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爱与责任
1年前 (2024-04-22)
保险是爱与责任王志平 题记:入司不久,买了台湾寿险天后陈玉婷的《身价》一书,断断续续看完,没能记住其多少精华。
一年多后重温《身价》,触动很大,更深切地感悟到了做为一名寿险从业人员肩上责任的重大。
为勉励自己成为一名尽职的寿险营销员,现摘录《身价》中的《身价》一章以“保险是爱与责任”为题发朋友圈,既为与圈友们共享,更为鞭策自己坚定不移地履行寿险营销员的圣使。
在现今凡事被标签化的时代,人们习惯用价格来定义许多事情。
有一个营销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位寿险从业人员跟一位大老板谈保险,两人坐在老板的豪宅中,望着停在院里的豪华名车,从业人员问这位老板:“某某董事长,你那辆车应该值好几百万吧!”这位大老板很得意地笑着说:“对啊!”从业人员环视一下屋子,又问大老板说:“哇,那你这栋房子现在市价应该快上亿了吧!”,大老板更是得意洋洋地点点头。
这时候从业人员问道:“那你给车子买保险了吗?”老板回答:“当然!”从业人员接着又问:“那房子也保了险吗?”老板回答:“当然保了。
”这时候从业人员看着这位大老板,不急不躁地说:“尊敬的某某董事长,你帮你昂贵的爱车和豪宅都买了保险,那你为什么拒绝我的提议,为自己买保险呢?难道你认为你个人的身价比不上一辆车子和一栋房子吗?” 这个故事,其实反映出多数人对于“身价”的认识仍停留在物质的标签化上。
有钱人认为自己的身份,应该展现在公司市值、豪宅、珠宝名表、豪车、精品服饰等,普罗大众觉得自己的身价是月薪、职业、不动产等等。
大部分人只注意到现在拥有的,却很少人意识到,这一切当人不在的时候,是否还能属于家庭。
就保险的角度来看,保险身价的着重点恰巧相反,保险谈的是今天做明天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年轻时做年老时的准备,健康时做时的准备。
保险谈的都是未来,生终结时的未来,人生遭遇不测时的未来,未来的身价有多少。
然而,正因为多数人对于“身价”只着眼于现在,因此在销售保险时,才需要通过“人”一对一地见面,耐心地说明和引导。
我有一位开饺子馆的客户,他是我另一位客户提供的转介绍名单。
前去拜访之前,我先致电说明来意,接电话的是他太太,电话中太太并没有拒绝我,于是约好时间后,我便依约前往。
我还记得,为避开饺子馆生意最的中午时段,我们约定在下午店内客人最少的时候进行面谈。
没想到,我人才刚坐下,把相关资料摆好准备面谈时,这位饺子馆老板,怒气冲冲地朝着我吼:“你要来谈什么?保险我不用啦!这盘饺子算我请你,你吃一吃快滚!”他一边大喊,一边手往桌上重重放下一盘饺子,另一只手里还拽着一根大汤勺。
当时我简直吓坏了,赶紧收拾东西,告辞离开。
经过了一段时日,我心想,之前在电话中跟太太约好了,为什么老板态度那么坏?我越想越不甘心,于是,我鼓起勇气再次前往。
没想到第二次见面,老板看到我,还是态度恶劣地说:“你又来干嘛?我不需要保险啦!你走,你走。
”我看着他,笑笑地说:“老板,我来吃饺子不行吗?你们家饺子馆难道有规定保险从业人员不准进来吃饺子吗?”经我这一说,老板反而不太好意思了,低声地回答:“喔,要吃饺子喔,那里面坐啦!‘’于是我便选了个位置坐下,点了10个饺子。
这时候忽然进来了四五个彪形大汉,看起来似乎跟老板很熟,他们进来后点了饺子和一些凉菜,坐在我旁边那一桌。
忽然其中有一位大哥看到我放在桌子上的资料,问我说:“小姐,你做保险的啊!”我马上客气地自我介绍:“这位大哥,你好!我是保德信的寿险顾问陈玉婷。
”同时递出我的名片。
这位大哥拿着我的名片,看了看抬起头大声问老板:“老板,你约这个小姐来谈保险喔!”老板一听脸色一沉,马上回答:“没有,她来吃饺子的。
”这时另一位大哥转头扯着嗓门对老板喊:“老板,我告诉你,保险要买啦!那个经常和我们来吃饺子的那个谁啊,他前阵子忽然身体不舒服,结果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然是癌症,已经一个月没来上工了。
”他这句话一落,另一位大哥开始接着对老板说:“老板,我看这个陈小姐人看起来不错,很亲切,你就听她说一下。
”我心想,真是感恩老天啊!这群大哥真是老天派来帮助我的贵人。
就在那群工人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劝说下,老板终于没好气地问我:“那是要多少钱啦?”我回答:“老板,这个我们要先做一下需求分析……” “分析?不用分析!跟我讲多少钱?” 为了不让机会错失,我马上算一下,回答老板:“老板,我大概帮你算一下,以你现在的年纪,买700万保额,大概一年是……”老板一听自言自语:“嗯,好像还可以……” 然后对我大声说:“好吧!你就帮我办一下!”就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我成交了这张保单。
