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一整月
8个月前 (04-22)
三月的一整月仙乐 《三月的一整月》:一首记录时代的伤感歌曲2017.04.23《歌手》期间,初听李健的《三月的一整月》,除了深深地感叹他的音乐鉴赏力、超稳的演唱技艺之外,更多地是惊叹他词作的精进程度。
这是一首日本歌曲,很有些年代感了。
李健这次依然和2015年《假如爱有天意》一样,只是借曲,完全自己填词,所以成就了一首新歌。
《三月的一整月》这首歌,是之前李健作品中,并不多见的平实叙事风。
作为听友,关注了很多李健的采访,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媒体文章里,能够窥探到他最近这段时期歌词创作的大致方向。
那就是,追求每首歌的叙事感。
记得有次采访他说过,叙事是最高级的表达方式。
这个说法,和许多文学创作大家所追求的写作道路是一样的。
平实的叙事,尽量摒弃太多的情绪化、判断性的表达,以及华丽矫揉的辞藻,最终回归叙事本身,达到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才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归途。
我们都知道,李健喜欢读书,经常阅读纯文学作品,也许这正是他在日常的阅读中,收获到的心得。
无独有偶,这次作为逆战歌手回归歌手舞台,李健了两首好歌,《父亲的散文诗》和《十一点半的地铁》。
这两首歌也是这种平实的叙事风,抛却旋律,歌词本身,就是一篇诗歌或散文作品。
看得出,这正是他现阶段所喜爱和追求的风格。
和之前他的淡雅飘逸抒情风有些不一样。
回到《三月的一整月》这首歌。
这首歌的写作手法,可以称作白描。
朴素平实的词语,生活化的意象,简单地组、勾勒,再加上刻意的留白空间,整首歌如同水墨画一样,清淡却意味深长。
李健的歌,禁得住单曲循环。
在一遍一遍地聆听中,你会深深地陷入其中的惆怅和伤感情绪中,歌曲背后所记录和隐藏的的东西,就会自然浮上水面……深以为,这首歌不仅仅是淡雅的水墨小品,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是一首生活化的叙事歌曲,又是一个有着深刻社会内涵的时代作品。
它记录的是一段具有时代变迁意义的北方往事。
“农历三月间,又是一年倒春寒……”只有东北人自己知道,在那片北国的土地上,漫长的寒冬有多么难捱。
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有将近半年的时间,都属于冬天。
零下30多度的气温,让很多人小时候手脚都遍布冻疮,就连冻掉耳朵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更别说那些条件艰苦的林区和农耕区,寒冬简直就是对生的考验。
“旧伤又复发,家中老人夜难安……”有太多的老人和病者,甚都熬不过一个冬天……当然,现在的东北,城市里暖气十足,但只要出门,还是躲不过严寒的侵袭。
因为处于关内的个城市,我身边有很多来自东北的朋友。
他们离别故土,来到东北以南的各个城市,为的是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机会。
有一段历史不得不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模式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三省,早已不再是明清和民国时,令人渴望的农耕肥沃之地,更不再是建国初期让全中国人都羡慕的重工业之都……再加上后来的国企改革,很多人失去了岗位,那些庞大的重工企业不再是香饽饽,这片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逐渐失去了生机。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越来越小……“想必他乡已温暖,春风正拂面……”人生在世,活着是本能。
于是,人们终于决定要告别东北的三月天,一路向发达的地方,向东边,向南方而去……有历史记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东北由过去的人口净迁入地区变成净迁出地区。
之后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制和工人下岗潮,更加剧了这个趋势。
历史上的“闯关东”,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闯关内”。
所以说,李健的这首歌,并不是表面体现的这么淡雅。
它很深刻,是一个记录时代变迁的作品。
在低沉、冷峻的咬字和吟唱方式下,歌曲中所隐含的情感——时代变迁中人们的无奈和纠结,展现得。
在情感的表达上,李健依然采用他演绎歌曲的一贯方式——克制和留白,在手风琴、吉他和大提琴渲染的情绪中,低沉地娓娓道来,铺陈出一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生活的画面。
“这里从来严冬难去苦纠缠,生火做饭,哪管门外风寒……”这里写的是艰苦的生活状况,表达的却是内心深处的煎熬和不得已。
可是,为了生活,离开故土,但谁又能走得那么潇洒,那么无牵无挂呢?棉衣,开江鱼,红白喜事,老邻居,猫儿叫,甚曾经想躲开又不能躲开的闲言碎语……还有房间里生火做饭时的“烟雾缭绕”……离开时的难分难舍,都融进这一幕幕的记忆里……故土,故事,故人,故情……这一切才是家,才是故乡,才是完整的自己。
想舍,又怎能舍……最终,轰然一声响,松花江上浮冰涌动,船来了,人们也该告别了……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北方早春里,听这首歌,那段北方往事,缠缠绵绵地浮现在眼前……让我久久不能从这绵长的惆怅和伤感情绪里走出来……
