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干什么学徒最有前景,做什么学徒比较有前途
现在干什么学徒最有前景,做什么学徒比较有前途
内容导航:上职校没前途来看西方职业教育是如何培养专才的不自信的看下,5个最简单的方法,也许对你有帮助17岁当学徒,把小作坊做成“新女鞋之王”!8000家连锁年入50亿一、上职校没前途来看西方职业教育是如何培养专才的近期,中高考的报考和录取已经尘埃落定,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北京中考生分数“卷”出了新的高度。在总分660分的考试中,655分以上的人数多达877人,全市约有半数的考生分数在600分以上。按照“五五分流”的说法,这样的结果不免引起很多家长的担忧:
难道中考600分以下的孩子就没有出路了吗?
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按照目前的录取方式,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流向职业学校。而长期以来,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并不高,甚认为进入职业学校是“低人一等”的表现。但在
今年5月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式施行
,鼓励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着力职业教育认可度。国家如此重视职业教育,那么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又意味着什么呢?
周周说教育第29期,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职业教育是如何培养专才的?
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也更倾向于促进就业和推动产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职业教育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放眼世界,职业教育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变革和发展。以
德国 和 澳大利亚 为例,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利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促进就业的。
作为职业教育的“标杆”,德国的职业教学大纲可谓包罗万象,
从传统手工业、制造业再到电子产业,几乎每一个行业、每一种职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专业课程。
德国如此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和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国职业教育所采取的
“双元制”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过程由工厂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并以企业培训为主。
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成为学徒,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实操培训,并且能拿到企业的实习津贴;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上课,学习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多商业巨擘都曾做过学徒和技工,比如保时捷、奥迪等知名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学徒工出身,就连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有一段学徒的经历。
德国莱比锡保时捷工厂汽车博物馆(周成刚/摄)▲
在德国,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未来已经注定,在完成学徒制教育之后,学生同样可以进入到大学学习,甚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成为学术领域的人才。
与德国的双元制类似, 澳大利亚以“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
核心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生会在工作场所来学习相关技能,同时也会在TAFE学院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
例如,南澳州是知名的葡萄酒产地,因此当地的一些大学和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葡萄酒相关的专业。其中南澳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葡萄酒专业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不仅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葡萄酒产业的整个流程;同时,学生还可以前往酒庄实习,深度参与种植、酿造、销售等环节,为毕业后能够顺利在全球食品和葡萄酒行业中开启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体系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其中架构了人才双向流通的“立交桥”,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多种途径。可以说,
职业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点,反而可能是满足个体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起点。
以兴趣为导向 选择职业方向
这些年,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很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无论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志向,都倾向于选择当下的热门专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专业能让孩子在未来很快找到稳定体面的“好工作”。然而,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想法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兴趣与优势,甚成为孩子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成功的标准很难定义,通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道路也并非只有一条。
我曾两次拜访过一所享誉全球的厨艺学校,它叫“蓝带学院”,被誉为世界厨师的摇篮,当时同学们精美的菜品制作和餐桌旁的专业示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外的职业教育对学习兴趣、专业技能、服务精都有严苛的要求,
