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托,共创奇迹
1年前 (2024-04-22)
生死相托,共创奇迹Ice 来自陕西的陈先生,今年56岁,1984年就确诊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8年前开始出现心悸、气短的症状,每次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房扑动”,予药物治疗后均未能转复,后行电复律恢复窦律。
5年前陈先生再次发作心悸,证实为“心房扑动”,又予电复律治疗。
2年前开始,陈先生心悸发作频繁,多次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几经辗转,于2016年6月北京阜外医院就诊,建议行射频消融术,但心脏超声检查提示陈先生左心房明显扩大(前后径约59mm,通常手术上限为50-55mm),射频消融手术风险极高,而且成功率低于20%,由于陈先生近年来饱受病痛折磨,辗转多家医院均无明显改善,手术意愿强烈,下定决心搏一搏,经牛国栋主任带领精英团队全方位综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后,于2016年6月26日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克服穿刺困难,最终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术后陈先生的心律终于恢复了正常,此后陈先生坚持规律复诊,2年未再出现心房扑动。
然而,4个月前,陈先生又出现了心悸、四肢乏力的症状,便立即到当地医院做了心电图,提示为“心房扑动”,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率一直140次分,居高不下,由于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陈先生予药物保守治疗后出院了。
但是出院后,陈先生症状一直无明显好转,再一次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就在陈先生感觉无望无助的时候,陈先生经过打听得知牛国栋主任坐诊“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后,立刻买了飞往昆明的机票,并顺利找到了牛国栋主任,陈先生和家属把一丝希望全部寄予在这里。
入院后,经过严密和完善的术前检查,由于肥厚性心肌病的原因,陈先生的心脏比2年前更大了,左心房达到了64mm,加之陈先生是二次手术,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可想而知。
最终,牛国栋主任携手“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管委会主任郭涛教授,针对陈先生的病情展开深入讨论,由于陈先生目前的希望为射频消融治疗终止房扑,否则面临的下一步就是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丧失日常生活质量,同时有可能危及生,或者接受心脏移植。
但是,术中并发症风险极高,且可能需要外科开胸处理,危及生;同时即使手术取得急性成功,如何避免未来心脏病变的进展导致再发新的房扑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经过数日的反复评估,并多次与陈先生及家属沟通手术风险情况,陈先生出于对牛主任医术及人品的信任,坚持手术,最终云阜心律失常团队下定决心,为了恢复患者的健康,也为了不辜负患者的信任,接受这次挑战,经过严密讨论共同制定了手术方案及保障患者安全措施的风险处置预案。
终于盼到了手术那天的到来,2018年8月23日牛国栋主任带领云阜心律失常精英团队为陈先生开展射频消融术,术中发现陈先生左心房容积350ml,是普通心房的3-4倍!这是目前已知的接受射频消融的左心房之一! 术中使用进的CARTO 3系统的版本,并使用压力导管以及星型标测电极导管精细构建左房解剖模型,证实陈先生的左房存在肺静脉的解剖变异:右侧房顶部有一条肺静脉分支,如图可见三维解剖建模结果和左房CT影像完全吻。
这为手术又增加了新的难度! 通过高精密度标测左房电压标测提示左房后壁和二尖瓣峡部有大片坏死心肌,而这只是本次心房扑动发生的原因之一。
同时心脏外有血管走行于左心房表面,通过严密的标测证实,正是这条非常细小的存在于心脏外膜的血管才是发生本次心房扑动的元凶。
术中,在压力导管的辅助下,首先完善全部肺静脉的隔离,包括顶部肺静脉,同时经过对这条血管进行消融,由于血管壁极薄,且残余的肌肉主要位于游离壁一侧,所以在该处治疗的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需要心脏开胸抢救。
最终经过胆大心细的判断与尝试,心房扑动成功终止! 但手术还没有结束,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为了限度减少远期房扑复发几率,牛主任继续针对其他类型房扑可能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处理,直到全部潜在病灶均达到治疗目标才结束了手术。
术后陈先生开心地说道:“牛主任救了我两次生,我又重获了!” 2018年8月23日,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这天在牛国栋主任的带领下,云阜心律失常中心、导管室、超声科等医护团队精心协作,为拯救生,迎接超高难度手术的挑战,经过4个小时的艰苦奋斗,而这只是为了能够使一名普通患者的心脏能够再获! 云阜三病区心律失常中心的诊疗范围:1.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及晕厥的诊断和治疗;2.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上速、室早、室速、房扑、房颤等;3.心脏起搏器治疗,包括单腔双腔起搏植入治疗心动过缓,CCM及CRT治疗心力衰竭,植入ICD预防猝死等;4.射频消融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 5.各种心脏起搏器的术后随访;6.左心耳封堵术,为血栓高危的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中风提供新的治疗选择;7.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射频消融术;8.心内膜活检术。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将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心血管病防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用心守护健康”的路上,砥砺前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18年9月20日
