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颗明珠一一召稼楼古镇

1年前 (2024-04-22)
上海的一颗明珠一一召稼楼古镇圣诞树 拥有八百年的历史古镇一一召稼楼古镇,不仅有荷花墙、骑马墙、青砖黛瓦等充满明清文化韵味的建筑,也不仅有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所共有的风貌特征,更打动我的是这里承载着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之根。
今天我们去上海郊县游览近年来才开发出来的召稼楼古镇,本想江南水乡古镇看多了不外乎:小桥,流水,人家所共有的风貌特征罢了。
就像川西的那么些古镇,干遍一律:破损的石板路,陈旧的木板房,没有多大看头。
但到了召稼楼,大吃一惊,原来召稼楼有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是全国优秀历史文化村镇:召稼楼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是江浦流人叶宗行的家乡。
召稼楼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
相传宋末元初,谈氏家族为了垦荒召耕在此建造钟楼,用于鸣钟召集稼耕农夫下田劳作,农民集居而成集镇,召稼楼由此得名,堪称上海农耕文化发祥地。
召稼楼的美食很多,也很好吃。
这家的肉汤园和水饺很受好评。
黑芝麻汤圆和齐菜肉汤圆3元5一个。
这里的酒好,价格实惠,不错。
环境优美,建筑很有明清风格。
这家的小笼汤包很出名 镇上的"老八样"餐馆有好几家,记住凡不是当地人经营的餐馆最好别去。
我们在正宗老八样的菜单上点了四样,品个味,味道一般般,服务态度极好。
累了,大树下休息一下还不错。
风景如画的"礼园"是我国老艺术家秦怡的故居。
这里面有叶宗行纪念馆,城隍老爷秦裕伯的庙宇,秦怡艺术馆和黄炎培先生的纪念馆。
值得一看。
礼园的外墙 礼园桥 礼园内的亭楼,山水 叶宗行,功绩在于疏浚范家浜、汇并吴淞江、接通上海浦、使江浦得以流,为数百年后的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有专家说:有叶宗行,才有黄浦江;有黄浦江,才有今天的大上海,叶宗行功莫大焉。
召稼楼有一个被朱元章任为城隍老爷的秦裕伯,其故里就在召稼楼。
明初,秦裕伯被朱元璋皇帝敇封为"上海城隍",成了上海的保护,又被人们誉为"奋身一出、为民"的人杰……。
秦怡艺术馆 秦怡塑像 秦怡的客厅 召稼楼有创建工匠学校的大家。
黄炎培先生曾经在召稼楼受启蒙,他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是我国开展职业教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