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峡谷……世界峡谷

1年前 (2024-04-22)
科罗拉多峡谷……世界峡谷I 16世纪中期,出生在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罗纳多曾组织的远征队的一支分队,想要找到传说中在美国西部的“大河”。
这支探险队雇佣了4个霍皮族人为向导,这些向导告诉他们,沿着河走几天,那里住着一些特别高大的人。
于是他们花了20天的时间才到达这条传说中的大河,终发现了这个大峡谷。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有一条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2133米,深度超过1600米、谷底宽度在200-29000米之间的峡谷就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世界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2017年我们一行曾游过西峡谷。
2018年看望外孙子和外孙女时,又参团游览黄石国家,其中又有南峡谷的行程,再一次来到大峡谷,来欣赏南峡谷。
玻璃栈桥。
尤为奇特的是,大峡谷两岸都是红色的巨岩断层,两崖壁立千仞,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
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有此名, 要参观大峡谷是一定要坐直升机的,这是机场停机坪。
首先要称体重,根据每个人的体重来配置座位号,保持飞机的平衡。
我幸运的排在号,被安排坐在驾驶员旁边的副驾驶位置上,视线开阔。
停机坪前留个纪念 驾驶员小伙子多帅 直升机在峡谷最底部的河流上飞行。
我们上次就坐游艇游览了山底的风光。
野山羊和直升机🚁 峡谷上的玻璃栈桥。
高超的飞行技术!从开展这个游览项目以来,从未发生过飞行事故。
1919年,威尔逊总统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
西部牛仔 直升机降在谷底的停机坪,然后上游艇游览。
在峡谷中飞行,欣赏大自然的奇。
有时候飞的很低,让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闲庭信步 谷底的停机坪。
一哈哈。
科罗拉多河的源头……大瀑布。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
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千米。
大自然用鬼斧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夹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巨谷,彰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
直升机倾斜角度,觉得头晕。
这里从地面下到谷底去游览。
遗憾的是手机内存满了,当打开录像时,显示内存不够了,所以录像很少。
从直升机上拍摄的不同角度的峡谷。
科罗拉多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
1890年,美国作家约翰·缪尔游历了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
”此言不虚。
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科罗拉多高原是北美古陆台伸入科迪勒拉区的稳定地块,由于相对稳定,地表起伏变化极小,而且在前寒武纪结晶岩的基底上覆盖了厚厚的各地质时期的沉积,其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蜿蜒曲折,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蟒,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
这里的土壤虽然大都是褐色,但当它沐浴在阳光中时,依太阳光线的强弱,岩石的色彩则时而是深蓝色、时而是棕色、时而又是赤色,斑斓诡秘、苍茫、变化无穷,宛若仙境般七彩缤纷、美丽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
被同行游客羡慕的位置。
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反映了不同的地质时期,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颜色,魔幻般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无数旅游者的目光。
另外的一些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
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土壤虽然大都是褐色,但当它沐浴在阳光中时,依太阳光线的强弱,岩石的色彩则时而是深蓝色、时而是棕色、时而又是赤色,变幻无穷,彰显出大自然的斑斓诡秘。
这时的大峡谷,宛若仙境般七彩缤纷、苍茫,美丽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峡谷的色彩与结构,特别是那气势磅礴的魅力,是任何雕塑家和画家都无法模拟的。
[2] 马蹄湾另外的一些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
大峡谷除去它雄伟壮观的一面,还有很多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在令人惊叹之余,也会让人觉得前面似乎就有当关之勇夫。
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
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这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为人们认识地质变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此游览时,曾感叹地说:“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
” 直升机机场 降落时看到的停机坪