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海庙
1年前 (2024-04-22)
上海——下海庙徐顺荣 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位于昆明路与海门路的丁字路口上。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当时仅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的民间庙。
抗战时期毁于战火。
1941年重建,因地处下海浦,故将“夏海庙”更名为“下海庙”。
下海浦的来由,江南河流名有个习惯,接近源头的支流称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称为外或下。
当时,吴淞江现在虹口区海门路段,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
上海浦隔岸的北岸边有个浦,叫下海浦。
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为位置得名,上海之名是起源于上海浦,后来建镇,称上海。
北岸的下海浦,几经变故成现在的海门路。
下海庙山门是三个圆形拱门组成,飞檐翘角,翘角有龙雕驻守,中间顶上金龙盘旋,山门“下海庙”三字为一诚长老所题,楹联为:心愿大悲济十方信众, 慈恩无量迎四海归航。
右门“真观”,楹联:听黄浦涛声似三车语,观佛门烛火明七宝函。
左门“正行”,楹联:上海下海下海佑上海,大山小山小山垒大山。
天王殿,中间悬挂“天王殿”竖匾额,下面有砖雕门楣,中间用金字书写“下海庙”三字。
内两侧楹联:“放眼遥望浦江随处可通浦江都是功德水,举头瞻仰弥勒有容乃大弥勒常拥吉祥云。
” 弥勤菩萨 佛龛上的倒挂狮子 龛柱上的盘龙 南方增长天王,司主“风”位 东方持国天王,司主“调”位 北方多闻天王,司主“雨”位 西方广目天王,司主“顺”位 殿后供奉着韦驮菩萨 威震三洲屹立如山一杵降魔开觉路金庄贯甲三洲拥慈云 钟楼 鼓搂供奉地藏菩萨,殿额“大愿地藏王”。
鼓楼外檐挂着黄杨木雕刻板。
鼓楼 鼓楼供奉观音菩萨,殿额“大悲"。
屋檐下有雕板,都是佛教题材和莲花。
东面边殿 观音殿 供奉千手菩萨 药师殿 供奉西方三圣菩萨 供奉阿弥陀佛,一位象蓝伽菩萨关公?一位象阿难?有些奇怪,观音有两个殿供奉,关公确到药师殿。
西面边殿 财殿 城隍殿 供奉城隍爷与夫人 妈祖殿 供奉天妃娘娘 大雄宝殿前的天井广场 现在很多寺庙都禁止香带入,一般的寺庙都会提供给每位香客三支香。
敬香时心诚则灵,口中默念礼敬佛法僧三宝,一支香觉而不迷,二支香清净自在,三支香净而染。
广场中的下海庙大香炉 香炉下的青龙 大雄宝殿 台阶中央的十朵莲花,含意各异 万德庄严门额匾额为觉醒大和尚所题 释迦牟尼菩萨东观音菩萨、西地藏菩萨 佛祖顶上的藻井 大殿中的钟 东边墙的九位罗汉 迦诺迦跋釐惰阁尊者 苏频陀尊者 跋陀罗尊者 伐阁罗弗多罗尊者 半托迦尊者 那迦犀那尊者 伐那婆斯尊者 注荼半托迦尊者 宾头卢尊者 大殿中的鼓 大殿内西边的九位罗汉 宾度罗跋啰惰阁尊者 迦诺迦伐蹉尊者 诺矩罗尊者 迦哩迦尊者 戌博迦尊者 啰咕罗尊者 因揭陀尊者 阿诺庆友尊者 阿氏多尊者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南海菩萨两位胁待龙女、善财 慈航普渡 藏经阁 法堂 慈缘楼墙面上有砖雕:佛陀讲经 慈缘楼墙面上大型砖雕 现在好像是枯水期,龙头渴了 五观堂 由于是尼姑把守的庙宇,游客和信徒不让到处走动,所以看不清五观堂的楹联,这付楹联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庙内腊梅开的正旺,香气扑鼻 静观苑下海庙内的一个袖珍小花园 很简单,一条环园小径,一池水塘,一座小桥,一座小阁,几棵树。
园中路径用鹅卵石铺成,相嵌出各种花卉图案。
四、五十公分长的锦鲤鱼 池边一座小屋, 人一出现,鱼儿就会向你游来 莲花灯,有的中间还有灯珠,在晚间还能亮起来。
现在已是一月份,可这棵金桂树正在吐出花蕊,喷出香味。
南天竹的红果实,诱人的红 边上廊道上的宫灯 锦鲤鱼围着喂食者的手势打转 小屋的匾额上书:“心清佛现”,楹联为:东临浦江圣地有源访客住,西接佛国名盖无福亦难留。
两边殿房上都挂满信徒们的灯笼 栏杆上的小狮子,身上的贴金己差不多被抚摸掉了,剩下是一副可爱的模样。
在1949年,下海庙共有庙基8亩4分,大殿及庙房34间。
1952年,庙内比丘尼20余人,逢初一、十五烧香到数千人。
1990年落实宗教政策回归。
1999年改建。
现有比丘尼近30人,主持为圣缘法师。
