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高管冻薪多久-美的高管离职
可爱的网友们你们好,这篇文章核心内容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美的高管冻薪多久”的核心内容以及“美的高管离职”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无疑让诸多行业都受到了重创,首当其冲地自然当属餐饮娱乐、消费旅游业,但这波致风暴也间接让不少其他行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今天本文的主角——家电制造行业。
最近,家电业大佬频上热搜,缘由不是出了多了不起的新品,也不是有了什么“花边消息”,而是能让人不自觉滋生出恐慌情绪的减薪裁员传闻,举几个显眼的例子说说。
美的,人尽皆知的全能家电品牌,在这场疫情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捉襟见肘。4月13日爆出的“高管冻薪”内部消息,隔日得到了美的集团官方的证实,称:“今年确实很挑战,为了与企业共度时艰,美的高管在沟通后达成一致,自愿冻薪以表决心,接下来会继续聚焦业绩达成。”
冻薪涉及人员多达数百人、冻薪比例高达30%、冻薪时间长达10个月(2020年3月~2020年12月),到了2020年年底美的将会再根据企业的最终年成绩单来决定是否返还这部分冻结的薪资。
当然,受到疫情波及的家电企业远远不止美的一家,主攻电视制造的海信、洗衣机生产销售的海尔,处境也都“糟透了”。
前段时间,便有小道消息称海信正在进行大规模定量裁员,人数将高达1万。不过不久后海信官方微博便进行了回应,称“一万是假,裁员是真”,将通过末位淘汰机制来加速员工队伍的优胜劣汰——这也不过就是“裁员”二字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罢了。
疫情当然是触发海信裁员的导火索,但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大市场的没落。
众所周知,电视行业近两年的处境并不理想,消费上的乏力、竞争者的增加(做手机的华为小米也纷纷来凑热闹),让“卖电视”变得越来越艰难,也因此价格战打得愈发激烈。
这也是为何海信纷纷囊获诸多“销量”,财报上的利润成绩单却依然不好看的原因,毕竟利润空间大幅压缩,销量虽有所上涨却并没有达到理想值。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则如同一把利剑深深插入了跳动本已疲倦的心脏中,很是致,国内市场还未回暖,国外市场(占比近40%)的水深火热却才刚开始。
再来看看一样饱受煎熬的海尔,网曝称海尔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不过被其否认称并没有裁员,而是和美的雷同,疫情期间为保证一线员工的利益,高管将放弃绩效薪酬,共渡难关。
总而言之,三家龙头企业的处境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难!难!难上加难!
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今年年初新冠肺炎在中国爆发之际。据相关数据称,2020年季度国内家电市场遭遇了断崖式下跌,行业整体降幅或达45%以上。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更是毫不忌讳地直言,2月份格力电器的损失高达200亿元,什么概念?去年一年的净利润今年一个月就亏没了。虽说其它企业并没有像董小姐一样直言亏损程度,但想必也是半斤八两,惨淡不已。
两个月过去,国内市场逐步有了回暖的可能性,工厂企业都逐步复工,生产链也逐渐迈入正轨。可是......谁能料到中国疫情的好转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呢?
当时国内用举国之力对抗疫情时其他国家在“看戏”,如今新冠病毒却洒落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更强烈的传染风暴。
截止到今日(4.16),中国累计确诊83797例,而世界累计确诊病例则高达1993514例,中国在世界疫情地图中所占有的比例仅仅只有4.2%。
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于国内家电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击——内销困境还未走出,外销市场却走向了“沉没”,2月的订单被频繁催促,如今的订单不是延迟交付就是“跑路”。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它让股市熔断成“平常事”、它让诸多企业坠入深渊、它让无数健康人成为病床上的傀儡,它更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可就在它“精心打造”的阴影之下,企业更需从困境中挣扎而出,不想办法开源节流冲出重围,在终点等待地很可能就是湮灭。
所以,即使是让人觉得瑟瑟发抖的裁员或是减薪,在如今的局势中还需理性看待,毕竟这是企业涅槃重生的必经途径,当然,企业更需考虑的是如何把握“理裁员”的量度。
2020年对于每个企业乃每个人,都是艰难之年,想坐上时光机回到过去重启2020年显然不太实际,所以,还是努力自救和适应现状吧。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美的高管冻薪多久和美的高管离职的全部内容,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