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仕与入仕区别在哪(出世 入世都是什么意思)

7个月前 (04-22)

各位网友大家好,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出仕与入仕区别在哪”的核心内容以及“出世 入世都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百家争鸣时期的学说划分方式

通常,按照现在哲学定义,百家争鸣时期,被划分出来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家等等,这种划分是基于西方古代哲学学派式样的分类方式,进行的划分。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西方这种把数理文化思想明确进行分类的方式是否符中国古代数理文化的实际情况?

例如说道家的老子和庄子,老子更倾向于用道治理国家,这里有浓厚的入仕态度;而庄子明显是基于个体的考虑,有明显的出仕态度。同样是道家,思想倾向性并不一样。

例如: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孔子的态度倾向于仁,孟子的态度倾向于义,其中部分思想更逼近法家的态度。而后世的孔孟之道,实际是这两种思想的综以及后世补充进去的思想,统称为儒家。

也就是任何一个中国古代各派学者的态度,并不能一定代表整个学说的完整态度,而且各学说的兼容明显。也就是用准确的定义方式,反倒容易概念化学说,而错误理解每个人的态度与不同,错误地将每个学说形成理论壁垒,而忽视了学说之间态度兼容的部分。

而西方古代的每个学派,一个代表人,一个统一论调,没了。所以这种学派的思想很容易清晰分辨。而中国古代的这个百家争鸣的各学说,由于掺杂了很多后世的态度以及理解,已经很难分辩清楚这种学说的内容是否是当初创始人的本意甚初衷。只能基于每个人的历史条件,分别进行理解。这个难度就增加了,同时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形成的学说是文理不分家的,这更增加了理解难度。

而西方的古代学派,是从数学中脱离出去的一门与人文挂钩的专业--古代哲学。当时的边缘学科。这个边缘不是别边缘化的意思,而是看似不相干的不同的两个学科的交集。

基于化的沟通方便,这种划分有助于世界性文化的横向比较。但是,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学习国学的人来说,中国古代各学说之间的这种界限不清楚的情况的切实存在,也是要与西方有所区别的。

从古人的各学说使用态度来划分中国古代的学说

鉴于个体的一生来考虑,古代人大概可以分为几个界线并不明显的圈子。

学、入仕、出仕、出世。

每个状态之间实际是模糊的,学完了不入仕的在古代也有,隐士。这也是孔子的一生经历中的部分内容给打的样,但他是入仕态度的隐,教学、治学。

入仕消极怠工的也有,就是不玩活的。

不入仕干入仕的活的也有,例如李时珍、华佗。当时医术在民间,现在医学算入仕了。

出仕不出世的,这种复杂,儒家有,道家的有,佛家的居士也算。

彻底红尘俗念已了的,这算出世了。

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而欲、不逾矩,这还在出仕干入仕活的状态,并未出世。孔子一生严谨,在原则问题上,表达的很准确。

古代仕子一个理想化的人生旅程

从孔子开始,有了现代意义的倾向人文的教育,学。以前的学的方式通常是师徒传授,孔子这虽然也叫师徒,但是孔子开始办班、组团教育了,有教无类,这是基于当时的开创性的。

象避世、隐世的鬼谷子之流,也教了学生。墨子也有一群教众,更有些教派意味。而商鞅、老子没明确的学生,后世都是自学起步。

学而优则仕,学好了才有入仕的资格。例如孔子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当差。孔子自鲁国出来以后,就再未入仕,致力于为学。称鬼谷子为老师的几人也把战国的各国折腾的够呛。

入仕以后,有的官终老,很幸运;有的中途出仕。

出仕以后出现几种人生态度:郁郁寡欢;采菊东南;难得糊涂;求道访仙;居士;信道者;入道教或佛教。

佛学占据的古代唯心文化的空白区

佛教从古印度进入中国,在印度却日趋消失。自玄奘后兴盛起来,几度兴衰,其中的禅思、论辩部分为儒家所兼容。

中国古代的图腾龙,在儒家兴盛后,图腾地位下降;加上道教的仙山,以及妖怪并没有把唯心的天与地下占满,这给佛教留下了文化的空挡。思想中天外天的部分和地下地的部分由佛教填充占据。

本土的道教也不甘示弱,和儒家配,塑造了、女娲、太上老君等仙体系,继续挤占天宫。

鬼文化《西游记》诞生,已经呈现交融、圆满、相安无事了。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看人物介绍的诗,都是练丹功出身,也就是道教的出身,取了经,才成了佛教。取经途中,也遇道观,虽有贬低,有妖怪假冒道士,但也多半不了了之。妖怪冒充佛的故事多了。吴承恩还是有宗教倾向性的。

这样,中国的古人也就可以全面地解释唯心的全世界,全宇宙了。

理解的麻烦在于,中国古人有可能都信也就是都不信,这种阴阳文化一体的状态。

大致的分类差别和例子

百家争鸣之后各学说按这种方式的分类与交叉

这种分类方式以前没有,但这样有助于你历史性地了解古人和他的思想。

明确这种分类的意义

例如谈儒学,我说儒学你说儒教,我说入仕状态的思想,你说出仕状态、隐士、田园等的思想,这没法好好沟通。

这种分类并不严格,例如鲁智深是佛教的,如果他参与了灭方腊的战斗,那么他就是入仕状态。

因此,越明确的划分,越容易出现不明确的问题。

明确这种划分以后,再谈百家争鸣,以及后世衍生出来的各种学说、思想,基于每个人的不同,这样好谈一些。免得同样说儒家的人物,并不是每个代表人物的观点都相同。另外,并不是每个学说都互相矛盾,而是有交叉,有大同。

这样理解以后,有助于历史性地看待传统国学在历史上的意义。

待续。。。。。。

明天说说按阴阳的古代分类,这些学说重点都说哪方面内容。。。。。。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出仕与入仕区别在哪和出世 入世都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是由eastit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