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基地参观记

1年前 (2024-04-22)
成都大熊猫基地参观记云水闲梦 前年去汉中华阳古镇,参观过那里的大熊猫,一大一小两只熊猫,吃竹子,爬梯架,捉迷藏,挺讨游客欢喜的。
而今天专门去成都的大熊猫基地参观,看一大群国宝,那又是怎样一幅场景呢? 熊猫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的斧头山上,离市区不远,乘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基地占地560亩,是世界上的熊猫繁育科研机构。
据科学统计,全世界野生熊猫只有1590多只,人工繁育熊猫548只,加起来总共只有2000多只,大熊猫现存数量极少,是中国特有的国宝,是和平使者的形象代言。
  恰逢春夏交替之际,沿途的风景树全都笼满了绿意,叶子呈嫩绿,浅绿,翠绿,墨绿等多种绿色,在同一株树上,绿得错落有致。
树与树之间,偶有一株,或者几株迟开的樱花衬着,花隐叶间,若隐若现,本身就是一种美了。
检票,进入基地大门,人流如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的前进着。
沿着参观路线,我们先到了大熊猫别墅,由于来的太早,8点多一点儿,早风乍寒,别墅的熊猫出来活动的极少,只见一只棕色的大熊猫在活动,它来回的在踱着步子,是在晨练?还是在思考问题?它真像一位智者,遇到游人沉着冷静,不论你对着它怎样拍照,它都是闲庭信步。
它对面的大树上栖有两只孔雀,垂着长长的羽毛,颀颀美丽。
孔雀的歌声清脆响亮,划破了寂静的天空,引来了不少游客围观。
棕熊猫,孔雀,色彩,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最为隐秘的。
草本呈现出来的颜色,与它们身处的环境气氛高度契。
  跟导游进了大熊猫太阳产房,太阳产房依山而建,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以造园的手法,集山野的石、树、竹等自然风光于园内,再辅之以人工梯架、假山、溪水、熊猫别墅于园内,供大熊猫吃喝玩乐。
也许是我们来的太早了,阳光还没有暖和起来,太阳房的熊猫只有4只出来了,吃竹笋的那只最活泼,右手拿的还没有吃完,左手就伸到大箩筐里抓,而且一抓就是一大把,看它那贪食样子,笑坏了四周的游客。
有两只比赛爬树的小熊猫,它们爬上了同一棵高树,动作敏捷,迅速地爬到了树梢高处,在适的树杈间做鬼脸,互相逗乐,玩累了,便耷拉在树梢顶枝间,呼呼大睡起来了,看客们赞叹不已,纷纷为它们拍下了可爱的照片。
在阳产房的展播厅里观看了养殖大熊猫的专题片,了解了熊猫的六大生活习性。
熊猫喜欢独来独往,过着独居的生活;熊猫性情温顺,憨态可掬,逗人喜爱,初见人时,往往用前掌遮面,有“熊猫小姐"之称;竹子是大熊猫的,它吃食时间达14个小时以上,进食40公斤,养殖熊猫不仅食竹子,还有奶、蛋、蔬菜、窝头、水果等营养餐;熊猫醉水,是说熊猫有嗜饮的习惯,一旦找到水源便开怀畅饮;爬树,是熊猫的喜爱,它们喜欢爬到树上晒太阳,追逐玩耍,甚谈恋爱;熊猫不惧严寒,从不冬眠,有“第四冰川走过来的勇士”称号。
  太阳暖和起来了,游客们热的纷纷脱掉了外衣,月亮产房熊猫个个都活跃起来了。
1号熊猫,个头不算大,灵巧多动,它从石山上慢慢走下来,在竹子边逗了几个圈,开始爬树干了,两后脚磴地,踮起身子,两前肢搭树,向上一纵身,蹭蹭地就爬了老高,游客们看到它精彩的演出,激动地掌声不断。
2号大熊猫和3号小熊猫聚在一起,像一对母子,最初是2号大熊猫伸直身子,伸长前臂,从高的筐子里拿出了几根竹笋,分给了3号小熊猫吃,自己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小熊猫吃过一阵子后, 2号大熊猫就半搂着3号小熊猫,轻抚轻拍着3号的背,似乎在哄娃娃睡觉,3号也时而不时地轻吻2号,这对母子的细腻情感,吸引了许多带着孩子的游客,她们在给孩子描述熊猫母子的故事,就像在给眼前的动画片现场配音,那画面那声音,多么感人啊! 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就连动物也不例外。
  ,经过了天鹅湖,园地里,这样的湖只有一个。
湖边的苇草长出水面,不到1米高,湖中的天鹅踩在水上舞蹈,一个一个全是黑色的,它们在和水中自己的倒影比美,这支队伍是那么兴奋,那么活跃,仿佛踩着的每一个水点都是温暖、欢乐、幸福。
  熊猫基地有许多竹子,竹林成片,茂密苍翠,绿竹一望无际。
春风从竹梢拂过,竹子在风中簌簌作响,一时间,隐入竹海深处,随意拍几张照,都有镜头感。
竹叶好拍,总是清清爽的绿。
看竹子、竹叶,想画家画熊猫吃竹子的画法,实在是从真实中提炼出来的。
基地里, 但凡我眼睛能收敛到的地方都是那样新鲜,包括那些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把熊猫作为和平友好礼物赠送旳事迹和图片,都是那么新鲜美好。
我很自然地让自己沉浸在这春天洁净的安静里。
阳光落在身上,有了温度,洁净透明的光线被心灵接受了,我该感谢这春光里的熊猫乐园,使我的整个内心都明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