这位老板是位很特别的客户,买了保险之后,每年我约他进行保单周年检视,他总是一再拒绝我,经过了3年,有我接到了他太太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太太唯唯诺诺的声音:“陈小姐,我先生叫我问你,他当年跟你买的那份保险还有效吗?”我听到马上回答:“当然有效啊!”接着那位太太便挂了电话。
隔了两天,太太又打来了:“陈小姐,我先生人在医院,他想要见你。
” 我一听马上跟客户约了时间,没想到一到医院,才发现这位客户已经因为癌症末期,住进安宁病房。
原本身材壮硕的饺子馆老板因为癌症的折磨,整个人瘦成皮包骨。
客户见到我,个问题便是,身故之后,他的寿险理赔金有多少?我告诉他,他有700万的寿险保障。
隔了不到一周这个客户便撒手人寰。
我协助客户家属办完所有的理赔程序之后,将一张700万的支票交到太太和5个孩子手中。
奇妙的是,这一家人在领完理赔金之后,便没有再跟我联系。
4年后,我又接到太太的电话,电话中,太太跟我说:“陈小姐,我们最近搬了家,想问你方不方便过来坐坐。
”我马上开心地答应了,并依约前去探访。
然后我才了解,过去这4年间,这位太太不曾动用过她先生所留下来的那一笔理赔金,她将5个孩子送回乡下娘家,一个人留在台北四处打工,以赚取孩子们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直到今年,她找到市郊这栋性价比高的二手房,才动用当初那笔金额,买下房子,接孩子们回来团圆。
她告诉我,以前开饺子馆租的房子,一直都不是个像样的地方,现在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时候一旁的小女儿开心地插嘴说:‘’陈阿姨,我们现在还有自己的浴室了,不像以前都要用外面的公共厕所。
”听到这句话,我回想起以前去饺子馆时,确实没有卫生间,都要到外面离饺子馆不远处的一处公厕。
小女儿的这番话,让我百感交集,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生怕自己忍不住流下来,于是我借故说去洗手间。
小女儿开心地领着我走到浴室门口,一开门,鲜绿的盆栽,干净的磁砖,连在浴室墙上都贴着五六张装裱好的家庭照,每一张照片都有着父亲和家人照的身影。
这时候,在这些照片的正中间,我发现一张看起来很眼熟的支票复印件,我仔细一看,当下眼泪彻底决堤,那张支票上面的数字清晰地写着柒佰万,正是那张4年前我亲手送到他们手上的理赔支票。
那,我在浴室中整整哭了快半个小时,想起和这位客户次见面时被赶出来的情景,也想起客户答应要买保险但却固执不愿做分析的表情,想起这位一生为家庭努力奉献,却不擅于表达情感的父亲,在临终前问我关于寿险理赔金的时刻…… 我在想,假使当年我因为遭受到无礼的辱骂便放弃了这位客户,假使当时的我,没有厚着脸皮再去第二次,没有那一股不甘心的斗志,那么这一家人现在的人生将会是怎样的呢? 早年因为我的客户名单不多,加上挑战3W的压力,我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不论客户如何拒绝、羞辱,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想尽办法去谈保险。
曾经有位同事跟我说:“玉婷,你何苦要让那些客户这样对你?你不觉得做保险做到这样很没尊严吗?” 是啊!我的确这样问过我自己。
但是,既然我现在的角色是一名寿险从业人员,除了完成任务之外,我应当要更明白自己的使。
只为我个人一时的尊严,轻易放弃了一个人,影响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与一个家庭最终所能得到的照护与保障相比,我一时的委屈又算什么。
从业22年来,诸如这样的故事,我亲身经历太多太多了,这一切让我深刻体悟到一件事情:保险的爱是什么?所有的保险保单,最终都将落实为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代表的不单只是金钱的价值,它还涵盖了一个人对于生所能尽到一切的爱与责任,这就是保险的爱,而这种爱的价值,我将称之为一个人的身价。
身为寿险顾问,我们能够为客户做的,不就是不厌其烦地去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使,尽可能地为客户做到最能符其身价的规划吗?因为我们知道那不单单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其中还有爱与责任。
同样地,当我们能够真诚地设身处地为客户如此着想时,我们所能为每位客户所创造的身价,也将等同于我们存在于这个事业中的价值,那是我们在这行业中的身价!
