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敬爱的老师

1年前 (2024-04-22)
写给我敬爱的老师壮家哥廖 写给敬爱的老师——写在第34个教师节 廖戈(2018年9月10日) 人们常说,人的一生当中有三件幸事:件事在年少的时候,遇到好的师长,为你传道授业解惑;第二件事是成年参加工作之后,遇到能够你方向的师傅;第三件事就是成家以后,遇到一个相濡以沫的。
今天是教师节,就回忆一下我人生成长中为我传道授业的各位老师吧。
借今天第34个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由衷地向我人生中曾经教过我的所有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教学上无私的谆谆教诲、感谢生活上的慷慨解囊、感谢成长中教我先学会做人做事!同时,也趁在今天没有结束之前,向曾经从事过教育工作和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各位人士寄语,祝贺各位节日快乐!   小时候,在老家的土墙房读小学,两个表哥和家兄是我的老师,在校称老师,下课便是哥哥了。
也许是受他们很早地能够成为村里令人尊重的人民教师的影响,我总是梦想自己有也能当上老师,就这样我从小就爱上读书,只是努力的方法有些不对。
大哥高中毕业后,回家乡当民办教师。
我记得他作文写得好,我经常翻看他学生时代的作文,得到领悟,写作也渐入佳境。
三年级时,有一次“表哥老师”布置写《最高兴的一件事》作文,恰恰与大哥老师学生时代写的题目一样,当年表哥老师是大哥的老师,我回家看表哥老师评了个“优”,我就全文抄写了大哥以前写的交了上去。
本以为会得到表哥老师表扬,等到作文本发下来,表哥老师应该是发现我抄袭了,在评语上写下:“文章通顺,但时代背景不对。
另外,记住不要拿别人的当自己的脸。
”那,我的小脸通红,满头大汗,总是盼着尽快下课,然后跳进小河里,洗去自己一身的汗臭、洗去内心的龌龊。
老师一句善意的提醒、一句“给面子”的评语,让我铭记一生。
此后,我无论是学生时代的作文、还是工作以后的文稿,乃节日互相问候的短信,都坚持“原创”;工作思路和方法也在借鉴别人的基础上创新,而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这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应该说是小学时代的表哥老师给予我启蒙创新、进取的人生理念。
去年,我们小学同学集体去看望他提起这事,他却回答我:“记不清了,是不是你现在书读得多了,编出来让我高兴......”老师就是这样,只管付出,不问索取。
读完小学5年,我们班从入学时的30多人已经只剩下10个人,全部是男生,那时大家都很困难,有两名同学决定放弃考试,家长说考取也供不起,便只有8个人去参加全区(后来改为乡镇)统考,老师向区中心校报告我们来了“八大金刚”,因为全部是男生。
那年,我和我的老表两个人考取,成了村子里茶余饭后议论的一段佳话,因为当时整个区只招50人一个班,10%不到的录取率,比现在的高考过独木桥还拥挤,我们村25%的比例,仅仅排在区中心小学之后,好多小学还是“零鸡蛋”。
从村子要步行近30里路才到区政府中学,加上自己支三个石块就煮饭吃,12岁的少年每天锅烟子粘在脸上,像刚刚烧包谷出来的小屁孩,俩老表经常被街上的同学取笑。
对比现在的孩子,普九之后在校食宿费用全免,读书还有补助,马上就要普及高中教育,感叹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步步的强大。
回想当年,因为每一张纸、每一支笔都要自费,遇到墨水完了,先用口水润笔尖,实在写不出,还得和同学借几滴,能坚持读书的便是家里件稍好的。
那年,我也差点放弃读书,就在进入初中开学第三周,我俩星期六回家,星期天老表便哭闹着不上学了,我内心也动摇了,只是读过几年高小的父亲“我供你读书是让你多懂点事,我图什么呢,在家的话明天就跟我去学犁地”一句话,让我不敢不去学校,因为 12岁的身躯也扛不动七八十斤重的木犁。
老表决定不去了,我只有一个人挑着米和柴到校,煮半碗米做稀饭,午饭晚饭做一顿。
老表长我一岁,老表不读了,自己煮饭都还不会,擦掉半包洋火(火柴)、弄花脸才把饭煮熟,想起未来没有小的日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上晚自习的时候趴在课桌上胡思乱想,还是老表不读书好…….这时,班主任查晚自习到校情况,发现我老表没来,我也是哭红了眼睛,便把我带到他的宿舍(那时也是办公室),问了我情况,我开始不敢说,因为我第二天也想回家了。
老师开导我,还说他会让同学关心我们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他要亲自去动员我老表来读,他会发动同学一起自己种些小菜,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后来,老师做到了,同学也做到了,老表也重返校园读书。
而今,老表是一名在山区教了26年书的小学高级教师,女儿也在今天正式入职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中学的这一段岁月,让我学会了自强、自律,经过那一次人生十字路口的经历,让我懂得去感恩,正是因为老师的教导,才有了我俩老表今天的幸福生活。
可是直到现在,我只想到在网络上大发感概,却没有给我已经退休的老师一声问候,对自己安慰说今天太晚了,以后补上吧。
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那么多,也许他已经忘记了我,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常常自我安慰的话,其实是忘记了学会感恩。
  15岁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省内一所中专,从此端上了“铁饭碗”,要去远方求学了,小学的、初中的老师给我粮票办理“农转非”、从微薄的收入中给予资助学费、鼓励我继续好好学习。
进入中专,年长的老师对我们爱如自己的子女,周末约我们去家里吃饭,让远在他乡的我在周末和假期有家的感觉,让正在长身体的年龄和他自己的孩子一样营养量足;想不开时给我开导、生活困难时借钱给情窦初开时规劝我们先就业再恋爱,现在谈恋爱会影响学习,同学来自全省各地,毕业了在一起更要历经千辛万苦;各专业教师勤奋敬业,当时科技成果丰硕,如今同学在全省本系统有领军人物、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有多项科研成果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那个时代我们遇到了传道授业的好老师。
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美女班主任,在课堂上是老师、课外是大姐姐、更是好朋友,让我们那些年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家庭,无论专业技能、文体活动、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都排在前列;那一面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谁也抢不去,直到毕业,班长郑重交还学校!   夜深了,该交稿啦!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师今夜睡个好觉,因为明天一早您们又开始忙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