云来集素斋馆, 这是开在庙旁的素菜馆,有很多信徒、或食素者会经常来这里吃上一碗素面或素混沌,因为这里是有独特的环境。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当时仅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的民间庙。
抗战时期毁于战火。
1941年重建,因地处下海浦,故将“夏海庙”更名为“下海庙”。
下海浦的来由,江南河流名有个习惯,接近源头的支流称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称为外或下。
当时,吴淞江现在虹口区海门路段,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
上海浦隔岸的北岸边有个浦,叫下海浦。
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为位置得名,上海之名是起源于上海浦,后来建镇,称上海。
北岸的下海浦,几经变故成现在的海门路。
下海庙山门是三个圆形拱门组成,飞檐翘角,翘角有龙雕驻守,中间顶上金龙盘旋,山门“下海庙”三字为一诚长老所题,楹联为:心愿大悲济十方信众, 慈恩无量迎四海归航。
右门“真观”,楹联:听黄浦涛声似三车语,观佛门烛火明七宝函。
左门“正行”,楹联:上海下海下海佑上海,大山小山小山垒大山。
天王殿,中间悬挂“天王殿”竖匾额,下面有砖雕门楣,中间用金字书写“下海庙”三字。
内两侧楹联:“放眼遥望浦江随处可通浦江都是功德水,举头瞻仰弥勒有容乃大弥勒常拥吉祥云。
” 弥勤菩萨 佛龛上的倒挂狮子 龛柱上的盘龙 南方增长天王,司主“风”位 东方持国天王,司主“调”位 北方多闻天王,司主“雨”位 西方广目天王,司主“顺”位 殿后供奉着韦驮菩萨 威震三洲屹立如山一杵降魔开觉路金庄贯甲三洲拥慈云 钟楼 鼓搂供奉地藏菩萨,殿额“大愿地藏王”。
鼓楼外檐挂着黄杨木雕刻板。
鼓楼 鼓楼供奉观音菩萨,殿额“大悲"。
屋檐下有雕板,都是佛教题材和莲花。
东面边殿 观音殿 供奉千手菩萨 药师殿 供奉西方三圣菩萨 供奉阿弥陀佛,一位象蓝伽菩萨关公?一位象阿难?有些奇怪,观音有两个殿供奉,关公确到药师殿。
西面边殿 财殿 城隍殿 供奉城隍爷与夫人 妈祖殿 供奉天妃娘娘 大雄宝殿前的天井广场 现在很多寺庙都禁止香带入,一般的寺庙都会提供给每位香客三支香。
敬香时心诚则灵,口中默念礼敬佛法僧三宝,一支香觉而不迷,二支香清净自在,三支香净而染。
广场中的下海庙大香炉 香炉下的青龙 大雄宝殿 台阶中央的十朵莲花,含意各异 万德庄严门额匾额为觉醒大和尚所题 释迦牟尼菩萨东观音菩萨、西地藏菩萨 佛祖顶上的藻井 大殿中的钟 东边墙的九位罗汉 迦诺迦跋釐惰阁尊者 苏频陀尊者 跋陀罗尊者 伐阁罗弗多罗尊者 半托迦尊者 那迦犀那尊者 伐那婆斯尊者 注荼半托迦尊者 宾头卢尊者 大殿中的鼓 大殿内西边的九位罗汉 宾度罗跋啰惰阁尊者 迦诺迦伐蹉尊者 诺矩罗尊者 迦哩迦尊者 戌博迦尊者 啰咕罗尊者 因揭陀尊者 阿诺庆友尊者 阿氏多尊者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南海菩萨两位胁待龙女、善财 慈航普渡 藏经阁 法堂 慈缘楼墙面上有砖雕:佛陀讲经 慈缘楼墙面上大型砖雕 现在好像是枯水期,龙头渴了 五观堂 由于是尼姑把守的庙宇,游客和信徒不让到处走动,所以看不清五观堂的楹联,这付楹联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庙内腊梅开的正旺,香气扑鼻 静观苑下海庙内的一个袖珍小花园 很简单,一条环园小径,一池水塘,一座小桥,一座小阁,几棵树。
园中路径用鹅卵石铺成,相嵌出各种花卉图案。
四、五十公分长的锦鲤鱼 池边一座小屋, 人一出现,鱼儿就会向你游来 莲花灯,有的中间还有灯珠,在晚间还能亮起来。
现在已是一月份,可这棵金桂树正在吐出花蕊,喷出香味。
南天竹的红果实,诱人的红 边上廊道上的宫灯 锦鲤鱼围着喂食者的手势打转 小屋的匾额上书:“心清佛现”,楹联为:东临浦江圣地有源访客住,西接佛国名盖无福亦难留。
两边殿房上都挂满信徒们的灯笼 栏杆上的小狮子,身上的贴金己差不多被抚摸掉了,剩下是一副可爱的模样。
在1949年,下海庙共有庙基8亩4分,大殿及庙房34间。
1952年,庙内比丘尼20余人,逢初一、十五烧香到数千人。
1990年落实宗教政策回归。
1999年改建。
现有比丘尼近30人,主持为圣缘法师。
云来集素斋馆, 这是开在庙旁的素菜馆,有很多信徒、或食素者会经常来这里吃上一碗素面或素混沌,因为这里是有独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