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作社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村委会改成作社)

8个月前 (04-22)

各位网友大家好,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农村经济作社属于什么性质”的核心内容以及“为什么村委会改成作社”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从地缘上看,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属于半牧业县,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耕地面积狭小,地少人多,基础条件差,是曲子镇贫困人口最多的村。

为了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优化发展环境,西沟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确立了“村委会作社式运转、现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总结出了适宜自身经济发展的“村社一”的经营模式。

西沟村的“村社一”按照管理体系构建。层级为“支部+联社”,为全村提供公共、金融、技术服务;第二层级为联社下的9个分社,分别是一个草产业作社、7个养羊专业作社以及后创建的全日饲料粮加工作社;第三层级为农户构成的作社成员群体。

西沟村贫困的背后,是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基层支部能力较差、村集体力量小及缺乏产业支撑。

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与扶持下,西沟村依托草原生态工程、生态奖补政策推动草产业和舍饲养殖,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一步步胜利。

西沟村不仅建成了全县个种草养羊专业村,还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原则下,基本确立了“村委会作社式运转、现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

2019年,西沟村村民实现了人均纯收入9363元,其中草羊产业收入达7657元。该村在400户农户中,发展种草养羊户291户,专业种草户93户,种草务工户16户;梯田紫花苜蓿种植面积1.2万亩,羊饲养量3.5万只。全村实现了70%以上的农户养羊、70%以上的水平梯田种植优质紫花苜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以上来自于草羊产业。

2020年2月,西沟村正式退出全国贫困村行列。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西沟村不忘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围绕“种养交叉、绿色循环、生态优先”的发展主线,推行“肥种优质草、优质草喂良种羊、粪污利用变肥”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实现小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的一体化综治理。

此外,西沟村采取“作社牵头实施,社员参与”的栽植模式,积极发动全村村民,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西沟版”美丽乡村。

西沟村从致富带头人、乡村能人中发展员,创建了“支部+联社+作社+种养大户”的建产业模式,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给予全村村民更多的组织归属感。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为选好“头雁”,环县政府对西沟村的年轻人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观念、阅历、知识、创新能力等新村支书的选举标准。

有了“车头”,还要选择适的产业。千百年来,养羊都是以草定羊。为促进当地羊产业发展,西沟村组决定尝试以羊定草,先解决草的需求。

2018年,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机,西沟村村集体成立草产业作社,让全村农户以资金入股。在草料基本可以自足后,村“两委”决定发展羊产业,以养羊种草的全产业链,促进西沟村草料内循环。

为推动西沟村羊出栏的数量及质量,村委会一方面发动本村养殖大户和原有养殖专业作社带动全村养羊;另一方面寻求与科研院所作,并争取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的项目。

养殖数量有了保障,村委通过草产业作社的股金,在庆城县流转了1400亩农地专门种草,以备本村用草的不时之需。

同时,为完善产业链,西沟村开启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模式。全村坚持全程管控,围绕好地、好肥、好草、好料、好羊“五好标准”,紧盯繁育、育肥、推广三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构建全村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西沟村村集体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中心。村两委的组织统领了效率,增强了工作灵活性,打破了管理职能方面的限制,突出了和指导作用。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留下金山银山。西沟村“村社一”模式在黄土高原大地上脱贫致富的生动写照,具有较好的可性与推广价值。该村“两委”打造的内循环产业链,不仅适半农牧区的村集体,也可尝试在农牧区加以推广。

韩枫 周荣柱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农村经济作社属于什么性质和为什么村委会改成作社的全部内容,是由eastit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