心脏病支架手术,但她仍主动承担起了807班的班主任工作,又重新投入到辛苦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中。
几番风雨,几经选择,她只有一个信念: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发挥潜能,作出奉献。
二、用仁爱之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2013年,她刚担任703班班主任,就遇到了一个“混世魔王”——A同学。
同学不是上课坐得东倒西歪、爱插嘴,就是和同学疯赶打闹。
更有甚者,因为一次乒乓球赛输给了别的班同学,体活课就躲在实验楼三楼,把水泼向楼下正在打乒乓球的“获胜者”。
看到A同学的种种表现,她精心准备,组织了一场主题班会,请同学们给X同学提出中肯的建议,赠送一句饱含真情的话语。
许多同学举手,一些同学举手说“A同学脾气太暴躁,容易被别人激怒,其实你在做出行动之前多想十秒,也许事情就不会变得这么糟了”、“其实你很有爱心,上次捐款,你一个人就捐了500元”。
一句句恳切的话语,打动了A同学,听完后他默默地低下了头,并诚挚地向大家表达了歉意,并决心改掉这些缺点。
后来,A同学慢慢学会了与同学友好相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宜昌市一中。
谢老师用最柔和、最温暖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品行,她用仁爱之心守望着学生的成长。
还记得有天晚上11点,生活老师突然打电话给她,说班上的B同学因头部撞了一下,觉得很晕。
她马上联系家长,家长在夷陵区且不会开车,心急如焚。
深夜,她和她的爱人开着车接家长后赶到医院,直到确定孩子安然无恙她才放心地离开。
谢老师用最切实的行动关注并守护着学生的健康,她用仁爱之心守护着学生的成长。
她不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C同学是班上的独行女侠,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而且喜欢自言自语。
寝室里,C同学也是把床帘一拉,不理睬他人。
在一次批阅家校联系本时,她突然发现孩子在反思中写道“爸爸说我活不过18岁,我想大概可能是这样吧”,家长竟然还在上面签了字。
就在当天,她还收到了C同学和另一个男生讨论怎样死不会痛苦的小纸条,这一切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班主任,她有责任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成长。
她深知,孩子的心灵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同孩子深入交谈后,她了解到,因父母工作繁忙,C同学从小学二年级起,就自己上下学和解决三餐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午休,她父母在招待所开个房间,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待在那里。
久而久之,这颗孤单寂寞的幼小心灵,为了排遣自己的孤独,经常和自己想象出的同伴聊天。
面对这样的情况,她通过查找资料和咨询学校心语室的周厢燕老师,列出了帮助C同学的详细计划。
后来,她以“团队建设”的名义让该寝所有室员加入四叶草心理辅导小组。
每周四中午,同寝8个女生一起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团队活动。
同时,她数次同家长联系,耐心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重视。
慢慢地,C同学有变化了。
一次音乐课后,同寝女生欣喜地冲进办公室告诉她:“谢老师,今天音乐课上C同学主动上台唱歌了,全班都给她鼓掌,手都拍红了,今天真开心!”看到这样的变化,谢老师激动地一时语塞,只知道说“好—真好!”。
健康成长,成长快乐,谢老师用她最细腻的情感、最有心的关怀,关注学生心灵,用她的仁爱之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三、用赤诚之心换来学生进步。
课上,她用澎湃的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她用她的温柔、风趣,积极和学生互动,带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
她给予每一个孩子发言的机会,期待每一个孩子的进步。
课下,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学唱英语歌、编演课本剧。
不负所望,她辅导的学生冯枭等同学获全国初中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多年来,所任教毕业班中考屡创辉煌。
2016年中考,她所带的903B,小班总学生人数28,110分以上的有16人,班级均分超105分。
正因她将所有真情给予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也用优异的成绩回馈她,她用赤诚之心换来学生的学业进步。
面对没有学习兴趣、不自信的孩子,谢老师也是想方设法。
产假结束后,她接下了3个小班的英语教学工作。
接手一段时间后,她发现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没兴趣,上课几乎不答问题,回避老师眼,听写背书从不完成,缺乏自信。
谢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分析问题,并利用课后时间辅导。
课堂上,也把容易回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
渐渐地,孩子们变得更自信了,英语学习更轻松了,成绩也进步了。
多年来,她舍小家,为大家。
她经常对大家说:选择教育,我无怨无悔,献身教育,我无怨无悔。
她用向上的力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她用向上的力引导身边的年轻教师爱岗敬业。
她热爱学生,热爱教育。
她用向善的心带给学生春日阳光般的温暖。
她用向善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