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千里——前卫路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1年前 (2024-04-22)
积跬步,千里——前卫路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简单是真   伴随着微笑与汗水,我们又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脚踏实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确保教育教学稳步前行。
  一、教学常规,抓实抓细。
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检查考核落到实处,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有效地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并做到保质保量执行。
本学期继续实行巡课制度,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并即时给予反馈指导,提高了管理和督促的力度。
  2.备课上课更有效。
教导处要求任课教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认真钻研教材,做好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要求,恰当运用教材,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教案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确定理,并符学生实际,学生学习方法引导恰当,教具选择乎教学内容并能为课堂教学发挥切实作用。
教案格式规范,层次清晰、字图工整,项目齐全。
双边活动设计全面、充分、理。
课后记体现教师反思内容,有助于教师今后教学的改进。
本学期教导处多次对教师教案进行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查,发现问题,当面指导;推门听课,观察老师的教学,更观察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收集亮点,推广;发现不足,点拨。
力求做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3.作业批改做到位。
教导处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作业务必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为“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严格规定各年级作业量,提倡分层有效地留作业,留学生喜欢做的特色作业。
教导处不定时检查了教师作业布置、批改情况。
学期中,召开了二年级科学布置家庭作业研讨会;学期末,组织了“一笔一画书写成长 日积月累培育栋梁”全校学生作业展,各任课教师相互参观,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4、质量分析要成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线,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分析是教导处工作的重中之重。
平时,教导处在日常巡课中密切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提倡师生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期中,教导处组织了语、数、英中期过程性监测,并分学科召开了期中质量分析会。
各年级各学科任课老师对前半学期的教学成果进行了自我审视与诊断,群策群力,畅所欲言,贡献出许多提高教学质量的巧点子,小妙招。
老师们收获了经验与方法,更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之道。
  二、教师培训,成长。
1.名师结硕果。
2018年10月16日,全国著名教师吉春亚应邀来到保定市前卫路小学,把脉语文课堂,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向。
吉老师结课例,为老师们解读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自主教学,如何真正实效、高效地学生素养。
“自主学习,作探究”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老师心中。
在名师吉春亚的下,老师们努力践行自主教学的理念,学生素养,使我校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为了进一步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成立了“语文本真工作室”,我校语文骨干教师在王红杰校长的带领下,通过现场听课、网络研修等多渠道向吉春亚老师深入学习,教学水平大大提高。
11月份,工作室成员崔丽淑教师参加了“第八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论坛”。
在峰会上所执教的语文《将相和》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
  2.业务讲座促成长。
开学伊始,教导主任田荣为全体教师进行业务讲座《有效观课评课策略》。
她带领老师们转换角度,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课堂,探讨观课与评课的有效策略。
课堂观察内容及标准的学习使老师们有章可循,找到了标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把老师们带入深深的思考,积极地交流自己的所想所为;几种经典的形式使老师们对评课更加清晰,尤其“独特发现式”评课,能使人顿悟,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升华。
观评课是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切磋、思想碰撞与交流的过程。
本学期,老师们运用到实践中,在科学的观课评课中,提高了教学水平,实现了专业化成长!   3.教研活动引航向。
我校各学科各年级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由主管主任和教研组长组织。
或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或结课例进行评议,或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惑……让老师们能在学习交流中把握住现代教育的实质。
  2018年12月,我校分别承办了语文、道德与法治和校本课程三个学科的学区教研活动。
以 “用好统编教材,关注学生成长”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由田荣主任主持,张瑞芳老师执教的二年级阅读教学《雾在哪里》,受到好评;以“寓品德于活动中,为习惯养成奠基”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由郝红伟主任主持,邸爽老师和三年级一班同学带来课例展示——《消防ABC之防患于未“燃”》受到区领导的极大肯定;以“打造特色课程 落实学科素养”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学区教研,由王海彬老师主持,吴雪娇老师执教的《尝家乡美食,品保定风味》可圈可点。
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研氛围十分浓厚。
思维的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大家找到努力的方向。
  4.语言文字活动多。
