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分标准
1年前 (2024-04-22)
作文评分标准张老师 张老师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作文好坏仅仅取决于孩子看书的多少,更有甚者,给孩子们买些同步作文,每次孩子遇到同类作文,让孩子看一下,或者模仿者写一篇就行了。
其实这样往往无形中遏制了孩子们原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人云亦云,没有新意。
更严重的可能是造成孩子过分依赖范文的情况。
还有些家长,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总是取决于孩子在这篇文章中用力多少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句子。
所以造成部分孩子一味的追求文章的华丽而忽略了文章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空壳”文章。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作文,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自然要求也不同。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可急于求成。
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给孩子鼓励,首先帮孩子们打消写作的恐惧心理,让孩子从心理上正确认识作文的意义。
这里我找了一些地区的作文评价标准,摘抄下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希望大家能给孩子的作品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细腻的呵护!1、改变作文没有满分的观念,只要符要求者,就可以得满分。
2、重内容,重真情实感,重创新轻模仿。
3、激励为主,不吝啬分数。
4、作文内容分数值(100分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30分)(附标题可占5分)内容相符具体(20分)条理清楚、段落分明(20分)语句通顺(20分)会用标点,错别字少(10分) 5、评分参考:(30分标准)一类文(90—100)(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80—89)(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60—79)(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类文(40—59)(12—18):不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五类文(39分以下)(0—12):内容有错误,语句表达很差,不会使用标点,错别字很多。
这种评定法还可规定,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5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项目/得分一等得分标准二等得分标准三等得分标准本项得分字迹(15分)字迹工整、美观字数达标 (12-15)字迹比较工整、美观字数相差不超过50字(8-11)书写不够认真,错别字较多,文章在300字以内(5-7)题目(5分)清晰新颖 (5)有清晰题目(3)没有题目(0)标点(5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错误在5处以内(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或没有标点(2-3)内容(30分)精心选材,内容具体,有明确的中心,描写生动而细致(25-30)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没有描写(20-24)跑题或重复罗嗦,不知所云(15-19) 层次(10分)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顺序 (8-10)能分段写作(5-7)没有分段(2-4)详略(10分)文章有详略区分,有一个或两个重点段 (8-10)记流水帐(5-7)内容非常简单,叙述不完整(2-4)语言(20分)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15-20)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常用的修辞方法(12-14)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8-11) 总分(100) 南方某地三年级期末考试作文评价建议评价建议说明: 1.想象理。
所写童话故事完整、想象理的得2分。
不太理的得1分。
2.表达有序。
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得3分。
顺序颠倒,条理不清的酌情给分。
3.表达通顺。
语言通顺、连贯,文章中句与句之间联系自然、紧密,得4分。
有1-2处明显问题的,得3分有3-5处明显问题,得2分。
有5处以上明显问题的,得2分以下。
4.表达具体。
表达具体的,得5分,不够具体无特点的酌情给分。
5.表达生动。
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和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文章可读性强,得2分。
其余酌情给分。
6.常规要求。
1处标点或1个错别字不扣分,2处标点或2个错别字扣0.5分,以此类推。
同一字重复错误不累计。
某地四年级作文评分标准测试时间为35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参考以下标准。
1.意思表述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字数不少于250,可评为“优”。
2.表述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字数不少于200,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习作字数在200以下。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 天津市某地五年级作文评分标准分四类给分:一类文(33—35分):感情真实,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二类文(28—32分):感情真实,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三类文(25—27分):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较通顺;书写工整。
四类文24分以下,教师酌情给分。
深圳市某地六年级作文评分标准一类:90分以上(27-30分):1.字迹工整、美观;2.写作文题目;3.语句通顺流畅优美,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会引用学过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4.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恰当地使用修饰性的词语;5.能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分段写作,层次分明;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字数在300字以上。
二类:80分以上(24-27分):1.字迹比较工整、美观;2.写作文题目;3.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会引用学过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4.内容较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能使用修饰性的词语;5.能分段写作;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字数在250~300字。
三类:70分以上(21-24分):1.书写不够认真;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干巴,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5.字数在200~250字。
四类:60分以上(18-21分):能围绕一个中心写,表达有一些毛病,但基本连贯。
五类:60分以下(18分以下):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罗嗦,或不知所云;4.标点符号错误明显;5.跑题;6.字数在200字以下、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干脆空白。
1—2年级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原10条,现7条,更紧凑)(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4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原8条,现6条)5—6年级(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调整,原第8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调整)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删:学写读书笔记)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其实这样往往无形中遏制了孩子们原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人云亦云,没有新意。
