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育人才 智慧管理显效能——袁成名校长工作室跟岗活动简讯
1年前 (2024-04-22)
深耕文化育人才 智慧管理显效能——袁成名校长工作室跟岗活动简讯ll 5月13日5月17日,按照广州大学培训学院的统一安排,2019年广州市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白云学员到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跟随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培训学院教授、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袁成校长学习学校管理方法和为师为人之道。
白云学员在庄重的升旗仪式下开启了跟岗学习旅程,袁成校长首先向学员们详细地介绍了六十五中学的历史、文化与精内涵。
通过袁校长的介绍与解读,学员们了解了六十五中学是一所为国而生的学校,六十五中学的鼻祖伍庸伯是一位说到做到的大儒。
学员们深深为学校的爱国精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所震撼。
73年来,“为国成才”已经成为六十五中人的自觉追求、精内核和文化基因。
袁成校长告诉学员,校长最关键的是建设好学校文化,凝聚精力量。
袁成校长亲自带学员们参观校园,他从庸伯学院讲起,重点解读了书院的功能与书院建设的意图。
对联“道致广大,学尽精微”八字道出了65中人读书做人的境界。
整个书院设计分为几大版块:藏书、讲学、记事、荣誉等,每一版块都有其特定功能。
袁校长还为学员们介绍了65中学发展规划,根据文化统领的思路分区建设。
一是读书天地,开放的读书平台与庸伯书院联成一体。
二是生态长廊,让学生懂得“时”的重要,尊重大自然。
三是未来学习中心,这个中心根据“學”的内涵建设的,把世界最好的学习资源集中这一区域,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格局。
随后袁校长在会议室分享了他的教育经历,并就他从2015年10月来到65中后在学校文化传承、教师发展、智慧教学、集团办学的几大亮点工程,向学员们一一传道。
1.文化传承袁成校长认为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就是文化教育,65中办学70多年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校祖庸伯先生是哲学家、爱国将领、大儒的身份,与65中的“三为”教育十分契,65中地处江高镇爱国西路,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这的确是个孕育杰出人物的沃土,袁校长自2015年10月底来65中报到任职校长后,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深耕庸伯书院文化内涵,用庸伯文化全校师生共同追求:做一个大学问的人,言行一致的人,自如的人,有家国情怀的人,有大爱的人,一个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好人!2.教师发展2016年,袁成校长在65中提出“教师群体工程”的目标。
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优秀、,不能平凡,不能所谓“佛系”。
他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现在,影响的是他们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因为教师待遇相对提高了就而不作为;相反,我们更要担得起“教师”这一身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因为学生的阶段培养具有不可逆性,要想学生,首先必须教师!他认为教育的公平在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样、教师群体。
如今,在65中,追求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学校的“教师群体工程”实施三年来,65中涌现出一大批市、区骨干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22.77%,打造一支勤奋、求真、智慧、创新的教师团队,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3.智慧教学社会对公平、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如何做到高质量?如何达到孔圣人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能过去很难办到,但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建设应该说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65中的物理学科成绩在全区、全市都突出,除了传帮带激发不同层次教师的活力和创新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物理学科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和即时反馈助力课堂教学。
袁校长还谈到对“学”的理解,特别强调古代学字更多地是强调与书的交流,与同伴老师的交流,而这互动交流是在老师的扶助下完成,这才算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所以交流互动是学习的关键;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智慧课堂地解决了“时”的问题,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目前65中已成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市智慧校园实验校优秀案例学校、融创新试点校,将来学校将融更多资源建成未来学习中心,办成有特色的智慧校园。
袁成校长告诫每一位校长,办教育不能等,我们一方面要明确中国教育2035年发展目标,主动作为。
更要明白,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选择或被选择到更多更好的资源落户学校,更利于学校的未来发展。
4.集团办学目前65中教育集团已是一家十口,袁成校长认为集团办学不能只是规模上做大,更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行为,强调集团文化、精的。
作为集团总校,不能只是示范,而需要对集团其他学校的,因为示范只是自己好,是带着大家一起走向优秀。
真正发挥集团的优势是让10所成员校的师生实现文化精、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共享,从而助力白云区的教育优质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为专家、学者型的袁成校长,向学员一言道出办学生存发展的真谛:在当前老百姓对高品质教育需求日益迫切的形势下,提高服务质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他勉励刚踏上校长岗位的学员们,无论体制是公办还是民办,作为一校之长,不能只想维持现状,事实上没有维持的局面,每一位都要有危机感!未来将会吸引秀的人来从事教育,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做教育理想的追梦人…… 五天的跟岗学习活动,学员们分别参观了北校区、南校区、集团下属实验学校---梓元岗中学,并观摩教师家常课10节,参加科组活动集体备课1次,观摩家长会一场,观摩集团行政会一次,参加区杨局对65中高三备考工作调研会一次……充实的安排,满满的收获,学员们全方位感受到65中教育集团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办学特色、丰硕的办学成果;感受到袁成校长的大家风范、人格魅力、管理智慧和管理效能;认识到学校的文化、校长的理念与个人魅力、视野格局、主动作为、时代要求、教师发展等元素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重要;明白了“维持现状就是退步,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发展”的道理;意识到团队和师生的和谐关系对提高办学质量的作用;感悟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迈进一步一步的意义。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相信,一群拥有教育情怀的学员在袁校长的下,在六十五中学的爱国精、庸伯文化激励下必能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逐梦前行!
