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几朝古都是哪个城市(洛阳属于哪个省哪个城市)

2年前 (2024-04-22)

各位网友大家好,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洛阳是几朝古都是哪个城市”的核心内容以及“洛阳属于哪个省哪个城市”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洛阳市,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介于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之间,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8县6区,1个正厅级规格的洛阳新区、4个开发区、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人口710.1万人。

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1948年,洛阳解放。1954年,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成立地级洛阳市。

洛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1],世界文化名城,[2]国家区域中心城市。[3]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4][5]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4]。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640.8亿元,同比增长7.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3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

历史沿革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之一 [1],

洛阳

“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7]。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九州 [5]。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4]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话,多传于此。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正统王朝先后建都洛阳,被誉为十三朝古都。从夏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一直为标准音。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洛阳雅言 [8]。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

洛阳

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9]

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 [10]。根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二里头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11]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偃师商城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12][13][14][15][16][17][18]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19]。

洛阳

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于郏鄏” [20],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11]

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21],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11]

秦庄襄王元年,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11]

汉王元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汉高祖五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 [22],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平、平阴、新成、榖成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

洛阳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 [11]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 [23]

汉光武建武元年,刘秀定都洛阳 [24],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11]

黄初元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称曹魏,设司隶校尉部。 [25]

泰始元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东晋时称故都洛阳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26]

洛阳

太延二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洛共计330余年。北周平齐之后,升洛阳为东京,设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 [27]

隋开皇元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大业元年,隋炀帝迁都洛阳 [28],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

洛阳

同年,改洛州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29]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30]。武德四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显庆二年置东都。唐玄宗长期居洛 [31],曾敕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穴寺内佛塔名“七祖塔”。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 [32]。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始,改东都为都 [33],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以更大的规模开凿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便是盛唐雕刻艺术的辉煌代表。武则天还令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大规模整修白马寺。

洛阳

唐代,中国佛教臻于鼎盛,佛教史上势力、影响最广、流传最久的教派禅宗在洛阳形成。

唐天祐四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 [34]、后唐 [35]、后晋 [36]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以上计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以洛为都,洛阳成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叶安禄山都曾在洛阳立国。

宋以洛阳为西京 [37],置河南府。朝廷设“国子监”于洛阳,名臣遗老和文人学士多会于此,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居住洛阳。

洛阳

理学家程氏兄弟、邵雍等,在洛阳著书讲学。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11]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周围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民国元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民国9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洛阳

民国12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21年,日军进攻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民国27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1]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洛阳(7)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亦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辖8个乡镇,1个办事处。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2016年12月28日和29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并印发《中原城市展规划》,上述两个《规划》均将洛阳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17年2月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将洛阳定位为全国性综交通枢纽。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洛阳是几朝古都是哪个城市和洛阳属于哪个省哪个城市的全部内容,是由eastit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