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校教导处主要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师生的提高。
布置完成了推普周活动事宜;组织我校师生参加语言文字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并获佳绩;完成了我区拟出版的《莲池区2017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作品集》作品的收集和上交;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书写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专场培训会”,会后老师们在网上参加学习,书写水平日益提高;参加了“罗玲老师读课文”研讨分享会;和教研处共同组织了“比赛及学习,过程及培训,参与即成长”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我校师生在以上各项活动中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继续教育促提高。
宋秀玲主任负责的继续教育工作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学习与进步,涉及全校近二百位老师,工作量大,事无巨细,从不抱怨。
从分发2018年远程继续教育教师学习码,到督促教师完善信息并按时学习,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参加学习的178名教师,都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为了迎接莲池区继续教育督导检查,加班加点整理相关档案。
本学期还完成了在职在岗教师数据模板并上报继教中心,完成了18年4月注册的教师资格申请表入区人事档案,并发放教师资格证。
还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莲池区继教中心组织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会,让青年更迅速地成长起来。
  三、学生活动,异彩纷呈。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对于学生的学科素养起到了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不断成长。
本学期,我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定期开展了相关活动。
  语文学科的“我是小小演说家”、“成语故事我来讲”、“课前口语秀”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的“我是计算小达人”活动,让孩子们有了关注细节的意识。
  英语单词大赛,让学生懂得了积累的重要性。
  音乐的戏曲广播操展示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眼中的世界”绘画展开启了孩子们发现美的旅程。
  四年级的“小小足球对抗赛”,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了拼搏与作。
  编程大赛、机器人大赛从小为学生播下人工智能的种子。
  早间国学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经典,濡养心灵。
  请作家“辫子姐姐”郁雨君到我校进行阅读与写作讲座活动,让孩子跟作家近距离接触,觉得写作变得那么简单而有趣。
  四、教育扶贫,控辍保学。
关爱寒门学子,不让每一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为了响应中央的扶贫政策,我校教导处加班加点、认认真真做好此项工作。
在王红杰校长的亲自领导下,安排部署各项扶贫任务。
  1.政策宣传到位 学校制作了政策宣传展板,放置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
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等途径发放教育扶贫政策宣传资料进行广泛宣传,同时教师在日常家访过程中做到入户即宣传、讲解,还在学期初,让每位家长填写孩子的《扶贫手册》,了解了本学期“两免”的具体金额,使教育扶贫政策深入到每一位家长和学生心中。
  2、责任明确到人 学校实施“三包一挂”制度,责任层层分解。
校长、副校长、班主任和家长分别签署相应的《控辍保学“七长”责任书》,责任明确到人,使控辍保学工作无死角全面展开。
  3、贫困排查细致 为了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开学初,教导处组织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解,调查是否有各种原因的贫困家庭。
经过调查、走访,共有建档立卡、低保、残疾等贫困家庭学生10人,立刻建立一人一档,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4、“大家访”工作,温暖送到家。
本学期,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大家访”活动。
重点是贫困家庭学生,其次是其他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数量不少于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
在此项活动中,全体校长、主任、教师深入学生家中,对帮扶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物质(包括学习用具,教学用书等)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也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
  5、送教上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经过各位校长和教导处的辛苦排查,发现我校学区内共有四名儿童因残、因病不能正常上学。
主抓教学的陈俊英校长立刻安排相关领导、老师送教上门,亲自与家长沟通,为孩子讲课。
  五、教务管理,科学高效。
教导处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承上启下的中枢,各种事务性工作繁杂而重要。
学籍管理是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做好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基础教育基本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依法把好转出转入关,一切按学籍管理的制度办事,做到手续齐全,程序规范,尽力减少学生家长的麻烦。
本学期组织一年级班主任进行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完成了一年级906名的学籍上传工作。
定时进行学籍核查工作,按要求做到了籍随人走。
此外,全校教师课程的安排和课表的打印,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培优补差计划的布置与审阅,校历的制定,一年一度的繁杂的教育统计任务,每月的教师代课情况的总结,校聘工资造表,本学期免费课本统计上报,以及下学期教科书、教辅的预定等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或许繁琐的事务伴随着教导处的日常,但为教学服务,不时品尝着被需要的幸福。
忙碌的一学期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很多的,如:评价方案的制定如何体现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校本作业的设计怎样关注学生高层次思维培养;减负增效如何落到实处等等。
下学期,教导处将谋划具体举措,进行有效实施,使我校的教学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