因此蓝带学院的学员对厨艺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在自己的操作台前精心烹饪的时候,都像是一位艺术家。尽管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中,厨师并不是一个光鲜体面的工作,但在很多西方国家,厨师也可以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还会主持大热的厨艺节目,在社会上非常受人尊重。
蓝带学校学生在实战课堂里(周成刚/摄)▲
在航空业的美国,其航空教育也为人先,境内有1400多家航校专门培养职业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航空业的其他专业人才。其中最古老的莫过于
圣路易斯大学下属的全美所飞行学校,它签发的飞行驾照含金量很高,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能得到高度认可,
最近几年的毕业生尤其受到市场的追捧。此外,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提供的配镜师专业也非常具有特色,其灵活的学制以及务实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连年保持高毕业率和高就业率,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圣路易斯大学的飞行学校(周成刚/摄)▲
如今,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所谓大热的专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
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职业方向,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爱好和市场的需求结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不同的学校。
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破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也希望在将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孩子能够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孩子一样,在喜欢的领域里学习和钻研,收获更多幸福感,拥有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更美好的未来。
二、不自信的看下,5个最简单的方法,也许对你有帮助一个人精状态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职场上,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比每天都在抱怨要快乐,要开心。
小李出来社会工作9年了,做过厨房学徒,学过修车,开过小卖部,进过厂,做房地产中介,到现在也是在混混日子,一事无成,原因出自态度,做事犹犹豫豫,都是3分钟热度,眼里是负能量,做厨房学徒的时候很孤僻,不与人交流,学修车吃不了苦,回到家乡自己开个小卖部,经常出去和朋友玩,开3天关2天门,进厂整天打游戏,做中介不会推销,每次看同事开单只会幻想自己,眼高手低。
原因出与自身态度,没有自信,做事都是犹犹豫豫,没有主张,干什么事都怕。
态度非常重要,分享下面5个最简单方法,让你充满自信。
1.眼睛注视对方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越胆怯,越不敢注视对方,只能低着头,长久就不自信,其实你不比别人差,外观同样是人,也没有不同。
2.把小事做好
工作就像积木一样,基础不好,后面就容易倒,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成绩,一步步走向更远,你会逐渐找回自信。
3.不要和别人比较
嫉妒会让人丑陋,你越在意他人,越容易出错,心态不好,自然看到都是坏的,做好自己,每天努力一点点,比昨天自己进步一点点,你是最棒的。
4.敢说话
发出声音说出来,整个人有力的说出来,别怕说错话,你越怕,心越没底气,容易依赖别人,觉得别人都是对的,自己都是错的。
5.暗示自己
每天在镜子面前说50次
我能行
我最棒的
我可以做到最好的
做任何事没有自信,干什么都是负担。
三、17岁当学徒,把小作坊做成“新女鞋之王”!8000家连锁年入50亿近年来,中国正逐渐成为一手和二手运动鞋的重要市场。考恩集团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在一手和二手运动鞋销售方面的业绩增长继续走向全球。尤其是上海,正成为全球运动鞋产业的一个巨大前沿市场。而在运动鞋品牌企业前途一片大好的同时,国内的女鞋企业却可谓是业绩一片惨淡,许多曾经的女鞋话纷纷跌落了坛。
随着“一代鞋王”百丽宣布退市、“国民女鞋”达芙妮关闭3000多家门店、千百度转盈为亏,传统鞋业要凋落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市场,各家鞋企惴惴不安。然而,还有一家鞋企,貌似天天都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店内“甩卖、全场5折”、“79元2双”之类的折扣标语似乎从来没摘下过,却不仅没有倒闭,还在2013年2016年4年间销售额翻了12倍,创下了年销售50亿元的佳绩,在全国默默开了8000多家店,成为事实上的新女鞋之王。
这家鞋企,名叫大东。大东不断进行商业模式自我变革创新的思路值得传统企业学习,而其创始人陈光敏开始创业那年,才二十岁出头。
1、杀出重围:将爆款男鞋改成女鞋
在温州,鞋企老板的出身通常有三种类型:种是跑市场的,发现商机回来办鞋厂;第二种是从工人出身当老板的;第三种是鞋样设计师创业当老板的。大东的创始人陈光敏,属于第四种。17岁就出来闯荡江湖,当过做鞋学徒懂生产,养蜂三年,全国各地跑销售,又懂研发设计,摸爬滚打下,他对市场的敏锐度和洞察力非常强悍。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鞋业小作坊遍地开花,人人把家里的院子盖起来,一台制鞋机,三五个人就能撑起一个小厂,算是中国式“创业”。1995年,陈光敏也在老家院子里办起了制鞋小作坊,五六个人就开始干了。老板就是员工,老板娘就是财务。在小作坊里把样版、款式打好,再拿到市场上,给别人看样订货。有了订单,拿回来再做。
1995年,“富贵鸟”有一款男式套包鞋,卖得很火。在温州男鞋打天下的时代,套包鞋刚出来的时候只有男款,陈光敏寻思,与其去套包男鞋市场抢一口饭,不如赌一把,把它改成女款,看看市场反应。结果,这款女鞋大卖。做套包女鞋的技术并不难,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男鞋改女鞋这个创新点,也是在这一年,陈光敏的鞋厂拥有了这个淳朴的名字——大东。
当时中国鞋类市场有两种销售模式:一是以奥康为代表的批发零售的“连锁专卖模式”;二是以意尔康、蜘蛛王为代表的终端专卖网店模式。但这两种模式都不适大东,大东的鞋主打便宜,如果按这两种模式来,层层加价,大东离倒闭就不远了。
2、*集权:砍掉所有代理,走直销模式
2008年之前,大东实行省级代理制。打个比方,一双鞋40元,卖给省级代理商是50元,再转到经销商手里是70元,经销商开专卖店一要交房租,二要给员工发工资。一般零售价要乘上4倍,300元的价格卖给顾客,才可能有钱赚。这就导致层层加价,价格根本压不下去。但陈光敏觉得:一双鞋子本身的成本就只有几十块钱,卖这么贵不理。
怎么办?干脆砍掉所有代理,走直销模式。2012年6月,由代理商掌控的18个省级分公司,全部改为由总公司控股,股权持比为总部占51%、分公司占49%。又把专卖店变成联营店,零售价一定要由公司总部统一定、统一配货。
陈光敏的想法是“大家有钱一起赚"。比如,某个省的代理商分公司,折价2000万元,自营改造后,这2000万元占49%股份,大东公司总部控股、占51%股份,这个分公司以后的资金投入、鞋款铺货全部由总部负责;最重要的是,即使分公司亏损,总部也会每年以代理商原先2000万元的10%作为“收益”,而如果分公司盈利,代理商则按49%比例分红。
这种解决方法让代理商欣然接受,就算连亏十年,自己也亏不了本。那么问题来了,开店不亏本的事,大东靠什么实现?
