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考研(材料类专业大学排行榜)

1年前 (2024-04-22)

各位网友大家好,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考研”的核心内容以及“材料类专业大学排行榜”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近日,英国教育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发布了一期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0)。本次排名涉及5个主要学科48个专业排名。其中材料科学,国内这十所大学是最强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12年12月正式成立,拥有多个国家级和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包括:新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电镜中心、《先进材料》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如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以及贝氏体钢促进中心、镁金成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高新陶瓷材料与技术中心等国家级产学研基地科学 科技作基地、功能材料联研究中心。

学院瞄准材料科学前沿,紧密结国家重大需求。以交叉学科研究为主,已形成材料微观结构与表征、计算材料科学与工程模拟、材料制备技术与加工工程、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学科。 、环保材料、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极端条件下材料等,在国内外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清华材料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一轮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原名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系。目前,在高分子及其复材料、微纳材料器件、能源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聚物及其配物复材料

聚物及其复材料对于高端工程应用具有许多吸引人的特性。高分子及其复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分子的成与特性分析; 2) 复材料的设计、制造及特性研究; 3)液晶材料和蓝相液晶显示材料; 4)反射型彩色电子纸材料; 5)液晶显示器用光学增亮膜和广视角膜; 6)记忆光反射透射膜; 7)可控温透光膜; 8)基于圆盘状液晶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碳化纤维; 9) 聚物的辐射交联和裂解。

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

纳米材料和微纳器件由于其微纳米级别的尺寸,具有无法与大规模材料相比较的物理、电学、磁学、光学和化学性质。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型电机、传感器等微纳器件; 2)石墨烯纳米电子学; 3)可用于存储单元的碳纳米管; 4)功能纳米材料、磁性和磁电材料; 5)纳米多孔材料。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也在快速增长。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开发新能源材料和设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储能材料(储氢、水物、相变材料等); 2)能量转换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催化剂、光电、热电、压电材料等); 3)新能源器件(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

生物医学材料与器件

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因其在医学、生物学、生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生物材料是一种控制材料,既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作为复杂系统的组成部分实现与生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治疗诊断。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2)下一个一代MRI造影剂; 3) 多峰分子探针; 4) 用于癌细胞和其他医学研究的微流体装置; 5)人工晶状体; 6) 基于药物输送系统的水凝胶。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7年由材料科学系和材料工程系并成立,1952年成立金属热处理系。学校拥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连续多年入围ESI世界前1‰学科,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瞄准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注重交叉学科研究,形成了先进轻金属、复材料、材料加工与制造、纳米材料等学科。和新功能材料,以及超微结构和材料。在物理化学等优势学科和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在海、陆、空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要领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技大学

科技大学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协会、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亚洲研究型大学,享誉。

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研究院1个、中国大陆研究平台3个、*研究机构9个、研究中心51个、研究所12个。

目前,新材料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波功能材料、聚集诱导发光、软材料、二维石墨烯/纳米材料、显示技术/光子学、复材料、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是综性的它是综性大学中最早具有工科性质的院系之一。 1982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复旦大学将部分物理系和化学系组织成立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1986年3月,学校直属材料科学系正式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复旦大学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201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材料科学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目标,以功能性新材料为重点,面向学科前沿和未来新兴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依托复旦大学数理化基础学科优势,通过物理与化学、材料与器件相结,建设课程与知识体系,学科整体水平,成为服务创新的人才学术高地国家和上海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应用、先进光电与储能材料、材料失效与器件可靠性、光纤材料与器件技术等。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6个研究所,1个电镜中心,以及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表面与结构改性无机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电池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型信息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磁性材料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电子显微中心。

材料学院立足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支持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SCIENCE 和 NATURE 等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水平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应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于1987年成立的。 (其中,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专业于1996年分离,成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成、制备工艺、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按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两个专业组织本科教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博士点。同时,还招收无机(固体)化学和凝聚态物理方向的博士生。本系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内耗与缺陷开放实验室、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材料化学青年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2001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和自动化,聚物和复材料系。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微纳技术、材料结构2个独立学科博士点。故障和安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是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航空材料与结构功能实验室建设单位。依托学院,拥有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防高等院校性能碳纤维测试评价中心、国防激光快速制造工程中心、航天新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基复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民航安全技术与鉴定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高温结构材料与涂层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近年来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52年,195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由原化工与材料学院于2002年组建成立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细化工(部分)、阻燃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研究中心。 2015年,原化工与环境学院环境与能源材料系并入材料学院。

一方面,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重点研究燃烧、爆轰、超高速、超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的装备先进专用材料;光电信息等新材料应用与协同发展前沿研究。材料学院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知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城市大学

城市大学(CityU),简称城市大学(CityU),是中国一所领先的亚洲及公立研究型综性大学,位于九龙塘。作为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八所高等学府之一,城市大学被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 并荣获 AACSB和EQUIS双重认证。

2017年7月1日,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物理与材料科学系更名为物理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的缩写由 AP 改为 PHY。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全港首创,旨在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并提供专业教育课程,为毕业生贡献、大中华以世界做好准备。该系作为与大学其他学术单位作开发跨学科学术课程和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平台。此外,它立志成为的研究和专业教育部门之一,专注于三个目标领域,即计算材料科学、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考研和材料类专业大学排行榜的全部内容,是由eastit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