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7个月前 (04-22)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焉支牧人   网络,成就了微信;微信,冠微不确,何微之有?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内容之杂,受众介入之众,人类受益之博,......等等,都是,事无巨细,不可揣测的展望。
尤甚人们以微信,传播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如海波,一波连一波,后浪助前浪,如真如理的应接不暇。
尤其感谢商业的运作,折腾出了精英辈出,成群结队的专业写手,创造出无限的"心灵鸡汤",营养着惰性十足的人们,择选着适自己口味的文字,轻轻一点,便宣泄出自己的积郁。
近日,见一位年近古稀的友人,转了个帖子,开宗明义为:《突然间便懂了》的"鸡汤",中心意思就是从不懂到懂的事理。
读后心生诧异:突然,从不懂到懂,这人和事,恍若隔世的通亮,若指捅窗纸般,清晰了,俺觉得很是质疑。
突然间便懂了,若是儿童说,竖子可教;少年说,悟性极好;青年说,执着求索;都年逾花甲了,再有此类突然感悟,不有些卖萌吗? 我辈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斗争哲学灌输下,啥事没见识过,啥理没讲究过;在自家都要给自家的人生划句号了,才突然懂事了,不是装萌是什么?   突然间便懂了这文,讲了人生律同的几个方面,标准的"心灵鸡汤",其开宗明义首先讲到幸福。
原文如下:"一个人想要幸福,就不能太聪明,也不能太傻,这种介于聪明与傻之间的状态叫做智慧。
其注明的感悟:太聪明了让人防备,太傻了让人摆弄,难得糊涂。
" 上面的话,貌似明白,"突然将幸福说透,突然懂了怎么得到幸福",就是靠智慧才能得到幸福。
对孩子讲,是糨子,黑白难辨;对青年讲,负面过重;对老年讲,纯属扯淡! 为啥?烹饪这篇鸡汤的写手,从没懂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获取的目的,手段不是聪明,不是傻,而是智慧。
貌似明白,实则确如自己说的,糊涂! 为啥?就因为幸福,不是聪明和傻决定的事情。
也非智慧所定夺!人聪明与傻,都有各自的幸福,傻子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智慧,是聪明的质变,增加了理性,幸福只会多一些罢了。
增加糊涂的成分,就是装逼了。
举例:败落八旗子弟,炉边总是放一块猪皮,出门前往嘴边一抹,好给人一种,刚刚吃过大鱼大肉的错觉。
这就是以"智慧"给面子装逼的特例。
何为幸福?幸福实则是"幸"与"福"的意。
幸:吉而免凶也。
------东汉·许慎《说文》。
非分而得谓之幸。
《小尔雅》 福:佑也,------东汉·许慎《说文》。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
与"祸害"相对,按,本作祜也。
古文中二字连用,谓祈望得福。
《新唐书·李蔚等传赞》:"宪宗世,遂迎佛骨於凤翔,内之宫中。
韩愈指言其弊,帝怒,窜愈濒死,宪亦弗获天年。
幸福而祸,无亦左乎!"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
幸福的解释: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
《启蒙文》定义:幸福是人的精(意识)对自我进行觉知时的满意状态。
新释:幸福存在于差异化中。
差异化的存在,不仅是理情的,而且是一门大学问,从人类认知学角度看,它就是产生幸福感的源泉。
幸福,不是客观物质的占有,而是主观精的感知。
沙泊柳曾在短文《追求中的欢笑》里这样描述幸福:"不要以为让今天的人们,感到幸福的东西,还能满足未来人群的需求。
记忆中,人们最初的幸福也许是吃饱饭,后来是吃好饭,之后就是经济富足、提高生活水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理念……" 由此分析,幸福在不同时间里,不同的环境下的支撑都是不同的。
幸福,是在一定温饱和安全条件基础上,在社会生态环境下,拥有能产生幸福感的要素、机制、动力的生活和生活状态。
幸福定义为:在生存基础上存在,在良好社会生态环境下发展,在各幸福体内实现的相互满足和相互认同(同等的尊重信任)的生活。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又与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个体的特殊性,但它又在社会成长中遵循着普遍的客观规律,它既受内部因素影响,又受外部因素制约,涉及自然、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
幸福感(I)=R*满足感(R:幸福商),幸福(S)=幸福感(I)*时间(T)。
…… 我们深知"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而不是每天醒来就要奔跑的狮子、也不是每天醒来就是奔的羚羊。
其实生活中的幸福很简单,不是金钱,不是权力。
而是小小的一些小事,家人能在一起吃饭是幸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就是幸福。
每个人身边都有幸福,只是还没有去发现。
幸福有时候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会让一个人一直痴迷于此,幸福就是满足,幸福就是知足!一个人只有主动去找寻幸福,才会得到它。
中西哲学家对"幸福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精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个人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全体的快乐为幸福"。
综上所述,人精也好,傻也好,智慧也罢,幸福都在感知,只是自己的认同罢了。
个人的幸福,与各自的欲望相关。
欲望值越高,幸福感越低;欲望值越低,幸福感越强。
这不是突然就懂了的事,是自己越拿自己当根葱,就越没幸福感!故而冠之自己,以自己的所谓"智慧",虚伪成糊涂,来突然懂得幸福,不是扯淡吗? 古人言:"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
"懂吗?不懂的话,那就突然懂一下吧: 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悔"。
"不"是不要,莫去的意思。
"斯",这样才的意思。
"无",没有的意思。
每上句第二字都是动词。
"不幸福"不得意目前的福份,这样才没有祸端(的痛苦)。
表示提高警惕。
"不患得"不要时刻担心你既已得到的,这样才没有失去(的失落)。
"不求荣"不要时刻追求保全荣耀,这样才没有破碎丢失荣耀的耻辱。
"不干誉"不要担心名誉的干涸失去,这样才没有失去时的后悔。
全四句都说明一个观点:因果循环,荣辱不惊,祸福相依,有得有失,淡泊名誉。
我辈老矣,少些欲望,少些牢骚,少些不满,少些自以为是,别总是把自己放在"智慧"着装糊涂的精英人堆里,精也好,傻也罢,便会福祉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