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一中防疫期间师生一日流程

1年前 (2024-04-22)
阿城一中防疫期间师生一日流程*^_^*   一、师生入校前 1、通校师生(包括临时工,以下简称师生)离家前自测体温,并在钉钉群中打卡上报。
如体温高于37.3°向负责人请假到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负责人身体状况。
2、住校师生在宿舍自测体温,高于37.3°报告值班教师。
值班教师带入观察室,再分别用测温枪、水银体温计测温,体温仍高于37.3°的按规定程序报告、待诊。
3、带好个人防疫包,里面包括水银温度计、酒精消毒湿巾、纸巾、一次性方便袋、口罩(2-3只)等。
4、提倡乘坐私家车或步行,乘坐出租车时尽量戴好符号要求的口罩,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口、鼻、眼。
请提醒家长或接送人员,车辆一律停延川大街距离学校正门(西门)100米外,不要开到校门口,以免拥堵,耽误上、放学时间。
二、师生入校--入楼--入班 早上7:00开始,师生按指定通行大门到达校门后,保持安全间隔,按规定路线有序进入测温通道。
分三步进行,一是鞋底消毒,二是通过测温门测体温,三是免洗洗手液洗手。
体温低于37.3°的师生进入校园;体温高于37.3°(含37.3°)的师生进入测温服务室,再分别用测温枪、水银体温计测温,体温仍高于37.3°的按规定程序报告、待诊。
  经过校门体温检测后,师生保持安全间隔,按照指定路线,经楼门口再次测温。
体温低于37.3°的师生进入教学楼;体温高于37.3°(含37.3°)的师生进入观察室,再次确认体温,体温仍高于37.3°的按规定程序报告、待诊。
教职员工按既定路线进入各自办公室。
学生按既定各自班级路线进入教室,不交叉,进入教室后班主任通过观察、询问了解情况,对重点学生测量体温。
三、课间 1、一般课间 值日班长负责教室学生生管理,保持正常秩序,不聚不打闹;去卫生间师生保持间隔,有序进入,不聚集逗留,不打闹喧哗,便后还要按照卫生间张贴的“7步洗手法”图示认真洗手,也可以回班级自行用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湿巾消毒;去楼外师生保持间隔,到指定区域活动,学生们无论在校园、走廊、楼梯间还是卫生间,均要保持距离,间隔1.5米,不得聚堆聊天或是嬉笑打闹。
上课时有序入楼,安静进入教室。
注意课间通风。
  2、间操时间 师生快速有序到操场直接按体操队形,听从体育老师指挥,按广播指令做广播操。
间操结束后,按体育老师指挥有序离开操场,回到教室。
注意通风。
  四、上课 师生在教室上课时,全程佩戴口罩,实行小班制。
每班学生分成A、B两个教室先后上课(两个教室紧邻)。
学生自习期间同样采取A、B班级分流的形式进行。
A、B教室均单人单桌上课(按指定位置做好),桌子之间拉开距离。
教室及时通风(每天不少于三次),公共区域定时消毒,人走即清洁。
有学生突然发热(或咳嗽、乏力等),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按指定路线带领师生前往观察室,医进行必要的检查问询,同时上报分管校长、校长,时间上报区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及家长并等候家长和疾控中心专业人员。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学校制定了楼内安全通道行走图示。
  五、午休 学生自带午餐或食堂配餐,禁止家长或其他人员送餐。
午餐仍然采取A、B教室分流的形式进行。
同学们用餐时要在属于自己班级的两个教室进行,且要保持距离,单人单桌,同向而坐,。
午餐前后,学生要洗手或用消毒湿巾对手部进行全面、细致消毒。
用餐前取下口罩,装入一次性方便袋,放入书桌内,安静就餐,饭后及时戴上口罩。
班主任进行巡视,做好学生监管,确保学生安全。
1、食堂准备好一次性餐具分装的午餐,按班分别装入保温箱,送教学楼一楼各班指定领餐地点。
每班指定2-4人到一楼大厅取回本班保温箱,到班后将保温箱放在排桌面,订餐的同学自行取餐,回到自己座位用餐,用餐过程中不与他人交流。
注意通风。
2、自带餐的同学,在教室就餐。
3、教师直接在本办公室用餐,不串屋、不流动。
注意通风。
4、班级午检。
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体温的午检测,并做好体温如实登记。
如有特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按规定流程操作,请同学们配。
六、放学 1、实行错峰放学,师生下楼保持间隔,从规定安全疏散通道出楼,按指定路线有序走出校门。
学校带班领导、值班教师及安全保卫人员维持秩序,师生全部离开校园后,封闭校门。
2、放学后直接回家,不要在外逗留,更不要去人群密集处,注意交通安全和做好上放学途中的保护措施。
3、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并妥善处理,立即在流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物品并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七、宿舍进出 1、早上从宿舍离开,在宿舍大厅测温、鞋底消毒,体温正常师生保持安全间隔,按照指定路线,进入教学楼后同上路线。
体温不正常带到观察室进一步测温,体温仍高于37.3°的按规定程序报告、待诊。
2、放学后返回宿舍,在宿舍门口测温、鞋底消毒,体温正常师生保持安全间隔,按照指定路线,进入寝室。
体温不正常带到观察室进一步测温,体温仍高于37.3°的按规定程序报告、待诊。
八、消杀 1、值日生负责课间用清水擦拭讲台桌、电脑按键、门把手等。
晚放学,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拭桌椅。
2、师生彻底离校后,学校消杀人员用喷雾机对教室、走廊、卫生间、楼道等区域进行全面消。
九、消杀要求 1、使用含氯消毒液,按要求配比浓度,消毒人员穿好防护服、戴塑胶手套等,做好防护。
消毒作用30-40分钟后开窗通风。
2、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室内不能留人,点灯即走,在门口挂好“正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提示语,作用30-40分钟后关灯,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
3、每天多次进行通风,早入班前、两次大课间、午休、晚放学等,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注意多穿衣物保暖。
十、其他要求 1、学生要自带水杯。
2、在校期间不得无故离开校园。
3、家长接送学生不要在门口聚集。
4、一定要坚持早晚自测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