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2~闽侯上街溪源宫

1年前 (2024-04-22)
20190602~闽侯上街溪源宫木子文 溪源宫背山临溪,依山而筑,坐北朝南,横向排列。
从东西计有宫门、真人殿、三相公殿、彭李狮公殿等建筑物,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
宋政和四年(1114年)当地民众从坑口小庙真人寺分炉起建溪源宫大庙,供奉张真人。
真人殿 宫观为牌坊式建筑,宫门为马头墙,土石结构,开三个拱门。
真人殿、三相公殿(即护国留侯)和彭、李狮公殿均为单进仿古宫殿建筑,面阔三间,混凝土结构,布局严谨。
真人殿右侧有一摩崖石刻,长2.6米,宽0.95米,中间横行楷书阴刻“溪源古迹”字径约50厘米~国家一级美术潘主兰的题刻。
护国留侯三相公殿 陈立夫、卢嘉锡、郑乃珖等名人的题字题诗。
眼中景是梦中景。
这些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玉兔弄月、八仙聚会、王母蟠桃、仙凉坪、一线天等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构建了溪源宫特有的内涵。
明代太守林春泽在《夜宿溪源宫》诗中写到~“雪花飞泻访其源,溪畔仙风醒客魂。
怪石倚云临截镍,哀泉渡壑弄潺湲。
蛟龙洞口如相会,虎豹庭前不敢喧。
高阁夜深闻磬咳。
青鸾随月到宫门。
”明代诗人林世璧访溪源宫而作~“溪源胜自类桃源,别有桃花映洞门。
水竹远村人世隔,桑麻仍见古风存。
潭清好趁游鱼泳,树密时闻晓鸟喧。
明发又随尘迹混,不堪遐思屡飞翔。
” 溪源宫门残垣上的“溪源宫”三个石刻大字、靠山依溪方向残存的石基、石墙及宫门前石椅和大榕树见证了这场灾难。
所幸刻于岩壁上的“溪源峰”、“威镇溪源”、“别有天地”等明清摩崖题刻完整地保留下来。
这些摩崖石刻不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更具有考古佐证价值。
宫内塑有张大真人等像31尊和三米高的大宝马二匹,造型逼真。
溪源宫后山还辟有陈立夫、卢嘉锡、郑乃王光等名人题字题诗的摩崖群。
这些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玉兔弄月、八仙聚会、壬母蟠桃、仙凉坪、一线天等岩石峥嵘的天然景观相互映衬。
其中,溪源宫是福州地区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之一。
现存的主体建筑是明清遗构,坐北朝南、横向排列,历经数十次的修缮、重建,如今的庙宇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
溪源宫村因宫得名,而宫却是因溪而得名的。
庙宇正面朝向牛姆山、罗汉山、鲤鱼山三座重叠的大山,民间称为“真人得地三重山”。
溪源宫前面的溪源出自永泰、闽清二县的崇山峻岭,流到闽侯县上街龙潭山前受巨崖阻隔形成深潭 峰峦灵秀,岩石峥嵘,溪涧蜿蜒,碧水如带,山光水色,令人流连。
山水之间,悠然戏水 青坑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