这是一首日本歌曲,很有些年代感了。
李健这次依然和2015年《假如爱有天意》一样,只是借曲,完全自己填词,所以成就了一首新歌。
《三月的一整月》这首歌,是之前李健作品中,并不多见的平实叙事风。
作为听友,关注了很多李健的采访,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媒体文章里,能够窥探到他最近这段时期歌词创作的大致方向。
那就是,追求每首歌的叙事感。
记得有次采访他说过,叙事是最高级的表达方式。
这个说法,和许多文学创作大家所追求的写作道路是一样的。
平实的叙事,尽量摒弃太多的情绪化、判断性的表达,以及华丽矫揉的辞藻,最终回归叙事本身,达到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才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归途。
我们都知道,李健喜欢读书,经常阅读纯文学作品,也许这正是他在日常的阅读中,收获到的心得。
无独有偶,这次作为逆战歌手回归歌手舞台,李健了两首好歌,《父亲的散文诗》和《十一点半的地铁》。
这两首歌也是这种平实的叙事风,抛却旋律,歌词本身,就是一篇诗歌或散文作品。
看得出,这正是他现阶段所喜爱和追求的风格。
和之前他的淡雅飘逸抒情风有些不一样。
回到《三月的一整月》这首歌。
这首歌的写作手法,可以称作白描。
朴素平实的词语,生活化的意象,简单地组、勾勒,再加上刻意的留白空间,整首歌如同水墨画一样,清淡却意味深长。
李健的歌,禁得住单曲循环。
在一遍一遍地聆听中,你会深深地陷入其中的惆怅和伤感情绪中,歌曲背后所记录和隐藏的的东西,就会自然浮上水面……深以为,这首歌不仅仅是淡雅的水墨小品,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是一首生活化的叙事歌曲,又是一个有着深刻社会内涵的时代作品。
它记录的是一段具有时代变迁意义的北方往事。
“农历三月间,又是一年倒春寒……”只有东北人自己知道,在那片北国的土地上,漫长的寒冬有多么难捱。
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有将近半年的时间,都属于冬天。
零下30多度的气温,让很多人小时候手脚都遍布冻疮,就连冻掉耳朵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更别说那些条件艰苦的林区和农耕区,寒冬简直就是对生的考验。
“旧伤又复发,家中老人夜难安……”有太多的老人和病者,甚都熬不过一个冬天……当然,现在的东北,城市里暖气十足,但只要出门,还是躲不过严寒的侵袭。
因为处于关内的个城市,我身边有很多来自东北的朋友。
他们离别故土,来到东北以南的各个城市,为的是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机会。
有一段历史不得不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模式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三省,早已不再是明清和民国时,令人渴望的农耕肥沃之地,更不再是建国初期让全中国人都羡慕的重工业之都……再加上后来的国企改革,很多人失去了岗位,那些庞大的重工企业不再是香饽饽,这片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逐渐失去了生机。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越来越小……“想必他乡已温暖,春风正拂面……”人生在世,活着是本能。
于是,人们终于决定要告别东北的三月天,一路向发达的地方,向东边,向南方而去……有历史记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东北由过去的人口净迁入地区变成净迁出地区。
之后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制和工人下岗潮,更加剧了这个趋势。
历史上的“闯关东”,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闯关内”。
所以说,李健的这首歌,并不是表面体现的这么淡雅。
它很深刻,是一个记录时代变迁的作品。
在低沉、冷峻的咬字和吟唱方式下,歌曲中所隐含的情感——时代变迁中人们的无奈和纠结,展现得。
在情感的表达上,李健依然采用他演绎歌曲的一贯方式——克制和留白,在手风琴、吉他和大提琴渲染的情绪中,低沉地娓娓道来,铺陈出一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生活的画面。
“这里从来严冬难去苦纠缠,生火做饭,哪管门外风寒……”这里写的是艰苦的生活状况,表达的却是内心深处的煎熬和不得已。
可是,为了生活,离开故土,但谁又能走得那么潇洒,那么无牵无挂呢?棉衣,开江鱼,红白喜事,老邻居,猫儿叫,甚曾经想躲开又不能躲开的闲言碎语……还有房间里生火做饭时的“烟雾缭绕”……离开时的难分难舍,都融进这一幕幕的记忆里……故土,故事,故人,故情……这一切才是家,才是故乡,才是完整的自己。
想舍,又怎能舍……最终,轰然一声响,松花江上浮冰涌动,船来了,人们也该告别了……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北方早春里,听这首歌,那段北方往事,缠缠绵绵地浮现在眼前……让我久久不能从这绵长的惆怅和伤感情绪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