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成长——游贝林大河生馆
1年前 (2024-04-22)
生与成长——游贝林大河生馆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在风光无限好的今天,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研学活动——贝林大河生馆。
坐在车上,我一想到能够了解到众多的河流,和许多的珍稀动物,心情便激动不已,真想快点到达。
而下车后,许多动物的雕像就映入我的眼帘,让我更加期待,进博物馆后的景色。
虽然去往展览馆的路途很遥远,但我和朋友们有说有笑,领略了草地的碧绿;树林的茂密;樱花的清香,在不知不觉中便到达了目的地。
根据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6月29日开馆试运营的贝林大河生馆,以环球自然基金会贝林先生捐赠的1400余件动物标本为基础,以大河为背景、以生为主题,呈现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叶尼塞河等世界多条大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这是一个生长在园子里的博物馆,与武汉园博园117座园林景观相得益彰!这是一个可以环游世界的博物馆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从沙漠到草原,从雨林到雪原,在这里环游世界仅需0.5天! 我们一进门,首先来到了序厅。
它以概括的形式展示了地球史、世界大和生演化的基本轮廓。
里面的代表展品有生足迹化石墙、硅化木、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有19块颈椎,适吃植物,生活在两亿年前,身高有7.5cm。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隔着玻璃与展柜看标本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珍品“跳”出玻璃橱窗,展品与参观者零距离这一办展惯例得以实现。
最贴心的设计是,除了屏幕讲解, 还有化石模板摆在这里供你给孩子们现场教学! 这是一个分不清是在旅行还是在参观的智慧型博物馆; 视、听、触、味、嗅全感官之旅,开启沉浸式观展体验:新体验是头顶上明明看到在飞,用单反却怎么也拍不下来的飞鸟;是花丛中乍现的一处绘声绘色的动画科普;是惟妙惟肖的展品上方忽而传来的一阵躁动,从远古穿越而来的万马奔腾…… 我们在亚马孙河流域穿越丛林秘境;在羚羊群边嗅到淡淡的泥腥味儿;和北极熊一起感受北极的严寒…… 当高科技将自然发展演化的过程完整呈现在孩子面前;当我们穿行在同比例制作的各类珍奇动物标本之间;一场从远古穿越到当代,从亚非横跨欧美的历史自然画卷将为你打开! 依托贝林大河生馆丰富的展陈资源设计的一系列特色教育课程都将在此开展。
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互动科普展项等我们来体验~ 当参观完世界十大流域后,我们去做了苔藓微景观生态的小制作。
这个小制作,首先把石子从大到小依次排放,而且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可以每种石头留一点,为之后做装饰,再放入一小袋的泥土,把一朵小草的根插在泥土中,把苔藓和之前剩余的石头,放在泥土的表面,使整个微景观显得更加的充满自然。
这个活动不仅能让我们贴近自然、健康、绿色的生活态度,还能提高创意动手的能力,体会生活之美,从而健康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有人虽然知道怎样去爱护动物,可是他们只会假惺惺地去教育别人,而自己却照样破坏环境,照样兴致勃勃品尝野味。
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群岛上生活的渡渡鸟来说,由于它身上的肉鲜美无比,所以遭到当时人类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纪就已告灭绝。
但是如果当时人们有动物保护意识的话,就不会造成渡渡鸟的灭绝。
还有鲸,鲸不是让你们随意捕杀的,鲸是被杀掉一头就死一头的,不像小鱼小虾那样多,如果我们把鲸杀掉了,那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不是看不到鲸这种动物吗? 现在,有些动物已经灭绝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在风光无限好的今天,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研学活动——贝林大河生馆。
坐在车上,我一想到能够了解到众多的河流,和许多的珍稀动物,心情便激动不已,真想快点到达。
而下车后,许多动物的雕像就映入我的眼帘,让我更加期待,进博物馆后的景色。
虽然去往展览馆的路途很遥远,但我和朋友们有说有笑,领略了草地的碧绿;树林的茂密;樱花的清香,在不知不觉中便到达了目的地。
根据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6月29日开馆试运营的贝林大河生馆,以环球自然基金会贝林先生捐赠的1400余件动物标本为基础,以大河为背景、以生为主题,呈现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叶尼塞河等世界多条大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这是一个生长在园子里的博物馆,与武汉园博园117座园林景观相得益彰!这是一个可以环游世界的博物馆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从沙漠到草原,从雨林到雪原,在这里环游世界仅需0.5天! 我们一进门,首先来到了序厅。
它以概括的形式展示了地球史、世界大和生演化的基本轮廓。
里面的代表展品有生足迹化石墙、硅化木、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有19块颈椎,适吃植物,生活在两亿年前,身高有7.5cm。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隔着玻璃与展柜看标本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珍品“跳”出玻璃橱窗,展品与参观者零距离这一办展惯例得以实现。
最贴心的设计是,除了屏幕讲解, 还有化石模板摆在这里供你给孩子们现场教学! 这是一个分不清是在旅行还是在参观的智慧型博物馆; 视、听、触、味、嗅全感官之旅,开启沉浸式观展体验:新体验是头顶上明明看到在飞,用单反却怎么也拍不下来的飞鸟;是花丛中乍现的一处绘声绘色的动画科普;是惟妙惟肖的展品上方忽而传来的一阵躁动,从远古穿越而来的万马奔腾…… 我们在亚马孙河流域穿越丛林秘境;在羚羊群边嗅到淡淡的泥腥味儿;和北极熊一起感受北极的严寒…… 当高科技将自然发展演化的过程完整呈现在孩子面前;当我们穿行在同比例制作的各类珍奇动物标本之间;一场从远古穿越到当代,从亚非横跨欧美的历史自然画卷将为你打开! 依托贝林大河生馆丰富的展陈资源设计的一系列特色教育课程都将在此开展。
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互动科普展项等我们来体验~ 当参观完世界十大流域后,我们去做了苔藓微景观生态的小制作。
这个小制作,首先把石子从大到小依次排放,而且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可以每种石头留一点,为之后做装饰,再放入一小袋的泥土,把一朵小草的根插在泥土中,把苔藓和之前剩余的石头,放在泥土的表面,使整个微景观显得更加的充满自然。
这个活动不仅能让我们贴近自然、健康、绿色的生活态度,还能提高创意动手的能力,体会生活之美,从而健康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有人虽然知道怎样去爱护动物,可是他们只会假惺惺地去教育别人,而自己却照样破坏环境,照样兴致勃勃品尝野味。
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群岛上生活的渡渡鸟来说,由于它身上的肉鲜美无比,所以遭到当时人类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纪就已告灭绝。
但是如果当时人们有动物保护意识的话,就不会造成渡渡鸟的灭绝。
还有鲸,鲸不是让你们随意捕杀的,鲸是被杀掉一头就死一头的,不像小鱼小虾那样多,如果我们把鲸杀掉了,那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不是看不到鲸这种动物吗? 现在,有些动物已经灭绝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