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宣传知识》——致家长的一封信

1年前 (2024-04-22)
《预防登革热宣传知识》——致家长的一封信天河区同仁学校 尊敬的家长: 虽已9月,但眼下正是我市登革热高发季节。
原因:今年以来,由于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广东等地登革热疫情严重,加上地区之间人员流动加强,我市入夏以来登革热输入病例时有发生;同时近期气温较高和降雨增多,媒介伊蚊密度不断升高,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将不断增加。
为此,学校呼吁大家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学点防控知识很有必要!!!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蚊子叮咬人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个型都可以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死亡。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
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我国主要是白纹伊蚊。
●花斑蚊的习性 “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例如家中的花瓶、阳台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积水容器及潮湿阴暗的场所。
“花斑蚊”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8-9时及下午5-6时。
  ●登革热的潜伏期 潜伏期3~15天,多数为5~8天,还一部分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在人的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称为隐形感染者,但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1、清除孳生 ①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②清洗花瓶等容器, 罐子、瓶子、垃圾桶加盖,保持环境整洁。
2、杀灭成蚊 室内外可用药物喷洒杀虫。
3、个人防护 ①家里装纱窗、使用蚊帐,室内可点燃蚊香。
②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③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及早诊治,及早报告 如果你半个月前到登革热过流行地区而回来后有发热、皮疹等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旅行史。
●清除积水和预防蚊虫叮咬的措施 1、环境整治:室内的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处,都是蚊子孳生的温床。
因此要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处理竹筒、翻缸倒罐、清理废旧轮胎,清除蚊虫滋生地。
★ 在水培的植物里……   措施:家中的水培植物应3-5天换一次水,换水的同时要注意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虫粘在上面继续繁殖。
水养植物改为土培更佳。
★ 在花盆底碟里…… 措施:对于花盆底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应每日清除其中的积水。
闲置的盆、缸、碗、杯等建议收好并倒扣。
★ 在假山和水池里…… 措施: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吃掉水中的虫卵和幼虫,杜绝蚊虫孳生。
如果换水不是很方便,可使用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等。
★ 在家门口的瓶瓶罐罐里…… 措施:家居周围环境亦要保持干净,请勿乱扔乱倒垃圾,瓶罐废弃前要倒干净里面的积水,垃圾袋需密封等。
★ 在坑洼积水里…… 措施:将杀虫缓释剂投放于难以清除或不能清除的积水(如积水井等)中,可在一定时期内(约15天)起到持续灭杀蚊卵的作用。
2、物理防治:利用光、声、电等物理方法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如电子驱蚊器、电蚊拍、光诱器等。
3、化学防治: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常用化学药物来杀灭和驱避成蚊。
4、生物防治:在水池、荷花缸放养观赏鱼类。
通过放养鱼类消灭蚊幼虫。
5、个人防护:室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
蚊子活动高峰时间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穿长袖衣物、涂抹驱避剂。
避免在蚊媒传染病高发时到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外出旅行。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有突发高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有无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白纹伊蚊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
卵、幼虫和蛹都在水中生长发育,成虫在陆上生活。
简而言之,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有个概念“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
” 再次提醒, 近期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的,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和蚊虫叮咬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天河区同仁学校 2018年9月28日 一. 咨询电话: 陈校长:020-85574792 黄老师:020-85574805 二. 乘车路线公交站:天河儿童公园站 可乘495、945、403、581、390路、432路公交下车即到坐地铁: 4号线到黄村B出口转公交车403路B15、B20吉山幼儿园站往天河儿童公园方向步行7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