更严重的可能是造成孩子过分依赖范文的情况。
还有些家长,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总是取决于孩子在这篇文章中用力多少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句子。
所以造成部分孩子一味的追求文章的华丽而忽略了文章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空壳”文章。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作文,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自然要求也不同。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可急于求成。
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给孩子鼓励,首先帮孩子们打消写作的恐惧心理,让孩子从心理上正确认识作文的意义。
这里我找了一些地区的作文评价标准,摘抄下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希望大家能给孩子的作品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细腻的呵护!1、改变作文没有满分的观念,只要符要求者,就可以得满分。
2、重内容,重真情实感,重创新轻模仿。
3、激励为主,不吝啬分数。
4、作文内容分数值(100分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30分)(附标题可占5分)内容相符具体(20分)条理清楚、段落分明(20分)语句通顺(20分)会用标点,错别字少(10分) 5、评分参考:(30分标准)一类文(90—100)(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类文(80—89)(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类文(60—79)(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类文(40—59)(12—18):不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五类文(39分以下)(0—12):内容有错误,语句表达很差,不会使用标点,错别字很多。
这种评定法还可规定,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5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项目/得分一等得分标准二等得分标准三等得分标准本项得分字迹(15分)字迹工整、美观字数达标 (12-15)字迹比较工整、美观字数相差不超过50字(8-11)书写不够认真,错别字较多,文章在300字以内(5-7)题目(5分)清晰新颖 (5)有清晰题目(3)没有题目(0)标点(5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错误在5处以内(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或没有标点(2-3)内容(30分)精心选材,内容具体,有明确的中心,描写生动而细致(25-30)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没有描写(20-24)跑题或重复罗嗦,不知所云(15-19) 层次(10分)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顺序 (8-10)能分段写作(5-7)没有分段(2-4)详略(10分)文章有详略区分,有一个或两个重点段 (8-10)记流水帐(5-7)内容非常简单,叙述不完整(2-4)语言(20分)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15-20)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常用的修辞方法(12-14)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8-11) 总分(100) 南方某地三年级期末考试作文评价建议评价建议说明: 1.想象理。
所写童话故事完整、想象理的得2分。
不太理的得1分。
2.表达有序。
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得3分。
顺序颠倒,条理不清的酌情给分。
3.表达通顺。
语言通顺、连贯,文章中句与句之间联系自然、紧密,得4分。
有1-2处明显问题的,得3分有3-5处明显问题,得2分。
有5处以上明显问题的,得2分以下。
4.表达具体。
表达具体的,得5分,不够具体无特点的酌情给分。
5.表达生动。
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和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文章可读性强,得2分。
其余酌情给分。
6.常规要求。
1处标点或1个错别字不扣分,2处标点或2个错别字扣0.5分,以此类推。
同一字重复错误不累计。
某地四年级作文评分标准测试时间为35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参考以下标准。
1.意思表述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字数不少于250,可评为“优”。
2.表述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字数不少于200,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习作字数在200以下。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 天津市某地五年级作文评分标准分四类给分:一类文(33—35分):感情真实,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二类文(28—32分):感情真实,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三类文(25—27分):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较通顺;书写工整。
四类文24分以下,教师酌情给分。
深圳市某地六年级作文评分标准一类:90分以上(27-30分):1.字迹工整、美观;2.写作文题目;3.语句通顺流畅优美,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会引用学过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4.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恰当地使用修饰性的词语;5.能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分段写作,层次分明;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字数在300字以上。
二类:80分以上(24-27分):1.字迹比较工整、美观;2.写作文题目;3.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会引用学过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4.内容较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能使用修饰性的词语;5.能分段写作;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字数在250~300字。
三类:70分以上(21-24分):1.书写不够认真;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干巴,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5.字数在200~250字。
四类:60分以上(18-21分):能围绕一个中心写,表达有一些毛病,但基本连贯。
五类:60分以下(18分以下):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罗嗦,或不知所云;4.标点符号错误明显;5.跑题;6.字数在200字以下、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干脆空白。
1—2年级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原10条,现7条,更紧凑)(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4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原8条,现6条)5—6年级(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调整,原第8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调整)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删:学写读书笔记)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