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教育局2019年“学课标、促”中小学音乐全员集中培训

1年前 (2024-04-22)
焦作市教育局2019年“学课标、促”中小学音乐全员集中培训邱媛媛 为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广大教师对国家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促进业务水平和教育质量。
在焦作市教育局师训科及相关领导的精心安排下,焦作市五城区和市直学校音乐学科全体教师,以及六县(市)普通高中音乐学科全体教师,于2019年1月12日在焦作市实验中学开展了2019年度中小学教师“ 学课标 促”全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1.专家做专题讲座。
2.现场微型课示范(3节)。
3.设计思路讨论。
4.专家点评。
5.互动交流。
1月12日焦作市音乐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上午八点到位,做好准备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保障培训的顺利开展。
  早上八点,学员来到焦作市实验中学报告厅。
名师工作室成员已经布置好了会场,学员们有序的进行二维码签到入场。
焦作市师训科刘小雨科长和专家杜宏斌教授已经到达会场。
  学员入场的同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薛斐老师帮助专家做好准备工作。
  八点半,会场座无虚席。
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薛斐宣布焦作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全员培训正式开始!焦作市师训科刘小雨科长介绍此次培训的学习意义、内容,明确培训纪律。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薛斐老师,简单介绍了近年来焦作市师训科为广大教师们创造的学习机会。
老师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焦作市师训科及相关领导。
专家简介:杜宏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青年科研标,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湖州市首批小学音乐教学骨干,湖州市中小学批名教师,安吉县十佳青年。
曾获全国音乐优质课现场观摩比赛二等奖、浙江省音乐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湖州市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一等奖等。
多项科研课题获奖,其中一项课题在浙江省实验学校十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远道而来的杜宏斌教授从课标设置的角度为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细致的讲解和详尽的案例分享。
  杜教授详细介绍了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生动形象地把音乐和旋律图谱结起来。
让学生看旋律图谱,把律动作为对音乐的记忆所作出的反应,学生的感知更加直观,创编也更加简单容易。
从而培育和发展审美感知和核心素养。
针对不同的乐曲,一一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举例,并带领老师们进行旋律的体验。
简单高效的方法,带动了全场教师的积极性。
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杜教授观点:音乐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
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谈一谈三节课。
不同音乐语境下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对历史文化最鲜活的体现。
小学和初中高中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角度不同,鉴赏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老师们认真记录,积极参与体验。
  上午的活动结束,名师工作室集体影留念。
下午的活动由段鑫老师主持,段老师介绍了三位做课教师。
下午节微型课,是来自郑州市36中学的张惠平老师,她从事高中音乐教学二十二年,教学上总结了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优质课大奖,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省级市级教学论文奖和教学成果奖,2011年参加河南省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张老师的课《独特的民族风——多彩的民歌》用藏语音乐带领我们感受了藏族民歌独特的风格及藏族的风土人情。
张老师课堂设计,作用于孩子的情感世界,设置了很多学生参与的环节,注重学生的体验。
整个课堂,教师自然,结音乐要素,通过聆听探讨和感受,体会民歌题材,感受民歌的陈词。
还总结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问题的设置教师精心安排,教师打节拍,引导学生参与。
注重学生张嘴唱,亲身体验,对乐曲的感受更深刻。
第二节微型课,是来自博爱县玉祥中学的李琳老师。
李老师结中国戏曲脸谱、戏歌和戏曲表演动作,让学生全面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课堂有互动,有体验,内容设计理丰富。
  李琳老师教态大方自然,教唱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非常专业,展现了焦作市音乐教师的风采。
  来自焦作市十一中的韩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高中音乐欣赏课《鼓乐铿锵》。
通过她的讲解,老师们认识了花盆鼓,感受了中国鼓乐的节奏美和力量之美!在她的引导下,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作曲程式和中国传统民乐的魅力。
  韩老师精彩的演奏,使整个会场气势高涨,老师们纷纷跟着节奏学习打鼓。
🥁   通过韩冰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我们对中国民乐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的感觉是找到了民族自豪感,明白作为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精气!   老师们认真记录每节课的亮点。
三节课后,杜宏斌教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杜教授先鼓励了我们的做课老师,他说:三节微型课以生动清晰的形式把课堂展现出来,很直观很新颖! 的惊喜就是这次的三节课都是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了河南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我体现出了到我们国家近年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体现了教师们对于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的重视。
三位教师的精彩展示,体现了河南文化大省的厚重的文化底蕴。
感受到河南教师在民族文化这一块走在了最前面,我们的音乐教师都有着很深的民族文化情怀。
  杜教授还具体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全方位的做了详尽的点评,并且一一举例分析对比,为每节课找到更好的方法。
通过老师的点评,让我们明白要想上好一节课,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储备,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技能的训练,从哪些角度出发。
专家的分析,让学员们感觉到前进的动力和压力。
  焦作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员邱建新老师上台发言。
他总结了音乐教学的四个维度,和教师教学中应把握的六个度。
简短的总结既是对老师们的鼓励,也是对老师们的鞭策。
简短的发言,老师们深深记住了他的一句朴实的话:不要让培训走走过程,要学会学以致用,真正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老师们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要让所学的知识,真正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然后让广大学生受益。
这才是培训的意义!   ,主持人段鑫老师,对这次活动做了精彩的总结!并宣布此次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段老师说: 首先,非常感谢焦作市教育局师训科及相关领导,为我们提供的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
感谢远道而来的杜宏斌教授对课标的细致讲解,对音乐欣赏案例的分析。
杜教授从音乐课欣赏的课标设置的角度为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细致的讲解和详尽的案例分享,通过杜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围绕哪些角度设置目标。
通过杜教授对不同的乐曲耐心的分析,带领大家体验感受乐曲。
让我们迅速掌握高效的音乐欣赏方法。
对我们的教学帮助很大。
感谢三位教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教学案例。
希望老师们回去把今天杜教授所讲和老师的案例认真分析,总结。
达到学以致用,结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加完善。
希望我们共同学习,努力进步。
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把音乐教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尧舜时期。
《尚书·尧典》中就有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的记载:“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就是说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思想品质。
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要有为民族塑灵魂的使感和责任感。
让使感和责任感带动我们去学习更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希望老师们回去把今天杜教授所讲和老师的案例认真分析,总结。
达到学以致用,结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加完善。
希望我们共同学习,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