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星海湾跨海大桥
1年前 (2024-04-22)
徒步星海湾跨海大桥路漫漫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于2015年10月30日正式开通了,它成了大连的又一个靓丽的风景线。
大桥全长5898米,其中主桥长1486米,引桥及匝道长,4412米。
主桥为双塔三跨地锚式悬索桥,主梁采用钢桁架结构,双层双向八车道。
大桥开通后孩子们曾多次驾车带我们体验大桥的雄伟、壮阔.。
可我们总想和其他人一样徒步在大桥上走一走找找感觉,孩子们却担心大桥太长,老年人岁数大体力弱怕吃不消没能成行。
今年春节又在大桥上通过时,老伴说:为了一睹大桥的风采,开春后一定徒步走走找一下感受。
经过实际考察我们身体的支持能力还可以,又做了各方面的准备,终于定下来27日早上就去。
2017年6月27日,天气预报:晴,气温摄氏2027度,南风3级。
天不热,很适出行。
早晨天空有点轻雾,空气格外清新,我们在早7点40分就出发了。
我们坐公交车在海事大学车站下车,沿凌水滩一号路前行不到千米,便上了大桥引桥的人行步道。
但天公还是有点不作美,薄雾飘饶,岸上景物时隐时现。
入口处有上下两层桥面,上层人行道在大桥东行的左侧,下层的人行道在大桥的右侧,右侧的桥中间有一段联结上下层两座桥的阶梯。
右侧的人行道能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左侧的人行道只能看到陆地沿岸上的风光。
我们是从左侧上桥的。
上下两层均为单向四车道,上层向东行,下层向西行。
人行道比较宽,有1点6米左右。
走在上层的人行道上,前行了400米左右桥下就是海事大学学生实习船艇的出海口。
到了凌水湾,映入眼帘的是西尖山森林公园,山脚下的凉亭和登山步道依稀可见,但山顶的观景台却被浓雾遮掩起来。
在西尖山脚下,便是大连海洋大学黄海校区,薄雾影响校园建设看时有点模糊不清。
继续东行,约1点5公里左右,正赶上大海退潮,对面海岸线向海内延伸一下,出现了连片的礁石滩,到黑石礁了。
受大雾的影响,广场上活动的人们有些辨认不清。
在连片的欧式建筑中,蓝色的自然博物馆格外显眼。
驻足中,海鸥叫声阵阵,仿佛海鸥就在礁石上“起舞”。
“” 步行到2公里时,大桥对面高耸出海面的蹦极设施在雾层上面显露出来,表明星海公园到了。
此时再往右边看,是星海湾无垠的海面。
在薄雾的掩盖下,养殖场船帆点点,目光尽处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步行3公里左右时,写有“星海湾大桥”字样的高大的主桥西塔映入眼帘。
脚下的步行道全部变成木栈道,标志着已经进入了主桥区了。
在这时我们的速度也放慢了,桥上的雾气不多,壮观的主桥看的清清楚楚。
据有关材料介绍,东西两个高塔挺起了大桥的“腰杆”,两道粗粗的悬索形成u形的弧形悬于主桥两塔之间,桥体净高度30米,主缆绳单根重量达1220吨,预制沉箱重达26000余吨,可以说这是大桥的定海针,也正因为如此,大桥可以承受12级台风,地震裂度7级,寿可达百年。
等距离垂下的钢索上是密集的照明灯具,它装饰了大桥的夜景。
这张图片是在星海广场面对大桥拍摄的。
站在主桥中间向北望去,星海广场就在对面。
天书、贝壳博物馆、揽月桥等,依然被大雾覆盖着。
再往东北区域望去,城堡酒店在群山中显露,很多高层建筑在浓雾中很像海市蜃楼。
步行5公里左右时,大雾渐渐散去。
金沙滩浴场出现在岸边的视野中。
此时已离开主桥区域,脚下的木栈道又恢复了水泥制的。
站在此处向东望去,大桥开始分叉,一条通往莲花山隧道,另一条通往滨海路方向。
我们在莲花山隧道左拐下了台阶直行,右边的是去付家庄,左边的不远就是森林动物园。
走在大桥上,回首望去,整个桥身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横空出世,然后一个龙摆尾,在云雾中把莲花山和未名山紧紧的连在一起,雄伟的塔柱,如同两只巨大的龙角,昂首天际,而莲花山的两条隧道和凌水湾上下两条出入口的延伸,如同是两条巨龙首尾相连,在海面盘旋飞舞,往来穿梭,在海天一色间,我们行走在跨海大桥上,任思绪在海风中飞扬,自由飞翔的感觉在心中奔放,感受着历史的变迁与滨城的沧桑巨变。
