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的真实感受

10个月前 (04-22)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的真实感受暖暖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病人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很多患者没有做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前,连一点路都走不了,生活严重受影响。
那么做了手术之后会是什么感觉呢? 髋关节是人体的负重关节。
光滑的髋关节软骨表面无经支配,正常情况下活动非常灵活,不会出现疼痛。
当关节软骨遭受严重破坏时、暴露出软骨下骨,继发磨损、硬化,增生形成骨赘。
软骨下骨有经,且表面粗糙,软骨下骨相互摩擦出现持续而剧烈的疼痛、肿胀,随病情进展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
最终各种非手术方法失效,需行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
术后的天患者可坐起来活动并可拄双拐下地缓慢行走,自行上厕所。
到术后六个星期时一般可以练习弃拐行走,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在没有有效镇痛的情况下,有部分患者表示,做完手术之后,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
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在术后三个月之内,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常见的。
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而且患者术后早期的手术部位的肌肉有保护反射,往往用不上力,这往往导致患者的肌肉力量并不强。
失去了肌肉保护的关节,关节的软组织稳定性就有影响,两个坚硬的物体会顶在一起,进而引起碰撞的感觉,有时也会产生疼痛。
所以,在刚换完人工髋关节后,患者往往都会有“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的感觉。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以当天下地活动,晚间也可以安睡,术后一般4-5天就可以回家康复了。
当然了回家后,主刀医生还有一系列镇痛和康复的方案指导患者,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都是慢性疼痛的高发期,所以要在这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疼痛和肿胀的问题。
适当吃一些阵痛药物缓解疼痛。
一般情况下,在出院后的镇痛方案下,很多患者可以6周左右脱离助行器,三个月到六个月时候,部分患者还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大部分的患者在六个月都会走路比较自然了,恢复正常的生活。
因为关节的假体和人体的骨头长在一起需要最少六个月时间,长得足够结实一般一年左右,所以在一年内我们都建议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者尽量避免极限性的动作。
一般来讲,术后1年患者大部分不适都会消失,而且常规的动作都可以做了。
如(跑跳,下蹲起来,穿袜子,盘腿,)当然,很少一部分患者会感觉,装上人工关节存在一些异常感觉的,尤其是高脱截骨手术的病人,这是正常现象。
毕竟去掉自己的关节,换个人工的,感觉不可能跟原来的完全一模一样。
几乎每个准备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应该使用什么材料的人工关节?能用多少年?人体的髋关节是由髋臼和股骨头对组成,髋臼像是一个碗,股骨头像一个球,髋关节的活动就如同球在碗里转动。
人工关节就是用人造的髋臼和股骨头替代原来的碗和球。
大家经常问的做哪种材料的关节,实际上是指组成碗和球的材料。
以前,髋臼窝的表面是由聚乙烯(一种塑料)制成,球是用金属制成。
由于金属比塑料强硬,时间长了会把碗的表面磨坏,这一过程大概在10-15年。
因此,过去的普通聚乙烯和金属头组成的人工髋关节平均可以使用10-15年。
后来,对聚乙烯进行了改造,发明了超高交联聚乙烯,它的耐磨性大大增高。
人工关节的使用时间明显延长。
工业陶瓷的引入,使人工髋关节的使用时间得到了质的提高。
陶瓷关节是指碗的表面和球都由陶瓷制成。
陶瓷-陶瓷之间的磨损率极低,抵抗磨损的能力是金属-塑料的140倍。
目前,第三代陶瓷关节已经使用了40余年,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而第四代陶瓷的材料性能又明显优于第三代陶瓷,虽然到目前为止临床使用了15-20年左右,但是可以预见,它的使用年限将高于第三代陶瓷。
因此保守估计,第三代陶瓷关节有可能使用30年以上,第四代陶瓷能够使用多长时间?肯定比第三代陶瓷时间长,也许一生只换一次关节已经不是梦想。
术后四个月的患者就能做到蹦跳的动作,通过科学的锻炼康复,我们会跟正常人相差无几。
三个月以后可以锻炼下蹲起来。
通过锻炼我们就可以正常蹲起。
我们行动方便自如,走路稳定跟正常人一样 术后一年可以开心快乐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