白云学员在庄重的升旗仪式下开启了跟岗学习旅程,袁成校长首先向学员们详细地介绍了六十五中学的历史、文化与精内涵。
通过袁校长的介绍与解读,学员们了解了六十五中学是一所为国而生的学校,六十五中学的鼻祖伍庸伯是一位说到做到的大儒。
学员们深深为学校的爱国精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所震撼。
73年来,“为国成才”已经成为六十五中人的自觉追求、精内核和文化基因。
袁成校长告诉学员,校长最关键的是建设好学校文化,凝聚精力量。
袁成校长亲自带学员们参观校园,他从庸伯学院讲起,重点解读了书院的功能与书院建设的意图。
对联“道致广大,学尽精微”八字道出了65中人读书做人的境界。
整个书院设计分为几大版块:藏书、讲学、记事、荣誉等,每一版块都有其特定功能。
袁校长还为学员们介绍了65中学发展规划,根据文化统领的思路分区建设。
一是读书天地,开放的读书平台与庸伯书院联成一体。
二是生态长廊,让学生懂得“时”的重要,尊重大自然。
三是未来学习中心,这个中心根据“學”的内涵建设的,把世界最好的学习资源集中这一区域,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格局。
随后袁校长在会议室分享了他的教育经历,并就他从2015年10月来到65中后在学校文化传承、教师发展、智慧教学、集团办学的几大亮点工程,向学员们一一传道。
1.文化传承袁成校长认为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就是文化教育,65中办学70多年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校祖庸伯先生是哲学家、爱国将领、大儒的身份,与65中的“三为”教育十分契,65中地处江高镇爱国西路,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这的确是个孕育杰出人物的沃土,袁校长自2015年10月底来65中报到任职校长后,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深耕庸伯书院文化内涵,用庸伯文化全校师生共同追求:做一个大学问的人,言行一致的人,自如的人,有家国情怀的人,有大爱的人,一个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好人!2.教师发展2016年,袁成校长在65中提出“教师群体工程”的目标。
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优秀、,不能平凡,不能所谓“佛系”。
他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现在,影响的是他们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因为教师待遇相对提高了就而不作为;相反,我们更要担得起“教师”这一身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因为学生的阶段培养具有不可逆性,要想学生,首先必须教师!他认为教育的公平在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样、教师群体。
如今,在65中,追求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学校的“教师群体工程”实施三年来,65中涌现出一大批市、区骨干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22.77%,打造一支勤奋、求真、智慧、创新的教师团队,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3.智慧教学社会对公平、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如何做到高质量?如何达到孔圣人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能过去很难办到,但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建设应该说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65中的物理学科成绩在全区、全市都突出,除了传帮带激发不同层次教师的活力和创新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物理学科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和即时反馈助力课堂教学。
袁校长还谈到对“学”的理解,特别强调古代学字更多地是强调与书的交流,与同伴老师的交流,而这互动交流是在老师的扶助下完成,这才算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所以交流互动是学习的关键;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智慧课堂地解决了“时”的问题,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目前65中已成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市智慧校园实验校优秀案例学校、融创新试点校,将来学校将融更多资源建成未来学习中心,办成有特色的智慧校园。
袁成校长告诫每一位校长,办教育不能等,我们一方面要明确中国教育2035年发展目标,主动作为。
更要明白,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选择或被选择到更多更好的资源落户学校,更利于学校的未来发展。
4.集团办学目前65中教育集团已是一家十口,袁成校长认为集团办学不能只是规模上做大,更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行为,强调集团文化、精的。
作为集团总校,不能只是示范,而需要对集团其他学校的,因为示范只是自己好,是带着大家一起走向优秀。
真正发挥集团的优势是让10所成员校的师生实现文化精、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共享,从而助力白云区的教育优质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为专家、学者型的袁成校长,向学员一言道出办学生存发展的真谛:在当前老百姓对高品质教育需求日益迫切的形势下,提高服务质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他勉励刚踏上校长岗位的学员们,无论体制是公办还是民办,作为一校之长,不能只想维持现状,事实上没有维持的局面,每一位都要有危机感!未来将会吸引秀的人来从事教育,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做教育理想的追梦人…… 五天的跟岗学习活动,学员们分别参观了北校区、南校区、集团下属实验学校---梓元岗中学,并观摩教师家常课10节,参加科组活动集体备课1次,观摩家长会一场,观摩集团行政会一次,参加区杨局对65中高三备考工作调研会一次……充实的安排,满满的收获,学员们全方位感受到65中教育集团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办学特色、丰硕的办学成果;感受到袁成校长的大家风范、人格魅力、管理智慧和管理效能;认识到学校的文化、校长的理念与个人魅力、视野格局、主动作为、时代要求、教师发展等元素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重要;明白了“维持现状就是退步,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发展”的道理;意识到团队和师生的和谐关系对提高办学质量的作用;感悟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迈进一步一步的意义。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相信,一群拥有教育情怀的学员在袁校长的下,在六十五中学的爱国精、庸伯文化激励下必能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