一年多后重温《身价》,触动很大,更深切地感悟到了做为一名寿险从业人员肩上责任的重大。
为勉励自己成为一名尽职的寿险营销员,现摘录《身价》中的《身价》一章以“保险是爱与责任”为题发朋友圈,既为与圈友们共享,更为鞭策自己坚定不移地履行寿险营销员的圣使。
在现今凡事被标签化的时代,人们习惯用价格来定义许多事情。
有一个营销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位寿险从业人员跟一位大老板谈保险,两人坐在老板的豪宅中,望着停在院里的豪华名车,从业人员问这位老板:“某某董事长,你那辆车应该值好几百万吧!”这位大老板很得意地笑着说:“对啊!”从业人员环视一下屋子,又问大老板说:“哇,那你这栋房子现在市价应该快上亿了吧!”,大老板更是得意洋洋地点点头。
这时候从业人员问道:“那你给车子买保险了吗?”老板回答:“当然!”从业人员接着又问:“那房子也保了险吗?”老板回答:“当然保了。
”这时候从业人员看着这位大老板,不急不躁地说:“尊敬的某某董事长,你帮你昂贵的爱车和豪宅都买了保险,那你为什么拒绝我的提议,为自己买保险呢?难道你认为你个人的身价比不上一辆车子和一栋房子吗?” 这个故事,其实反映出多数人对于“身价”的认识仍停留在物质的标签化上。
有钱人认为自己的身份,应该展现在公司市值、豪宅、珠宝名表、豪车、精品服饰等,普罗大众觉得自己的身价是月薪、职业、不动产等等。
大部分人只注意到现在拥有的,却很少人意识到,这一切当人不在的时候,是否还能属于家庭。
就保险的角度来看,保险身价的着重点恰巧相反,保险谈的是今天做明天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年轻时做年老时的准备,健康时做时的准备。
保险谈的都是未来,生终结时的未来,人生遭遇不测时的未来,未来的身价有多少。
然而,正因为多数人对于“身价”只着眼于现在,因此在销售保险时,才需要通过“人”一对一地见面,耐心地说明和引导。
我有一位开饺子馆的客户,他是我另一位客户提供的转介绍名单。
前去拜访之前,我先致电说明来意,接电话的是他太太,电话中太太并没有拒绝我,于是约好时间后,我便依约前往。
我还记得,为避开饺子馆生意最的中午时段,我们约定在下午店内客人最少的时候进行面谈。
没想到,我人才刚坐下,把相关资料摆好准备面谈时,这位饺子馆老板,怒气冲冲地朝着我吼:“你要来谈什么?保险我不用啦!这盘饺子算我请你,你吃一吃快滚!”他一边大喊,一边手往桌上重重放下一盘饺子,另一只手里还拽着一根大汤勺。
当时我简直吓坏了,赶紧收拾东西,告辞离开。
经过了一段时日,我心想,之前在电话中跟太太约好了,为什么老板态度那么坏?我越想越不甘心,于是,我鼓起勇气再次前往。
没想到第二次见面,老板看到我,还是态度恶劣地说:“你又来干嘛?我不需要保险啦!你走,你走。
”我看着他,笑笑地说:“老板,我来吃饺子不行吗?你们家饺子馆难道有规定保险从业人员不准进来吃饺子吗?”经我这一说,老板反而不太好意思了,低声地回答:“喔,要吃饺子喔,那里面坐啦!‘’于是我便选了个位置坐下,点了10个饺子。
这时候忽然进来了四五个彪形大汉,看起来似乎跟老板很熟,他们进来后点了饺子和一些凉菜,坐在我旁边那一桌。
忽然其中有一位大哥看到我放在桌子上的资料,问我说:“小姐,你做保险的啊!”我马上客气地自我介绍:“这位大哥,你好!我是保德信的寿险顾问陈玉婷。
”同时递出我的名片。
这位大哥拿着我的名片,看了看抬起头大声问老板:“老板,你约这个小姐来谈保险喔!”老板一听脸色一沉,马上回答:“没有,她来吃饺子的。
”这时另一位大哥转头扯着嗓门对老板喊:“老板,我告诉你,保险要买啦!那个经常和我们来吃饺子的那个谁啊,他前阵子忽然身体不舒服,结果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然是癌症,已经一个月没来上工了。
”他这句话一落,另一位大哥开始接着对老板说:“老板,我看这个陈小姐人看起来不错,很亲切,你就听她说一下。
”我心想,真是感恩老天啊!这群大哥真是老天派来帮助我的贵人。
就在那群工人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劝说下,老板终于没好气地问我:“那是要多少钱啦?”我回答:“老板,这个我们要先做一下需求分析……” “分析?不用分析!跟我讲多少钱?” 为了不让机会错失,我马上算一下,回答老板:“老板,我大概帮你算一下,以你现在的年纪,买700万保额,大概一年是……”老板一听自言自语:“嗯,好像还可以……” 然后对我大声说:“好吧!你就帮我办一下!”就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我成交了这张保单。
