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为教育保驾护航――2019年焦作市第三届名师大讲堂活动李迪老师“问题学生的转化技巧及案例”专场

1年前 (2024-04-22)
用智慧为教育保驾护航――2019年焦作市第三届名师大讲堂活动李迪老师“问题学生的转化技巧及案例”专场龙源教育 2019年12月1日,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但是凛冽的寒风也抵挡不住老师们参加培训的热情。
大家早早赶到焦作外国语学校,现场聆听李迪老师(郑州市中学高级音乐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第二届“名师”,郑州市师德标,郑州市教育教研先进个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问题学生的转化技巧及案例”专场。
首先,主持人带领大家起立,庄严宣读教师誓词。
主持人介绍本场专家李迪老师及本场专题。
李迪老师先讲了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鲁道夫克雷德斯说,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首先,从中国的人权运动来说,女人不听男人的话,孩子不在听家长的话,这是社会的进步。
其次,今天的孩子很少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溺爱和过于严格的控制都会导致孩子自卑。
然后李迪老师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对专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根源二、问题行为的四个错误目的三、智慧应对孩子棘手问题 一、“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根源 案例1:缺乏爱和安全感,价值感低。
入学的个作业: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良性早恋和不良早恋。
案例2: 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与归属感,(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最初来自于妈妈的心跳。
安全感只能对未来世界的掌控,价值感是人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小学生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同伴。
小学生的价值感主要来自于成绩。
安全感低:控制型,孩子安全感低。
价值感低,苛求型,孩子价值感低。
老师举的例子都非常的形象,贴切,生动,有趣。
家庭教育沙龙:只要你不辅导我,我的智商就不低。
从小就开始学习的孩子,容易价值感低,因为那些知识让他感到困难。
孩子是如何被家长和老师一步步植入错误的信念。
家庭里伤害性的语言,我是为你好。
爱是交换。
老师怎么样不埋雷?不踩雷?施与受的平衡或不平衡。
举例:夫妻二人,一个老婆特别好,可是丈夫就不想和她在一起。
课间:大家一起做室内泡泡操放松。
二、问题行为的四个错误目的 正面管教的案例分析:班长轮流当。
抱抱,拥抱真的可以给对方带来安全感。
老师认为这也是“俄狄浦斯期”“恋母弑父”情结。
中国国家文学发展的好,而科学不够先进,原因之一是中国不够客观。
婆媳关系不容易处理,应该把夫妻关系地位放在位就能迎刃而解。
讨论一:三岁的孩子要去打预防针了,一进医院就开始哭,你会怎么说?不哭不哭不疼,做要勇敢哟。
(忽视孩子的感受)看见即慈悲,看见即疗愈。
正确的应该这样说:孩子等一会儿会有些疼,你可以哭,想哭几声就哭几声,妈妈小时候也疼也会哭,但后来发现越哭感觉越疼。
安抚学生容易犯的错:忽略,提建议,评判。
先懂他,然后问他:我们该怎么办? 不埋雷不踩雷的应对方法:1倾听;2说出孩子的感受,3先认同孩子的感受,然后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想办法解决此事。
听李迪老师的课,感觉非常智慧,看到他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工作中来的。
三、智慧应对孩子棘手问题 运用充满魔力的一句话:“我一点也不否认你的观点,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有跟你一样的感受。
”要善于激发孩子高尚的情操:“其实,你现在的表现,真的已经非常大度了。
你看看,你都没有打还回去……而且老师这么冤枉你,你也没有和老师争吵……孩子,你很有修养,你真的好坚强啊!妈妈为你自豪……”。
2007年开始出来做讲座,她举例说自己的故事,关于认为自己很丑的故事。
老师讲到了“角色互换”的疗愈。
小时候的那个人不能理解,伤痛还在,是小时候的那个孩子在哭。
把那些话可以重复几遍。
角色互换(很重要的几句话)1.对不起,我错了,如果事情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这样。
2.我知道,你一定很委屈,我愿意听。
3.不用怕,有我陪着你。
经常照照镜子,对自己说:“某某某,我爱你”关于疗愈的一个做法。
播放“烛光中的妈妈”歌曲,互换角色。
用“隐喻”来了解别人,帮助别人。
请欣赏李迪老师讲解的精彩片段吧。
听了李迪老师的课,觉得受益匪浅。
在李迪老师亲切优雅的娓娓叙述中,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心理学的名词,比如:疗愈、隐喻、忽略、讨好、苛求等等,明白了如何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如何倾听他们心灵的声音,如何做到挖出孩子心里的“地雷”,怎样避免在教育中“踩雷”,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让我们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感谢李迪老师,让我们像李迪老师学习――用智慧为教育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