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怎么火了原因(在曹县做什么生意好)
各位网友大家好,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山东曹县怎么火了原因”的核心内容以及“在曹县做什么生意好”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金融投资报记者 梅婧
一不留,山东曹县火了。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我常常因为自己不是曹县人而自卑”……那么,被网友们评为“北上广曹深”的“新一线”城市曹县到底凭啥这么666?
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一夜之间化身“宇宙中心”的曹县并非浪得虚名,在互联网加持下,其凭借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产业脱贫与制造业发展之路。
曹县为何这么火?
公开资料显示,曹县是山东省菏泽市下辖的一个县城。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靠着短视频迅速火出圈。
据了解,一名自称是曹县人的男子时常在视频中土味吆喝“山东菏泽曹县牛*666 我的宝贝”。此举引发众多视频创作者跟风模仿,并开始调侃曹县。
随后,众多网友们也加入其中。甚,还惊动了当地县长。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能与“北上广深”并列的曹县,本身就有好几把刷子。
据曹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曹县的GDP已经达到463.8亿元,居菏泽市,人均GDP已超过3.2万元。要知道,2020年山东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8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十多年前,曹县曾是山东出了名的贫困县,人均GDP排在全省倒数,外出打工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2005年,曹县输出了20万农村劳动力,平均每人每月务工收入只有700—800元,才刚刚达到许多城市的工资标准。
仅仅十多年,曹县从贫困县成为山东菏泽的GDP担当,主要是得益于当地多个特色产业发展,如木制品、演出服、汉服,电商等。
“我大学寝室同学就是曹县的,当时他拿助学金。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大概2015年就回家做电商,现在每个月收入过万元,是我们寝室收入最高的。”34岁的吴宏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
来自菏泽、毕业于经济学专业的的罗芯对记者介绍:“目前曹县的棺材和汉服知名度最高。其中,曹县东南边大集镇那一片,主要做汉服、演出服装;西北边的庄寨县及周边,做棺材殡葬业居多。”
在罗芯看来,曹县成为菏泽经济扛把子的主要原因在于借助互联网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曹县产桐木,以前很多人就做木材生意,棺材和寿衣等。寿衣属于服装业,都有全套产业链。后来打入日本市场,电商也兴起,就在原本产业链基础上转型了。”
垄断日本棺木:
木雕技术成关键 当工艺品不断创新
2017年,日本东京电视台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世界》摄制组走进菏泽曹县进行探访。由此,曹县被称为是“日本人的灵魂归处”,其生产的棺材已经垄断了日本90%的市场,还占有国内棺材市场80%的份额。
公开数据显示,曹县棺材产业所在的庄寨镇,有2569家企业、5000多个体户,年产值500亿元,吸纳就业30万,几乎相当于一个中部地区县城的经济体量。
金融投资报记者多方联系到率先打入日本市场、《不可思议的世界》曾采访过的山东省曹县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
云龙木雕创始人李如启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曹县原材料丰富,有完整木材加工产业链,交通便捷,日本棺材很重视雕工技术,曹县又被称为木艺之都,能够满足日本市场的要求。”
李如启介绍,2000年以前,由于木雕技术好,公司主要为日本棺材企业做配套。做了一段时间后,李如启觉得做代工容易受制于人,创新做出针对日本市场的空心木棺材,由于物美价廉,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我们现在在日本设有办事处,在当地有作二十多年的殡葬产业。目前订单每个月在2万多台左右,旺季每天要生产1000多台出口日本的棺材。”李如启表示。
记者了解到,自云龙木雕进军日本市场后,曹县其他企业如德宏木业、大恒兴木业等公司亦纷纷转向日本棺材,几乎垄断了日本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人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1995年以前,曹县的棺材主要在国内市场,但随着各地火葬推行,影响较大,不少公司转向生态板或手工木制品,都以为棺材业不行了,没想到日本市场救活了这个产业。”
在这位人士看来,目前的棺材业已从传统产业升级为工艺品:“日本人要求高,我们都当作艺术品来做,需要不断创新,驻日团队会专门研究当地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而且,通过销售还能大概摸清楚日本的人口情况。”
2018年,来自日本的订单突然增加,其所在公司加班加点生产。“当时我们就猜日本死亡人数增加。果然,后来日本厚生省数据显示,当年死亡人数超过136万,是二战后的最高水平。目前订单还较为平稳,我们都在关注日本疫情情况。”
李如启也告诉记者:“日本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目前每年死亡人口在120万上下。我估计,这个产业还能做20年!”
不过,李如启亦承认,由于各项成本增加,目前每台棺材利润在几十元人民币左右,利润增长空间有限:“现在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找出路。”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山东曹县,广西柳州也曾是“棺材之乡”。随着移风易俗的社会发展、丧葬观念的改变,柳州传统棺材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不同于曹县棺材商开辟日本市场,柳州的棺材商们似乎更有勇气——将棺材做成供摆设欣赏、讨彩头吉兆的工艺品,并成为当地仅次于螺蛳粉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汉服和戏服:
有服装配套的底子 电商加持变特色产业
较之冷僻的棺材产业,戏服、汉服产业更为瞩目。
2019年,曹县发现了汉服这个风口,开始力推单价几百元的平价汉服,被称为“汉服大本营”。
公开数据显示,曹县目前约有汉服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000多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
截2019年,全县汉服电商销售额就达近19亿元,而随着2021年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将达689.4万人,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101.6亿元。
成立于2017年的曹县汉元素服饰有限公司,其负责人李会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目前曹县做汉服的除了工厂外,还有不少家庭作坊。之前我在广东一家电商上班,后来回家创业,发现不少人都在做汉服,我也就跟风做了。”
据李会称,其公司规模在曹县算不大不小:“我这年销售额过百万吧,一般般。年销售过千万、过亿的公司有的是。”
一直关注曹县经济转型的罗芯指出:“曹县本身就具备服装产业集聚的基础,之前做寿衣的设计打板缝纫加工等配套产业都有。电商时代来临,先是一个村民偶然开出曹县个影楼服饰淘宝店,淘到了桶金,随后其他村民纷纷效仿,曹县也就由此成为全国的影视服饰生产基地。然后汉服兴起,又开始卖汉服,完全是跟到市场走。”
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淘宝百强县名单》显示,曹县以17个淘宝镇、151个淘宝村的数量位列全国第二。2019年曹县有电商企业4000家,网店5.5万余家,带动20万人创业就业,其中,返乡创业人员5万人。
2019年,全县电商交易额516亿元,电商销售额突破19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首批“淘宝村”的曹县丁楼村,2018年就已实现人均收入超过10万的成绩,“吊打”北上广。
吴宏告诉记者:“我那位同学,以前他们那都指望小孩读大学走出曹县,留在大城市。结果,这几年都被喊回家做电商,收入可比我们坐办公室的高多了。”
“曹县的产业聚集和不断升级,主要就是得益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而且,我觉得曹县的互联网气质也越来越浓,这次曹县出圈,当地县委反应迅速,也能证实这一点。”罗芯如是表示。
新华网评也指出,曹县能火出圈,互联网功不可没,但根本上靠的还是这个“宝藏县城”拿得出手的实力。
曹县,或者其他的“网红县城”要想火,并且一直火下去,必须延展好自己的优势,传播好自己的特色。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山东曹县怎么火了原因和在曹县做什么生意好的全部内容,是由eastit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