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十大书有哪些(《孙子法》位居宝座)
可爱的朋友们你们好!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盘点中国十大书有哪些”的核心内容以及“孙子法被誉为天下书”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书是中国古代对论述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中国自有记载的夏商周时期以来,大大小小所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或内斗,或抗外敌。自然而然,各种书层出不穷,现存最早的完整书是《孙子法》。今天巴拉排行榜网小编就来为你们盘点中国十大书,《孙子法》位居宝座,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中国十大书1、《孙子法》《孙子法》也称《孙子》、《吴孙子法》、《孙武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作者是春秋时的大军事家孙武。原著共82篇,今现存13篇。《孙子法》被称为“学圣典”和“世界古代书”,历来被称为“经”,受到国内外推崇。
2、《六韬》《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法》,传说为西周吕望所撰。吕望即姜尚。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法部分。“韬”意为佣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有60篇。全书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语言通俗。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3、《吴子》《吴子》是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起初在鲁国为官,后赴魏、赵、楚等国,被贵族杀害。今本《吴子》共二卷六篇,依次为图国、料敌、治、论将、应变、励士。据《汉书·艺文志·书略》记载,《吴子》一书为48篇,但现在只有6篇尚存,与今本相差甚远。历史上曾有人据此认定《吴子》一书为伪作,这是没有根据的。于篇目之差,可能是由于流传过程中亡伙所致。
4、《蔚缭子》《蔚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书,全书原有31篇,今有5卷,22篇。《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5、《孙膑法》《孙膑法》,也称《齐孙子》,作者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孙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也是《孙子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是孙武的嫡孙。本法是在《孙子法》和《吴子》等书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的作战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孙子法》的军事思想。
6、《司马法》《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本书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司马穰苴撰,主讲军事理论。共155篇今只存5篇。这本书的特色在于阐述战争的目的在安民止战。《司马法》流传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7、《太白阴经》《太白阴经》,全称是《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李筌所撰《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性的军事著作。共分为10卷,分别为:人谋、杂仪、战攻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杂式10门。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
8、《虎钤经》《虎钤经》,宋代许洞撰写,全书20卷,共120篇,《虎钤经》吸收了《孙子》和《太白阴经》的精华,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根据天时人事的变化加以推衍,既祖述古人,又有作者的见解。其中奇谋诡道,凡适于家需要,就广为搜罗,不受“六经”的束缚。该书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
9、《纪效新书》《纪效新书》,也称《纪效》,是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的,共18卷。全书语言简明通俗,涵盖了员选拔、训练、武器、阵法、律令、行营、法等多个方面,是戚继光一生征战的心得之作。
10、《练实纪》《练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时撰写的,正集9卷,杂集6卷。《练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正文一四卷侧重单训练;五八卷和“杂集”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讲营阵训练;正文第九卷和“杂集”中的《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等篇记述了将帅的选拔培养、应具备的条件等。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盘点中国十大书有哪些和孙子法被誉为天下书的全部内容,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