3、超低价、零库存、卖不掉就送
代理专卖店变成联营专卖店后,店主的主要支出就剩房租和员工工资,其他的全部由大东来解决。高度资源集中,大东就有钱有权干更多的事了,也开始放大招。现在公司直接铺货给各个专卖店,没有了多级代理商带来的差价,以前卖300元的鞋子现在每双卖180元就行。如果说以前一个专卖店一个月只能卖6万元,联营后就可能卖到16万元。
同样的款式,肯定是价格低的卖得好。比不上耐克、李宁的规模,但大东的联营店有别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超快回款。以前的专卖店都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甚半年回款一次,但现在每天回款。店里每天卖的钱必须当天或者第二天就要打到公司的账户,公司一个月跟店里结算一次。打个比方说,如果是1亿元的资金,一年周转两三次,可以做两三亿元的生意;一年周转五六次,就可以做五六亿元的生意了。
卖不掉就送这是大东对于库存的处理方式。正常价格卖不出去,那就打折,要是打折还卖不出去,那就送给顾客,买一送一没人要,那就直接免费送。陈光敏的想法是,库存会占用资金,存放太久的鞋子会发生氧化,卖相不好,即便是亏本买出,也能省下一大笔仓储管理费,而且还能增加顾客的好感度,增加回头客。
4、唯快不破:从设计到上架一共14天
大东有一支数百人的买手设计团队,分布在国内国外,能时间发现时尚品牌的动向,进而研发出自己的产品。从设计、生产到专卖店里卖,刚开始整个过程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慢慢变成一个月时间,现在只需14天。
大东这样的价格,路边摊可以卖,小店面也可以卖,但大东偏偏开了高大上的专卖店,明星+专卖店。2008年请来大S代言大东品牌、2014年与Angelababy(杨颖)签约形象代言人,打造年轻化快时尚的品牌概念,成功的塑造出大东鞋的高端形象。
5、哪里有超市,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大东的目标市场是一二线,但实际上卖的最好的是二三四线,但不论在哪,大东的店面选址是有秘诀的。种位置是大型超市、人群密度高的地方,虽然其他品牌也会这么选址,但没大东这么执着。
第二种位置是达芙妮、鞋柜等品牌的旁边,大东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客户被其他品牌吸引走,买低价鞋的人在买高价鞋时会考虑,但买高价鞋的人在买低价鞋的时候不会考虑。这也是大东蹭流量、引流的一种方式。
6、低价快速扩张之后,大东急需转型升级
在2012年之前,很少会有人提及大东这个品牌,但在往后的几年,“大东模式”开始不断被业界提起并引发热议。大东通过深度挖掘鞋业的痛点并一一击破,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但与此同时,大东也不得不思考盛极而衰的问题。
比如,对大东来说,低价、时尚是品牌亮点,但低价定位导致的产品品质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大东要完成未来5年内年销售过百亿的目标,恐怕还要考虑转型升级的问题。但不得不说,大东的商业模式仍然可以被称作经典,值得广大企业学习、研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在干什么学徒最有前景的内容,更多关于现在干什么学徒最有前景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