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总裁雷军的管理之道-雷军做小米的决策

1年前 (2024-04-22)

可爱的网友们你们好,这篇文章核心内容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小米总裁雷军的管理之道”的核心内容以及“雷军做小米的决策”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昨日(10月21日),2019年复旦管理学论坛暨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正式在上海召开。

其中,获得“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殊荣的管理者便是小米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CEO——雷军。当然,他也是手机界和家电界一名货真价实的“网红”。

而在获奖过后,雷军发表获奖感言之时也分享了诸多管理经验,接下来咱们就来细细学习一番。

其实雷军所诉说的管理方法听起来并不复杂,主要集中在三点:去管理、去KPI以及去title。总而言之便是努力地简化管理,甚无需管理。

先来看看点,去管理。如何实施?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对的人”,他需要有能力够能干、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需要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符这三点的人,就是雷军眼中“不需要管理的人”。

若优秀的员工和优秀的老板能够志同道,同时价值观和目的趋同,那么就如同绑在一条船上的蚂蚱,能够为了一个伟大梦想,也为了每一个人自身的利益,有效地团结在一起。

如此一来,管理力度和压力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

第二点,去KPI。如今互联网公司出现频率最高的管理制度,想必非KPI不可。不过在雷军眼里,众多企业家所追捧的KPI制度却并非是个好选择。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去KPI呢?因为其实业务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价值,但我们试图把它简化成KPI的时候发现,无论怎么描述,都很难找到准确量化的方向。执行简单机械的KPI制度,很容易掉入过度管理的深渊。”

“小米的真正的KPI就是我们怎么能够超越用户的预期,让用户愿意口口相传,让用户成为粉丝,让用户给他的朋友。”

雷军如是说。

一点,去title。title简而言之,就是去掉明显的“阶级性”,若企业呈现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管理层次,便很容易出现妒忌、逆反心理。

但若工作氛围相对平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相对应的上涨。

雷军更是描述道:“有时候我们想提拔个别做的非常出色的同事们担任管理岗位的时候,他们都说其实不需要,现在这样更好。

可见雷军的管理门道挺有意思的同时,还挺有成效。

当然,出色的管理者不止雷军一个,出色的管理制度也不局限于此。而小米如今的员工也已经超过两万人了,曾经定下的这些管理制度显然还是需要改进。

就如雷军所说:“我们在思考的是怎么把小米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所获得的管理经验跟成熟的管理经验相融,然后进行全面的管理。因为在今天两万多人的企业里面,如果还坚持我们九年前提的这些思想,有一些适用,有一些已经不适用了需要全面改进。所以小米目前正处在一个管理全面的阶段。”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小米总裁雷军的管理之道和雷军做小米的决策的全部内容,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