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

1年前 (2024-04-22)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新墨 段 两手托天理三焦(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
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
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态,此时缓缓吸气。
( 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
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八次。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二段 左右开弓似射雕( 1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
上体正直,两臂平屈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 2 )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左手缓缓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状。
眼看左手。
( 3 )、( 4 )动作与( 1 )、( 2 )动作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各开弓 4 ~ 8 次。
功效: 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第三段 调理脾胃臂单举( 1 )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
( 2 )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 3 )、( 4 )动作与( 1 )、( 2 )动作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手交替上举各 4 ~ 8 次。
功效: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
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
这一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第四段 五劳七伤往后瞧(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
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拧转,眼看后方,同时配吸气。
( 2 )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
同时配呼气,全身放松。
( 3 )、( 4 )动作与( 1 )、( 2 )动作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后瞧各 4 ~ 8 次。
功效: 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
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长期劳顿,没有及时修养生息,终究造成损伤的累积。
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第五段 摇头摆尾去心火( 1 )马步站立,两手叉腰,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屈身下俯,将余气缓缓呼出。
动作不停,头自左下方经体前右下方,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同时配以吸气拧腰向左,身体恢复马步桩,缓缓深长呼气。
同时全身放松,呼气末尾,两手同时做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
( 2 )动作与( 1 )动作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 (1) 、 (2) 动作交替进行4~8次。
功效: 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
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第六段 两手攀足固肾腰(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掌分按脐旁。
( 2 )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
( 3 )上体缓缓前倾,两膝保持挺直,同时两掌沿尾骨、大向下脚跟。
沿脚外侧脚内侧。
( 4 )上体展直,同时两 手沿两大腿内侧脐两旁。
如此反覆俯仰 4 ~ 8 次。
功效: 这一式前屈后伸,双手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第七段 攒拳怒目增气力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成马步桩,两手握拳分置腰间,拳心朝上,两眼睁大。
( 1 )左拳向前方缓缓击出,成立拳或俯拳皆可。
击拳时宜微微拧腰向右,左肩随之前顺展拳变掌臂外旋握拳抓回,呈仰拳置于腰间。
( 2 )与( 1 )动作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交替各击出 4 ~ 8 次。
功效: 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
这一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
对那些长期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第八段 背后七颠百病消预备姿势: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或两脚相并。
(1)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脚跟提起,同时配吸气。
(2)两臂自身前下落,脚跟亦随之下落,并配呼气。
全身放松。
如此起落 4~8 次。
功效: 这一式动作简单,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五脏六腑。
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
这一式下落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十分舒服,不仅可以有利于消除百病,也正好可以作为整套套路的收功。
补充一点八段锦的练习方法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小腹,还原。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
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体侧。
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十数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
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右前方。
反复十数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
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
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刀步"。
双手握拳,拳眼向下。
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
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
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
反复十数次。
8、背后七颠把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
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
反复练习十数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全套演示 初学练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