这位老板是位很特别的客户,买了保险之后,每年我约他进行保单周年检视,他总是一再拒绝我,经过了3年,有我接到了他太太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太太唯唯诺诺的声音:“陈小姐,我先生叫我问你,他当年跟你买的那份保险还有效吗?”我听到马上回答:“当然有效啊!”接着那位太太便挂了电话。
隔了两天,太太又打来了:“陈小姐,我先生人在医院,他想要见你。
” 我一听马上跟客户约了时间,没想到一到医院,才发现这位客户已经因为癌症末期,住进安宁病房。
原本身材壮硕的饺子馆老板因为癌症的折磨,整个人瘦成皮包骨。
客户见到我,个问题便是,身故之后,他的寿险理赔金有多少?我告诉他,他有700万的寿险保障。
隔了不到一周这个客户便撒手人寰。
我协助客户家属办完所有的理赔程序之后,将一张700万的支票交到太太和5个孩子手中。
奇妙的是,这一家人在领完理赔金之后,便没有再跟我联系。
4年后,我又接到太太的电话,电话中,太太跟我说:“陈小姐,我们最近搬了家,想问你方不方便过来坐坐。
”我马上开心地答应了,并依约前去探访。
然后我才了解,过去这4年间,这位太太不曾动用过她先生所留下来的那一笔理赔金,她将5个孩子送回乡下娘家,一个人留在台北四处打工,以赚取孩子们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直到今年,她找到市郊这栋性价比高的二手房,才动用当初那笔金额,买下房子,接孩子们回来团圆。
她告诉我,以前开饺子馆租的房子,一直都不是个像样的地方,现在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时候一旁的小女儿开心地插嘴说:‘’陈阿姨,我们现在还有自己的浴室了,不像以前都要用外面的公共厕所。
”听到这句话,我回想起以前去饺子馆时,确实没有卫生间,都要到外面离饺子馆不远处的一处公厕。
小女儿的这番话,让我百感交集,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生怕自己忍不住流下来,于是我借故说去洗手间。
小女儿开心地领着我走到浴室门口,一开门,鲜绿的盆栽,干净的磁砖,连在浴室墙上都贴着五六张装裱好的家庭照,每一张照片都有着父亲和家人照的身影。
这时候,在这些照片的正中间,我发现一张看起来很眼熟的支票复印件,我仔细一看,当下眼泪彻底决堤,那张支票上面的数字清晰地写着柒佰万,正是那张4年前我亲手送到他们手上的理赔支票。
那,我在浴室中整整哭了快半个小时,想起和这位客户次见面时被赶出来的情景,也想起客户答应要买保险但却固执不愿做分析的表情,想起这位一生为家庭努力奉献,却不擅于表达情感的父亲,在临终前问我关于寿险理赔金的时刻…… 我在想,假使当年我因为遭受到无礼的辱骂便放弃了这位客户,假使当时的我,没有厚着脸皮再去第二次,没有那一股不甘心的斗志,那么这一家人现在的人生将会是怎样的呢? 早年因为我的客户名单不多,加上挑战3W的压力,我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不论客户如何拒绝、羞辱,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想尽办法去谈保险。
曾经有位同事跟我说:“玉婷,你何苦要让那些客户这样对你?你不觉得做保险做到这样很没尊严吗?” 是啊!我的确这样问过我自己。
但是,既然我现在的角色是一名寿险从业人员,除了完成任务之外,我应当要更明白自己的使。
只为我个人一时的尊严,轻易放弃了一个人,影响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与一个家庭最终所能得到的照护与保障相比,我一时的委屈又算什么。
从业22年来,诸如这样的故事,我亲身经历太多太多了,这一切让我深刻体悟到一件事情:保险的爱是什么?所有的保险保单,最终都将落实为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代表的不单只是金钱的价值,它还涵盖了一个人对于生所能尽到一切的爱与责任,这就是保险的爱,而这种爱的价值,我将称之为一个人的身价。
身为寿险顾问,我们能够为客户做的,不就是不厌其烦地去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使,尽可能地为客户做到最能符其身价的规划吗?因为我们知道那不单单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其中还有爱与责任。
同样地,当我们能够真诚地设身处地为客户如此着想时,我们所能为每位客户所创造的身价,也将等同于我们存在于这个事业中的价值,那是我们在这行业中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