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谭鑫培公园
1年前 (2024-04-22)
江夏谭鑫培公园大敏 坐地铁7号线南去,有个站叫谭鑫培公园站,在武昌江夏区,大花岭与纸房之间。
江夏区政府也在此地。
已是立冬时节,依然阳光熙和,于是前往一𣸯。
下了地铁,在K或L口出站,我选L出站,要步行约600米,没有电梯(旁边有升降机房,瞅机会或许可乘),只有爬楼梯。
出了站,前行数十步就是谭鑫培公园的戏楼。
新建,仿明清样式,门口右侧有一面壁,廡顶。
上书“谭鑫培戏楼”,金粉饰,落款是欧阳中石先生。
正门,左右各一门。
楼内装修,谢绝参观。
向那管门的说了两句好话,放我入去观光五分钟。
进门处,左右是一排廊房,各分隔成两间,估计是听事房,为客人服务的。
廊房栅墙上挂着谭鑫培夫妇直到后辈谭正岩夫妇六代人的照片及说明,还有几幅谭元寿的剧照。
楼内,南边是一大戏台,台下摆了几十个八仙桌,完全是解放前戏园子或茶肆的布局。
当然,解放前在汉口有一个这样的戏园子,也会很出名的。
戏楼外广场上供人休的木廊。
戏楼旁有一块水,约二十亩,似湖,亦近塘。
湖上建一小亭子,有一人拉二胡,我乘兴坐其对面,是为听众。
作诗道: 曲栏通小亭,有人独拉弦。
分明哀远道,碧水波粼粼。
据说这方湖,原是一个养猪场和若干鱼塘,后来猪场垮了,拆掉了;鱼塘拆塍,连成一片,岸边种树栽柳,水中布菏养几尾鱼,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早先,这块水原是连向汤逊湖的。
湖面上残荷。
再往南,树丛中隐一小石桥,据说过桥便是谭鑫培广场,立有塑像。
腿力不济,望而止步,打道回家。
谭家人开京剧之先河,创立国粹,余叔岩、梅兰芳、楊小楼均出其门。
故乡人念其功绩,造公园以纪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江夏区政府也在此地。
已是立冬时节,依然阳光熙和,于是前往一𣸯。
下了地铁,在K或L口出站,我选L出站,要步行约600米,没有电梯(旁边有升降机房,瞅机会或许可乘),只有爬楼梯。
出了站,前行数十步就是谭鑫培公园的戏楼。
新建,仿明清样式,门口右侧有一面壁,廡顶。
上书“谭鑫培戏楼”,金粉饰,落款是欧阳中石先生。
正门,左右各一门。
楼内装修,谢绝参观。
向那管门的说了两句好话,放我入去观光五分钟。
进门处,左右是一排廊房,各分隔成两间,估计是听事房,为客人服务的。
廊房栅墙上挂着谭鑫培夫妇直到后辈谭正岩夫妇六代人的照片及说明,还有几幅谭元寿的剧照。
楼内,南边是一大戏台,台下摆了几十个八仙桌,完全是解放前戏园子或茶肆的布局。
当然,解放前在汉口有一个这样的戏园子,也会很出名的。
戏楼外广场上供人休的木廊。
戏楼旁有一块水,约二十亩,似湖,亦近塘。
湖上建一小亭子,有一人拉二胡,我乘兴坐其对面,是为听众。
作诗道: 曲栏通小亭,有人独拉弦。
分明哀远道,碧水波粼粼。
据说这方湖,原是一个养猪场和若干鱼塘,后来猪场垮了,拆掉了;鱼塘拆塍,连成一片,岸边种树栽柳,水中布菏养几尾鱼,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早先,这块水原是连向汤逊湖的。
湖面上残荷。
再往南,树丛中隐一小石桥,据说过桥便是谭鑫培广场,立有塑像。
腿力不济,望而止步,打道回家。
谭家人开京剧之先河,创立国粹,余叔岩、梅兰芳、楊小楼均出其门。
故乡人念其功绩,造公园以纪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