正是: 滨城大地沐春风,万达金沙架彩虹。
跨海两岸接钢骨,中间高塔卧钢龙。
桥下可纳千帆过,桥上能容万乘行。
欣看滨城添靓点,夜来灯火似长龙。
大桥全长5898米,其中主桥长1486米,引桥及匝道长,4412米。
主桥为双塔三跨地锚式悬索桥,主梁采用钢桁架结构,双层双向八车道。
大桥开通后孩子们曾多次驾车带我们体验大桥的雄伟、壮阔.。
可我们总想和其他人一样徒步在大桥上走一走找找感觉,孩子们却担心大桥太长,老年人岁数大体力弱怕吃不消没能成行。
今年春节又在大桥上通过时,老伴说:为了一睹大桥的风采,开春后一定徒步走走找一下感受。
经过实际考察我们身体的支持能力还可以,又做了各方面的准备,终于定下来27日早上就去。
2017年6月27日,天气预报:晴,气温摄氏2027度,南风3级。
天不热,很适出行。
早晨天空有点轻雾,空气格外清新,我们在早7点40分就出发了。
我们坐公交车在海事大学车站下车,沿凌水滩一号路前行不到千米,便上了大桥引桥的人行步道。
但天公还是有点不作美,薄雾飘饶,岸上景物时隐时现。
入口处有上下两层桥面,上层人行道在大桥东行的左侧,下层的人行道在大桥的右侧,右侧的桥中间有一段联结上下层两座桥的阶梯。
右侧的人行道能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左侧的人行道只能看到陆地沿岸上的风光。
我们是从左侧上桥的。
上下两层均为单向四车道,上层向东行,下层向西行。
人行道比较宽,有1点6米左右。
走在上层的人行道上,前行了400米左右桥下就是海事大学学生实习船艇的出海口。
到了凌水湾,映入眼帘的是西尖山森林公园,山脚下的凉亭和登山步道依稀可见,但山顶的观景台却被浓雾遮掩起来。
在西尖山脚下,便是大连海洋大学黄海校区,薄雾影响校园建设看时有点模糊不清。
继续东行,约1点5公里左右,正赶上大海退潮,对面海岸线向海内延伸一下,出现了连片的礁石滩,到黑石礁了。
受大雾的影响,广场上活动的人们有些辨认不清。
在连片的欧式建筑中,蓝色的自然博物馆格外显眼。
驻足中,海鸥叫声阵阵,仿佛海鸥就在礁石上“起舞”。
“” 步行到2公里时,大桥对面高耸出海面的蹦极设施在雾层上面显露出来,表明星海公园到了。
此时再往右边看,是星海湾无垠的海面。
在薄雾的掩盖下,养殖场船帆点点,目光尽处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步行3公里左右时,写有“星海湾大桥”字样的高大的主桥西塔映入眼帘。
脚下的步行道全部变成木栈道,标志着已经进入了主桥区了。
在这时我们的速度也放慢了,桥上的雾气不多,壮观的主桥看的清清楚楚。
据有关材料介绍,东西两个高塔挺起了大桥的“腰杆”,两道粗粗的悬索形成u形的弧形悬于主桥两塔之间,桥体净高度30米,主缆绳单根重量达1220吨,预制沉箱重达26000余吨,可以说这是大桥的定海针,也正因为如此,大桥可以承受12级台风,地震裂度7级,寿可达百年。
等距离垂下的钢索上是密集的照明灯具,它装饰了大桥的夜景。
这张图片是在星海广场面对大桥拍摄的。
站在主桥中间向北望去,星海广场就在对面。
天书、贝壳博物馆、揽月桥等,依然被大雾覆盖着。
再往东北区域望去,城堡酒店在群山中显露,很多高层建筑在浓雾中很像海市蜃楼。
步行5公里左右时,大雾渐渐散去。
金沙滩浴场出现在岸边的视野中。
此时已离开主桥区域,脚下的木栈道又恢复了水泥制的。
站在此处向东望去,大桥开始分叉,一条通往莲花山隧道,另一条通往滨海路方向。
我们在莲花山隧道左拐下了台阶直行,右边的是去付家庄,左边的不远就是森林动物园。
走在大桥上,回首望去,整个桥身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横空出世,然后一个龙摆尾,在云雾中把莲花山和未名山紧紧的连在一起,雄伟的塔柱,如同两只巨大的龙角,昂首天际,而莲花山的两条隧道和凌水湾上下两条出入口的延伸,如同是两条巨龙首尾相连,在海面盘旋飞舞,往来穿梭,在海天一色间,我们行走在跨海大桥上,任思绪在海风中飞扬,自由飞翔的感觉在心中奔放,感受着历史的变迁与滨城的沧桑巨变。
正是: 滨城大地沐春风,万达金沙架彩虹。
跨海两岸接钢骨,中间高塔卧钢龙。
桥下可纳千帆过,桥上能容万乘行。
欣看滨城添靓点,夜来灯火似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