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基站图片-微基站有哪几家企业
可爱的网友们你们好,这篇文章核心内容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微基站图片”的核心内容以及“微基站有哪几家企业”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14年中国信息通信展览会,各大系统厂商和传统室内覆盖厂商纷纷展示了4G LTE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华为的第二代LampSite、上海贝尔的全覆盖解决方案、中兴的Qcell、大唐的Neosite等,这预示着国内LTE深度覆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热点。
LTE深度覆盖在这个时间点上大热,实为用户需求带动。据估计,未来将有70%的业务量、9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20%的室内覆盖未来将为运营商带来80%的收益,而室内正是深度覆盖最主要的场景。移动通信发展之初,宏蜂窝网络可以很好地满足广度覆盖和用户的高移动性需求,但室内及其他用户密度较高的热点区域覆盖一直困扰着运营商,室内分布与直放站等手段曾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运营商在2G、3G时代的深度覆盖压力,但是在LTE时代,以上手段已经难以胜任。运营商需要在即将来临的LTE深度覆盖建设大潮中权衡利弊,在众多厂家的解决方案中“择优录取”,并迎接LTE时代深度覆盖所带来的全新挑战。
小站:为LTE而生
当前国内LTE室外宏站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室外覆盖仅仅可以满足了用户有限的需求,从覆盖深度来讲,处于高频段的LTE,其穿透建筑墙体等障碍物的能力大幅降低,已经很难达到2G时代的室外宏站对室内的覆盖效果。
就容量而言,单个宏站即便可以达到理论极限也不过百兆速率,如果承载用户过多,人均值将很低,这显然不符发展4G的初衷。因此,将小区变的更小,将基站建设的更多、更深度,是必然趋势。
从移动通信诞生以来,运营商也尝试过多种深度覆盖方式,2G、3G时代,室内分布和直放站曾经大量应用,但是在LTE时代,以上两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唐移动NEOsite产品总监王舸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如果LTE室内深度覆盖采用室内分布的方式,将需要在原有系统上新建一套系统,以发挥LTE双通道的性能,建设成本非常高。同时,传统室分器件众多、容易老化、故障点难以准确判断,也会为后期的网络运维增加难度。
王舸表示,直放站的方式只是通过在室内安装设备接收宏站的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再次释放达到深度覆盖的效果,其不能胜任LTE时代深度覆盖是因为其并不能增加网络容量,同时还会增加整个系统的底噪。
所以小基站、微基站等新型的基站形态应运而生,其具有体积小巧、灵活部署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局部热点对信号和容量的需求。王舸表示,小基站主要应用于深度覆盖,除室内覆盖外,一些室外的局部热点的深度覆盖也可以采用小基站系统,例如:人流密集的广场、交通枢纽等场景,只不过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形态的小基站产品。小基站系统大容量、高带宽、高性能的特点,可以给用户真正的LTE高速互联网的体验。
两个方向
目前各大主流设备商爱立信、华为、中兴、上贝、诺基亚、大唐电信等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深度覆盖解决方案,产品种类也非常丰富。然而其中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小基站的发展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呢?
据王舸介绍,目前用于深度覆盖的小基站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华为极力推广的LampSite架构,目前各大系统设备商也都有类似的产品推出。另外一种是FemtoCell架构,是新晋厂家和做传统WiFi、室内分布系统厂家的主要选择,同时大部分系统设备商也都有相关的方案和产品,只不过根据市场动态不同,推广力度有所不同。
LampSite架构是将RRU与天线集成在一起,其优势是更符现网架构、不需要新增大型网元,维护方式更接近于现有网络。但是其问题是标准化程度不高,需要采用同厂家的设备进行组网建设,而且后续网络进一步演进,能否满足更高需求还有待验证。
王舸认为,FemtoCell类型的小基站在3G时代没有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需求驱动不足,而在LTE时代,其标准化程度高、网络后期更低的运维成本等优势有望显现。但同时,王舸也表示,FemtoCell在网络架构上的确与现网有较大区别,建网成本会因此有所增加。他认为,LTE时代的深度覆盖,两种方向的小基站形态都将有各自的市场,于后续局面还很难预计。
目前,各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家代或第二代小基站产品,系统也日渐完善,预计后续将会有更丰富的产品形态面市。据王舸估计,运营商深度覆盖将在2015年逐步展开,2016年开始增量,2017年完成大部分场景的覆盖。
软实力是挑战
一种新形态的产品大规模应用于网络,势必会带来全新的问题,而小基站带来的挑战将是厂家和运营商需要共同面对的。
Ruckus Wireless中国区解决方案部总监聂小云认为,对于运营商而言,小基站的安装节点数量将远超以往,同时小基站将不再安装在“铁塔”等运营商善于管理的电信资产上。遍布楼宇的众多节点的管理难度很大,如何避免WiFi时代的热点管理不善现象,需要运营商着重思考。同时,尽管相较于宏站而言,单个小基站的设备及安装成本相对较低,但其所在位置很多,因而安装和维护一个密集的小基站网络的总成本仍然是相当大的。
众多的小基站引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数倍于以往的回传,各个厂家正在积极的探索适于密集的城市环境和近地设备的回传解决方案,例如最近常被提到的利用毫米波进行回传。
网络设备的性能只能体现厂商的硬实力,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小基站系统便于优化、便于管控的软实力。减少小基站间的干扰、小基站与宏基站的宏微协同、流量控制、网络监控等一系列软件算法层面的挑战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对此,王舸认为,尤其是软件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推动小基站的发展走向成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微基站图片和微基站有哪几家企业的全部内容,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