5年前陈先生再次发作心悸,证实为“心房扑动”,又予电复律治疗。
2年前开始,陈先生心悸发作频繁,多次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几经辗转,于2016年6月北京阜外医院就诊,建议行射频消融术,但心脏超声检查提示陈先生左心房明显扩大(前后径约59mm,通常手术上限为50-55mm),射频消融手术风险极高,而且成功率低于20%,由于陈先生近年来饱受病痛折磨,辗转多家医院均无明显改善,手术意愿强烈,下定决心搏一搏,经牛国栋主任带领精英团队全方位综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后,于2016年6月26日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克服穿刺困难,最终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术后陈先生的心律终于恢复了正常,此后陈先生坚持规律复诊,2年未再出现心房扑动。
然而,4个月前,陈先生又出现了心悸、四肢乏力的症状,便立即到当地医院做了心电图,提示为“心房扑动”,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率一直140次分,居高不下,由于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陈先生予药物保守治疗后出院了。
但是出院后,陈先生症状一直无明显好转,再一次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就在陈先生感觉无望无助的时候,陈先生经过打听得知牛国栋主任坐诊“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后,立刻买了飞往昆明的机票,并顺利找到了牛国栋主任,陈先生和家属把一丝希望全部寄予在这里。
入院后,经过严密和完善的术前检查,由于肥厚性心肌病的原因,陈先生的心脏比2年前更大了,左心房达到了64mm,加之陈先生是二次手术,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可想而知。
最终,牛国栋主任携手“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管委会主任郭涛教授,针对陈先生的病情展开深入讨论,由于陈先生目前的希望为射频消融治疗终止房扑,否则面临的下一步就是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丧失日常生活质量,同时有可能危及生,或者接受心脏移植。
但是,术中并发症风险极高,且可能需要外科开胸处理,危及生;同时即使手术取得急性成功,如何避免未来心脏病变的进展导致再发新的房扑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经过数日的反复评估,并多次与陈先生及家属沟通手术风险情况,陈先生出于对牛主任医术及人品的信任,坚持手术,最终云阜心律失常团队下定决心,为了恢复患者的健康,也为了不辜负患者的信任,接受这次挑战,经过严密讨论共同制定了手术方案及保障患者安全措施的风险处置预案。
终于盼到了手术那天的到来,2018年8月23日牛国栋主任带领云阜心律失常精英团队为陈先生开展射频消融术,术中发现陈先生左心房容积350ml,是普通心房的3-4倍!这是目前已知的接受射频消融的左心房之一! 术中使用进的CARTO 3系统的版本,并使用压力导管以及星型标测电极导管精细构建左房解剖模型,证实陈先生的左房存在肺静脉的解剖变异:右侧房顶部有一条肺静脉分支,如图可见三维解剖建模结果和左房CT影像完全吻。
这为手术又增加了新的难度! 通过高精密度标测左房电压标测提示左房后壁和二尖瓣峡部有大片坏死心肌,而这只是本次心房扑动发生的原因之一。
同时心脏外有血管走行于左心房表面,通过严密的标测证实,正是这条非常细小的存在于心脏外膜的血管才是发生本次心房扑动的元凶。
术中,在压力导管的辅助下,首先完善全部肺静脉的隔离,包括顶部肺静脉,同时经过对这条血管进行消融,由于血管壁极薄,且残余的肌肉主要位于游离壁一侧,所以在该处治疗的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需要心脏开胸抢救。
最终经过胆大心细的判断与尝试,心房扑动成功终止! 但手术还没有结束,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为了限度减少远期房扑复发几率,牛主任继续针对其他类型房扑可能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处理,直到全部潜在病灶均达到治疗目标才结束了手术。
术后陈先生开心地说道:“牛主任救了我两次生,我又重获了!” 2018年8月23日,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这天在牛国栋主任的带领下,云阜心律失常中心、导管室、超声科等医护团队精心协作,为拯救生,迎接超高难度手术的挑战,经过4个小时的艰苦奋斗,而这只是为了能够使一名普通患者的心脏能够再获! 云阜三病区心律失常中心的诊疗范围:1.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及晕厥的诊断和治疗;2.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上速、室早、室速、房扑、房颤等;3.心脏起搏器治疗,包括单腔双腔起搏植入治疗心动过缓,CCM及CRT治疗心力衰竭,植入ICD预防猝死等;4.射频消融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 5.各种心脏起搏器的术后随访;6.左心耳封堵术,为血栓高危的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中风提供新的治疗选择;7.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射频消融术;8.心内膜活检术。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将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心血管病防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用心守护健康”的路上,砥砺前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