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丽江(原创)

1年前 (2024-04-22)
艳遇丽江(原创)三爷   丽江,坐落在滇西高原的北麓,美丽的金沙江从境内穿过,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灿烂的文化,是滇西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的烟云中,丽江成了风靡全国的“艳遇之都”。
跨过历史的长河,踏上这片宁静而火热的土地——我与丽江艳遇了。
  这是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
在千古天险宝山石头城,鼓鼓的革囊承载了忽必烈的滚滚铁骑,金戈铁马仿佛还在昨天,漫天的硝烟和战马嘶鸣成为历史烟云,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站在石鼓码头,向北望去,绵绵群山之间,金沙江从北往南奔腾而来,来到石鼓,突然温柔地转向朝东奔流而去,这里形成了“V”字形的著名的万里长江湾,看着辽阔的江面,看着奔腾的湖水,忽然想起了由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丽江,用木筏和小舟抢渡金沙江的恢宏场景。
红军所到之处,开牢释囚、开仓放粮,从此,也在各族人民的心中播下了革的火种。
  丽江有现今还存活着、使用着的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
这里有古老的纳西古乐,纳西古乐是来自唐、宋、元时期的洞经音乐,有《纳西古乐》和《白沙细乐》,其中有经典的曲目如《水龙吟》、《浪淘沙》、《山坡羊》等。
听着这些恢宏大气的古老音乐,触及灵魂,涤荡心灵,仿佛梦回唐朝。
感受到了祖先们开明和善于学习的民族风气。
这些中原的经典文明,历经朝代更迭,岁月的洗礼,在拥有璀璨文明的中原大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却在落后封闭的蛮荒之地——丽江,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是世界之幸,也是丽江之幸。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在宁蒗永宁坝子和泸沽湖创造了秘的摩梭文化。
在那里男不娶女不嫁,以阿夏走婚的方式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这里也成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缩影。
划猪槽船,打跳,扣手心,爬花房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充满了无限的秘感。
  清澈见底的泸沽湖,孕育了古老而秘的摩梭文化,养育了热情善良的摩梭人,湖面缀满星星点点的海菜花,见证了这里的干净和纯洁。
这里的人们从小就在打跳和对歌声中长大,耳濡目染,于是这里有:“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说法。
白天的泸沽湖是干净的,动人的。
在群山之间,在明净的苍穹之下,一泓清澈的湖水,依偎在群山的怀抱之中,极尽温柔。
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水倒映着山,山怀抱着水,山水相依,水天一色,相互辉映。
于是,水变成了一片绿色,像一块无暇翡翠,绿得让人心疼,翠得让人动容,让人产生一种不忍走近,不忍打扰的怜惜。
难怪有传说:泸沽湖水是格姆女的眼泪。
  夜晚的泸沽湖是热烈的,浪漫的。
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味道,打跳的广场里,扣手心,热情的对歌,大家在用一种古老的方式演绎着人类文明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
简单而直接,喜欢了就好,喜欢了就走。
趁着月色,湖面上一片灰蒙蒙的,其中,摇曳闪烁的灯光,它不是打鱼的灯火,那是阿夏划着小船来找心爱的姑娘,湖边姑娘的花房里也亮着一盏灯,那是姑娘在等自己心爱的情郎……夜晚,没有风的湖面是安静的,像一个熟睡中的婴儿。
花房里的灯是温馨的,热烈的,一如打跳场里熊熊燃烧的篝火。
  丽江的先民信奉东巴教,崇拜自然。
东巴谱有“青蛙、飞螺、大鹏鸟修曲、战优麻、吉祥双鱼”。
一个民族想要强大,首先它必须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能够很快地繁衍后代。
据说纳西人迁徙到丽江,要在这个偏僻边远的苦寒之地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谈何容易,何其困难。
要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口,于是,看到青蛙的繁殖能力是最强的,就把青蛙选作繁殖之。
飞螺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海螺,它是海,亦是一种东巴用的法器,能消灾避祸,能预支未来,代表着的力量。
战优麻,骑着红虎手拿大刀、长矛,他便是纳西民居的守护门,用来驱逐邪恶、病魔、保护纳西民族的幸福安康。
大鹏鸟是纳西民族的自然之,它是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精华,守护着人们的农田、家畜使之肥沃、兴旺、发达。
双鱼则是吉祥的象征。
  著名的丽江白沙壁画即是明代丽江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
白沙壁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表现在题材上的多种宗教和同种宗教中的各教派内容相互融并存,以及多民族的绘画技法揉为一体的现象。
  玉龙雪山海拔5596.96米,坐落在丽江坝子的北端,是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她终年积雪,非常秀丽,国内外无数探险家、登山队想征服她,多次尝试,均无功而返。
她今无人翻越,仍然是一座无人征服的处女峰。
她是丽江最有才干的土司木增升天的地方,是丽江人心目中的山,也是丽江著名的玉龙第三国,是相爱的情侣们相约殉情的地方。
玉龙雪山脚下,是一片平坦的高山草甸,草甸中间,散落着一些大小不一的湖泊,每年七八月份,不知名的小花开满草甸,非常漂亮。
湖水源于雪山融水,清澈透明,这些漂亮的湖泊,有一个漂亮的名字:珍珠湖,又叫:情人湖。
秀美的景色,凄美的爱情故事,奇的古老传说,给玉龙雪山增添了圣和凄美。
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真实地描绘了玉龙雪山的清灵毓秀。
  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组成。
它们形式相近又各有特点,其中,规模最热闹的当属大研古城。
大研古城约有八百年的历史,面积近8平方千米,是当时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城里的木府,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是当时木氏土司办公的地方。
民间素有:“东有紫禁城,西有木府”的说法。
所以木府又称为“小紫禁城”。
当年旅行家徐霞客来到丽江,木氏土司邀请他在狮子山上喝茶,临窗远眺古城,发现其中气势恢宏的行宫建筑,于是在徐霞客游记中写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古老的大研古城,依山而建,聚众而居,小桥流水,杨柳依依。
黑龙潭的泉水流出,汇成玉河,一分为三,穿古城而过。
三股支流入城而分成无数细流,穿巷走户,入墙过屋,流遍全城,最终都流向城东南方向的农田。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四条主要街道向四面延伸,无数小街小巷又从这四条主街上岔出,形成街巷网络。
由于岁月的洗礼,铺街的五花石板润滑且抹上了岁月的光泽。
三条主要泉溪进一步引申出大量更小尺度的水渠,如经络纵横交织,与街道相伴相生。
大研古城拥有发达的人工水系、精心的泉水输用技术、多样的泉水功能和丰富的泉水空间形态,呈现出泉水穿街过户,家家枕泉而眠,户户小桥流水的诗意景观。
因为这水系,丽江古城被誉为“高原姑苏”。
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在丽江,我艳遇了古城,艳遇了历史,艳遇了美景,艳遇了小桥流水,艳遇了杨柳依依,艳遇了五彩斑斓的石板路;艳遇了蓝天白云,艳遇了悠闲与放松……;艳遇了小吃摊的奶奶,艳遇了卖米糕的阿姨,艳遇了鸡豆凉粉;艳遇了擦肩而过的美女,艳遇了在大石桥上影的情侣……在这里,我艳遇了时光,温暖了岁月。
晨曦暮霭中,云卷云舒时,看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听燕归的呢喃,听花落的声音,在岁月弥香的小巷子,执子之手……于是不想离开……   艳遇丽江,“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事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事,于千万景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景,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便是艳遇,遇到了就是万幸!20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