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阳麦秸秆画”

1年前 (2024-04-22)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阳麦秸秆画”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非遗中心 “朝阳麦秸秆画” 张全宏,男,生于1964年,从小酷爱民间艺术,致力于传统麦秆画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朝阳麦秆画”已被列入朝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秆画,又称麦秸画、麦草画,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秦怀王墓中。
现代的麦秸秆画传承古代的手工技艺,让麦秸秆画色泽持久,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 一幅麦秆画历经选料、浸泡、染色、剖劈、展平、刮削、粘贴、剪裁、烙烫、拼组、装裱等十几道精细的制作工序,用传统纯手工制作,保持了麦桔秆靓如绸缎自然的光泽和纹理。
制作中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自大地泥土里的高雅品位和东方文明的独特艺术魅力。
如今制作的麦秆画从题材上已经从十二生肖发展到花鸟鱼虫、人物风景、花卉动物。
更充分地利用麦秸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表现作品的内涵。
作品色彩更自然,立体感更强,画面愈加精工细作。
每一幅作品都更生动活泼,给人带来精的愉悦的同时也传递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作品“山楂恋”获2018年辽宁省“文创奖”。
十六幅作品被朝阳市非遗博物馆收藏,十二幅作品被朝阳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朝阳麦秆画受到当地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作品曾销往国外及国内大中城市。
麦秆画经历世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这项有着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能够变废为宝,让制作者乐在其中,让欣赏者心旷怡,赏心悦目,纯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目前朝阳麦秆画正处在发展阶段,正在不断设计研发新的作品,作为朝阳麦秆画的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有信心把这项民间手艺不断传承下去,现在已带出多为学徒,把麦秆画力争发展成规模化、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